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式英語有效課堂的組織實施策略b

2022-10-12 19:48:04 字數 5161 閱讀 7147

第乙個方面:如何理解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性

一、為什麼提倡有效教學?

教學中的低效現象普遍存在:

1、盲從性教學行為。

2、強制性教學行為

3、偏失性教學行為。

4、偏見性教學行為。

5、隨意性教學行為。

6、滯後性教學行為。

7、缺乏科學性、藝術性教學行為。

8、缺乏創新性教學行為

二、什麼是有效教學?

(一)有效教學理論的產生

(二)有效教學的衡量指標

1、合規律。

2、有效果。

3、有效率。

4、有效益。

5、有魅力。

(三)有效教學的基本理念

1、有效教學關注學生的進步或發展。

2、有效教學關注教學效益,要求教師有時間與效益的觀念。

3、有效教學更多地關注可測性或量化。

4、有效教學需要教師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

5、有效教學也是一套策略。

(四)有效課堂教學的8條基本原理

(1)了解所學內容的框架脈絡,且組織、結構完善,則學習程序加快,印象深刻。

(2)預知是學好的先決條件。知己知彼,有的放矢。

(3)必須激發學習動機。

①學生通過參與設定目標和策劃學習活動,可激發學習動機。

②成就感是激發學習動機的強大動力。

③學習任務具有挑戰性,不是唾手可得,可激發學習動機。

(4)學生及時獲得學習反饋,熟知學習程序,則其學習行為表現良好。

(5)學生學習行為得到及時鼓勵,就會更願意學習。

(6)指導下的學習比自發學習更有效。

(7)使學生「主動**」學習內容,學習才會高效。

(8)學生在實踐中學得更好。

(五)實現有效教學的三個前提條件

一是引起學生學習的意向,即教師首先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學是在學生「想學」的心理基礎上展開的;

二是指明學生所要達到的目標和所學的內容,即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學到什麼程度以及學什麼,學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學什麼或學到什麼程度,才會有意識地主動參與;

三是採用易於學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學語言有自己的獨特性——讓學生聽清楚、聽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方法和技巧,如重複、深入淺出、抑揚頓挫等。如果教師在講課時不具備這些條件,那麼即使教師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稱之為真正的教學。

一、為什麼提倡有效教學

講效益是現代社會的重要特徵,教學的優劣也應從效益角度來衡量。在我國以人為本與和諧社會構建的大形勢下,我國的教育形勢已經從「有學上」發展到「上好學」的目標追求,因此,對教育質量的關注已經到了乙個新的歷史起點。而課堂教學質量則是教育質量的重要體現,因此,提倡有效教學或者打造高效課堂成為教育領域的重要目標和任務。

提倡有效教學或者打造高效課堂,主要還緣於我們現在的課堂教學低效或無效現象嚴重。觀察發現,教師的不少行為偏離了教學規律或教學規範,使教學功能不能得到很好的發揮,對學生的發展產生不良影響與消極作用,教學中少、慢、差、費等低效現象十分普遍。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盲從性教學行為。

主要表現為教師在課程內容和方法的選擇、使用方面缺乏主見,盲目趕時髦,形式化,課堂表現為「散亂的活躍」,如表面自主,無效合作,隨意**,濫用表揚,盲目綜合,無度開放,曲解對話,削弱基礎,等等。學生活動量大了,但思維含量少。盲目化、形式化最直接的原因在於教師尚未真正樹立新課程理念。

2、強制性教學行為。

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育思想還有相當的市場。一切「教師說了算」,「我教你學什麼,你就得學什麼」,完全不考慮學生的實際需要,講解過度,指導過度,作業過度,包辦代替,課堂交往和有效互動建立不起來。

3、偏失性教學行為。

「三維」目標不能有機得到整合。不少教師無論從備課目標還是從上課行為都偏重認知目標的完成,甚至把認知目標當成課堂教學的唯一目標,忽視了其它目標的落實,致使教學效益不大。

