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賴英霞
**:《中外醫學研究》2013年第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高齡股骨頸骨折患者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的護理方式對患者的影響。方法:
對筆者所在醫院2010-2012年收治的150例股骨頸骨折後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高齡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75例,對照組實行常規外科護理,試驗組在此基礎上行針對性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恢復情況。結果:試驗組患者下床時間平均(2.
3±0.6) d,住院時間(15.6±5.
7) d,對照組下床(4.2±1.1) d,住院(20.
4±7.5) d,試驗組下床及住院時間均顯著少於對照組。試驗組發生併發症7例(9.
3%)顯著低於對照組的12例(16.0%),以上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 高齡患者; 股骨頸骨折;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3)11-0079-01
老年人由於平衡能力降低,且普遍存在骨質疏鬆,摔跤後易發生股骨頸骨折,因此股骨頸骨折是一種多發於老年人的外科疾病[1]。術後患者併發症多,住院時間長,患者易出現抑鬱等情緒,筆者所在醫院對2010-2012年間收治的150例高齡股骨頸骨折行髖關節置換術的高齡患者進行分組護理,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筆者所在醫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50例股骨頸骨折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高齡患者,其中男78例,女72例,年齡75~92歲,平均(82.4±4.7)歲;骨折均為外傷造成,受傷至就診時間3~69 h,平均(7.
2±4.6) h;行全髖關節置換術71例,半髖關節置換術79例。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75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手術方式等方面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
05),具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