【摘要】 目的:觀察**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後護理效果。方法:
對 34例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均給予認真細緻的術後護理、**鍛鍊和出院指導。結果:臨床效果良好,術後關節功能恢復佳。
討論:良好的術後護理可以減少術後併發症的發生,對術後**和手術成功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 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術後護理
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 tha)作為老年人股骨頸骨折和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等髖關節疾病的主要**手段,可以解除髖關節疼痛、保持關節穩定、恢復關節功能 [1]。由於行 tha患者大多為老年人,良好的術後護理、**鍛鍊能夠有效縮短患者臥床時間,降低老年患者長期臥床併發症的發生率,對於患者恢復以及手術成功具有重要的作用。自 2007年至 2009年,收治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 34例,給予認真細緻的術後護理,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 34例,其中男 19例,女 15例;年齡 55~89歲,平均 74.6歲。其中股骨頸骨折 24例,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10例。
伴有冠心病 3例,糖尿病 6例,高血壓 11例。術後無切口感染、人工關節脫位、肺栓塞、褥瘡等併發症發生,術後 2~3周出院。出院時均可下床活動,無疼痛及不適。
2 術後護理
2.1 密切觀察病情術後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徵變化,給予心電血氧血壓監測。對於既往曾患有高血壓、冠心病患者,密切觀察心電圖、血壓變化,若出現血壓、心電圖異常,及時報告醫生,給予相應**。
對於糖尿病患者,監測血糖,如發現血糖驟然變化,需及時報告醫生。觀察區域性傷口滲血,若滲血較多告知醫生處理。保持引流管通暢,觀察引流液量、性質。
若每日引流量> 400ml,顏色鮮紅,應告知醫生處理並密切觀察患者血壓心率等。待日引流量小於 50ml後,可遵醫囑拔除引流管。
2.2 疼痛護理疼痛為術後常見症狀。疼痛不僅影響患者心理狀態、睡眠休息、刀口癒合以及功能恢復,還可以引起血壓增高,血糖上升,繼發諸多嚴重併發症。
因此對於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後鎮痛應給予重視,並積極早期給予藥物鎮痛。評估患者疼痛性質、部位、時間、程度、誘因。觀察應用鎮痛藥物後患者病情變化,及時處理頭暈、噁心、心悸等不良反應。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40例護理體會
2008年1月 2010年12月,我科為50例患者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取得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1臨床資料 本組共行髖關節置換術50例,男19例,女31例,年齡55 84歲,平均年齡70歲,伴有糖尿病5例,高血壓10例,術前診斷股骨頸骨折43例,股骨頭壞死7例。均在全麻或硬脊膜外麻醉下行人工半髖或...
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康復護理體會
作者 殷佳靜 醫學資訊 2014年第19期 摘要 目的解除患者病變關節造成的疼痛,改善患者髖關節功能。方法介紹了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的評估 術前術後 護理。關鍵詞 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 評估 護理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是股骨頸骨折患者常用的一種 方法。而股骨頸骨折多發於老年人,且骨折部位特殊,病程長,併...
髖關節置換術後飲食護理
髖關節置換術 一.概念 髖關節置換術是用人造關節置換所有或部分髖關節以重建關節運動功能的一種恢復手術。髖關節置換術主要用於老人。由於人造關節會發生磨損,手術通常不用於年輕人。二.護理問題及措施 一 生命體徵監測 術後嚴密觀察生命體徵變化,注意有無心肺功能異常 休克及髖關節脫位等症狀,有異常時及時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