4、偏見性教學行為。

教師根據自己的主觀經驗或特定價值的滿足狀況,對學生採取不同的對待方式,傾向某些人而冷漠另一些人。如在課堂提問時,偏待優等生,漠視「學困生」,缺乏公正、公平的教育理念,造成師源性心理問題。

5、隨意性教學行為。

一些教師缺乏應有的教學效率效益觀念,一味強調增加學習時間和刻苦用功,增大作業量,教學中存在著只問產出、不問投入,從而使許多學生的學習處於投入大、負擔重、效率低、質量差的被動境地。更有甚者,有些教師視教學為兒戲,課前不認真備課,在課堂上隨意發揮,廢話連篇,節奏鬆垮,毫無教學效益意識。

6、滯後性教學行為。

這種行為表現為教師所採用的教學方法、教學技術手段已遠遠滯後於學生發展的需要。教師的思想、資訊還趕不上學生的理解程度。

7、缺乏科學性、藝術性教學行為。

教育是科學,也是藝術。但在實際教學中,很多老師限於自身素質和思想認識等原因,沒有把教學從更高專業性的角度去考慮,無論是教學設計還是課堂教學行為,都缺失一定的科學性和藝術性。

8、缺乏創新性教學行為

注重教學的預設與控制,為趕進度完成教學任務(知識目標),忽視教學過程中學習資源的生成和學生思維的創新性;重視教教材,忽視了用教材教和對教材的二度開發;侷限於教參書的所謂標準答案,忽視自己和學生創新思想的培養。

教育有其自身的規律和客觀標準,這就是:在實際教學中,不管教師教得多麼賣力、多麼認真、多麼精彩、多麼生動、多麼辛苦,也不管是學生不願學,還是學不會,或者是什麼其他的原因,只要學生沒有取得「預期的應有的進步和發展」,就是無效教學或低效教學。無效或低效的課堂教學,往往還是教師教得很辛苦,學生學得很痛苦。

二、什麼是有效教學

(一)有效教學理論的產生

有效教學(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於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在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影響的教學效能核定運動後,引起了世界各國教育學者的關注。20世紀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論中佔主導地位的教學觀是「教學是藝術」。但隨著20世紀以來科學思潮的影響,以及心理學特別是行為科學的發展,人們意識到,教學也是科學。

即教學不僅有科學的基礎,而且還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於是,人們開始關注教學的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的理論基礎,以及如何用觀察、實驗等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教學問題。有效教學就是在這一背景下提出來的。

近幾年,有效教學在素質教育和新課程實施的背景下也逐漸成為我國基礎教育研究領域的熱點。就教學實踐而言從古到今,有效教學或追求有效或高效的課堂並不是什麼新鮮事。

有效教學的核心就是教學的效益,即什麼樣的教學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還是無效?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

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

因此,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惟一指標。

那麼「有效教學」的概念就可以界定為:指教師引起、維持或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有效行為。(有效的教學是指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

)當然,我國的教學改革一直以來其實也在追求有效教學,追求高效課堂,只是沒有形成自己系統的理論。

(二)有效教學的衡量指標

1、合規律。教學效果不是通過加班加點、題海戰術或擠占挪用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和其他學科教學時間等途徑取得的,而是從教學規律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和計畫,科學地運用教學方法、手段和策略實現的。

2、有效果。是指通過教學使學生獲得進步和發展。學生有無進步和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果的唯一指標。

3、有效率。是指通過教師的教學活動,讓學生以較少的學習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學習收益。參照經濟學概念,可將教學效率表述為:

教學效率=教學產出(效果)/教學投入或教學效率=有效教學時間/實際教學時間×100%;

4、有效益。指教學活動的收益、教學活動價值實現。具體講,是指教學目標與特定的社會和個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及吻合程度的評價。

