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互動式」教學模式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2022-08-17 03:36:06 字數 4678 閱讀 4547

長期以來,由於受中考這根指揮棒的影響。我們數學課堂教學上存在乙個嚴重誤區,就是教師教的越來越多,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越來越少。其表現為:

教師上課滿堂灌,對學生的要求太嚴太死;課堂氣氛沉悶,缺乏應有的活力;教師教多少,學生就必須學多少。長此以往,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差,厭學情緒明顯,學習效益低下。近幾年來根據二期課改的要求,我在課堂教學採取了「互動式」的教學模式,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學質量,獲得了十分顯著的效果。

下面結合自己多年來的數學課堂教學實踐,就「互動式」的教學模式提出自己的一點體會供大家參考。

所謂「互動式」教學模式,就是把教學活動看作是師生之間心靈上的一種交往、溝通,把教學過程看作是乙個充滿動態發展的教與學統一的互相影響和互相活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優化「教學互動」的方式,即通過調節師生關係及其相互作用,從而形成一種和諧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習個體與教學中介的互動,以產生教學共振,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模式。

一、尊重學生是「互動式」教學的前提

(一)要使師生互動,就必須使學生對學習有興趣和愛好

興趣和愛好是人們積極認識事物或關心活動的心理傾向,是人學習活動的動力機制。「互動式」教學過程是師生相互交流的雙向活動過程。師生以什麼樣的心境進入教學過程,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並取得教學效果的前提。

「互動」發自於學生「願意」,而不是「強迫」,願意來自人對事物和活動的興趣。因此,誘發學生的學習慾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愛好,是「互動式」教學的基礎。這就需要教師以趣引路,以情導航,把僵化呆板的課堂教學變為充滿活力的學習樂園。

(二)要使師生互動,就必須留給學生學習的自由

自由活動是人全面發展的內在依據,學生的學習尤其如此。我們過去的一些傳統教學模式拘泥於所謂的課堂紀律,嚴重壓抑了學生自由活動。我自己在這些年的「互動式」的教學過程中深刻體會到,學生並不只受教於教師,他們自己也能獨立學習。

特別是在今天這樣乙個資訊社會,學生更應成為學習的主動者。真正的學習並不是由教師傳授給學生,而是出自學生本身,我們應該讓學生自發地主動地學習,留給學生充分的自由,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我們把每樣事情都教給學生或者規定他們按固定的程式完成,就會妨礙他們的主動參與和自主發現,長此以往將對他們的後繼發展帶來嚴重的影響,將抹殺他們創造性學習的能力,而創新能力是乙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靈魂。

但是,留給學生學習自由,並非放任自流。教師在努力為學生創造學習自由的同時,應該站在更高管理層面,準確把握教學的「流向」,給學生以恰當的「規範」。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表明,有效的教學常常產生於對課堂教學流動性本質的把握,在規範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提供可供學生自主探索與選擇的空間之間求得一種完美的平衡。

(三)要使師生互動,就必須充分尊重學生

教師往往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設計教學過程,最容易忽視的就是學生學習與發展的實際情況。教師憑想像準備一堂課,並依此設計去講授,雖然可以完成教學任務,但其結果往往也只是學生被動地接受。如果我們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學生的最近發展狀況,課堂上交給學生恰當的主動權,教師在其中起到串針引線的作用。

這樣,學生就能積極主動參與學習過程,體會到做學習主人的快樂,對主動學習習慣的培養也很有益處的。

我的具體做法是:

1、教前診斷。了解學生在學習新內容的必備鋪墊或有關的「雙基」情況,並吸收學生的意見,使全體學生進入學習的準備狀態。

2、展示目標。進行定向學習。讓學生一上課就明白這節課該學什麼,學習掌握到什麼程度,然後與教師默契配合,成功達標。

3、圍繞目標互動。教師憑藉教學目標,利用教材中固有的知識,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了解學習目標,以新舊知識的聯絡或衝突中引發學生需求,從嘗試練習,看書自學入手,通過質疑問難,學習討論等環節,使書本上枯燥的規則,抽象的數學為自身所內化。