「是否吻合」是對教學效益的規定,「吻合程度」是對教學效益量的把握。

5、有魅力。教學能給學生帶來愉悅的心理體驗,能吸引學生繼續學習,自覺地去預習、複習或者拓展加深。

(三)有效教學的基本理念

1、有效教學關注學生的進步或發展。首先,要求教師有「物件」意識,教學不是唱獨角戲,離開「學」,就無所謂「教」,也就是說,教師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師有「全人」的概念,學生的發展是全人的發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如智育)或某一學科(如英語、數學等)的發展。

2、有效教學關注教學效益,要求教師有時間與效益的觀念。

3、有效教學更多地關注可測性或量化。如教學目標盡可能明確與具體,以便於檢驗教師的工作效益。有效教學既要反對拒絕量化,又要反對過於量化。

應該科學地對待定量與定性、過程與結果的結合,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業成就與教師的工作表現。

4、有效教學需要教師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

5、有效教學也是一套策略。所謂「策略」,就是指教師為實現教學目標或教學意圖而採用的一系列具體的問題解決行為方式。具體地說,如下述討論的按教學活動的程序把教學分成準備、實施與評價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一系列的策略。

有效教學需要教師掌握有關的策略性的知識,以便於自己面對具體的情景作出決策,並不要求教師掌握每一項技能。

(四)有效課堂教學的8條基本原理

(1)了解所學內容的框架脈絡,且組織、結構完善,則學習程序加快,印象深刻。

(2)預知是學好的先決條件。知己知彼,有的放矢。

(3)必須激發學習動機。

①學生通過參與設定目標和策劃學習活動,可激發學習動機。

②成就感是激發學習動機的強大動力。

③學習任務具有挑戰性,不是唾手可得,可激發學習動機。

(4)學生及時獲得學習反饋,熟知學習程序,則其學習行為表現良好。

(5)學生學習行為得到及時鼓勵,就會更願意學習。

(6)指導下的學習比自發學習更有效。

(7)使學生「主動**」學習內容,學習才會高效。

(8)學生在實踐中學得更好。

(五)實現有效教學的三個前提條件

一是引起學生學習的意向,即教師首先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學是在學生「想學」的心理基礎上展開的;

二是指明學生所要達到的目標和所學的內容,即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學到什麼程度以及學什麼,學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學什麼或學到什麼程度,才會有意識地主動參與;

三是採用易於學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學語言有自己的獨特性——讓學生聽清楚、聽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方法和技巧,如重複、深入淺出、抑揚頓挫等。如果教師在講課時不具備這些條件,那麼即使教師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稱之為真正的教學。

因此,有效教學是為了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益、強化過程評價和目標管理的一種現代教學理念。

在課堂教學中有效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心得

今年我剛剛參加了工作,接觸到了電子白板,互動式電子白板是乙個整合了眾多 教學功能的實用軟體,通過這樣一套與硬體 的軟體,對於已經製造好的課件,教師可在該產品的批註模式下,對原有的課件可用不同顏色 不同筆型的筆跡進行標註講解,可以隨心所欲的在上面寫 畫 插入 剪輯 可以改變背景圖和顏色,可以進行放大和...

利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提高師生互動的有效性

摘要 互動式電子白板的出現,實現了資訊科技與地理教學新的融合。師生在互動式電子白板的教學環境中開展多元互動,通過創設情境 搭建平台和拓展時空等方式提高師生互動的效果,使地理課堂更加生動 靈活和高效。關鍵詞 高中地理互動式電子白板師生互動有效性 傳統的地理課堂教學中,師生間的互動缺乏情境性 參與性 靈...

化學課堂「互動式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思考

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是乙個可操作的課堂教學模式,它強調師生交往,構建互動的師生關係 教學關係,是主體化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是交往互動。一 精心設計教學,奠定互動的基礎有效的師生互動,必須體現課堂教學的知識性,突出重點 難點,這樣有利於學生創造能力的形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