4、目標檢測。了解課堂教學效果,掌握學生達標情況。

二、創設良好的課堂心理氣氛是「互動式」教學的保障

課堂心理氣氛是師生心理活動中佔優勢的、相對穩定的心理狀態,主要指群體心理活動中表現出來的相對穩定的覺醒狀態、注意狀態、情緒狀態、靈感狀態。良好的課堂心理氣氛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內在情感和動機,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形成強大的合力,對學生學習起著潛移默化的導向和促進作用,因此,它是「互動式」教學的保障。良好課堂氣氛的形成與學校心理環境、物質環境的創設密不可分。

(一)和諧向上的心理環境

蓋茲爾思——賽倫模式是學校心理環境設計的著名模式,該模式將心理環境分為五個層次,其中第

二、三、四層次的設計直接影響到和諧向上的心理環境建設。這三個層次的內容分別是:個體層次,包括個人、個性和需要;群體氣氛層次,包括群體、氣氛和意向;學校制度層次,主要包括學校制度、角色。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這三方面內容出發,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要求或需要,巧妙地利用課堂上隨機出現的情境變化,注重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增強心理合作,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適時調整活動內容與教學策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發表自己見解的慾望,尊重和採納學生的合理建議與想法,努力創設和諧向上的心理環境。

但是,我常常發現,要讓每個學生在一堂課上都有發表意見的機會是非常困難的。這就需要展開小小組討論式學習,這樣學生的自我表現慾望和主動參與慾望可以得到最大滿足。學生在小小組討論中,自主參與的積極性高,他們互相幫助,認真糾錯,既有個體的發現,又有集體的探索,更有不同觀點的爭論。

下面本文將專門就小小組形式進行討論。

(二)物質環境的優化

心理環境的創設也需要與物質環境的優化結合起來,才能發揮課堂心理氣氛創設的整體效益。我們知道,教室內光線、溫度、空氣、聲音、顏色以及四周牆壁布設等是物質環境優化的經常性因素。物質環境的優化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課堂氣氛活躍。

但是,人們往往容易忽視座位的編排方式在物質環境優化中的作用,也容易忽視課桌椅、教學工具、裝置等教學設施對優化物質環境的影響。合理設計和編排課堂座位,充分利用座位的變式適應教學目標和教學情境的變化,對整個教學環境的創設有一定作用。圓形排列法、會議式排列法、小組式排列法、u形排列法均為座位排列方式的不同變式,值得嘗試。

我經常根據教學需要,變學生單行單坐的座位形式為小組式排列,便於師生、生生之間多角度交流,課堂氣氛寬鬆,學生容易進入學習狀態,教學成效明顯。

(三)使學生有成功感

一位學生以期望和鼓勵,及時使用肯定評價性語言教育心理學研究業已證明,正確的評價、適當的表揚與鼓勵是對學生學習態度和學習績效的肯定或否定的強化方式,它可以激發學生的上進心、自尊心等等。一般來講,對初中階段的學生的表揚、鼓勵多於批評、指責,可以更好地激起學生積極的學習動機。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要以正面鼓勵為主,充分相信每一位學生的潛能,鼓舞每一位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三、通過「小小組討論」形式,「自主學習,多向交流」,擴大學生參與面,使「互動式」教學獲得最大效益

「自主學習,多向交流,」這種學習方法是指學生自己獨立學習,和同學、教師一起討論、交流,以實現教與學的互動。它要通過小小組討論的形式來完成。小小組討論是課堂教學中的一種非常有效形式。

在小小組討論中,教師以參與者的角色一起投入。小小組討論前,教師引發問題情境,啟動交往活動;小小組討論時,教師深入乙個小小組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和交流或巡視於各小小組之間,仔細觀察,及時表揚善於運用交流方式的小小組,從而提高小小組學習的交流功能;小小組學習結束後,教師展示結果,組織評講,及時反潰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有自己明確的學習任務,有獨立自覺和相互交流的機會,小小組討論能最大限度地擴大參與面,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個人與集體之間的互相交往、互相溝通以及學生的自主學習,將被動學習變成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動眼、動手、動腦、動口的學習活動。

它能誘發學習興趣,使學生心理活動得到最佳結合;能強化質疑環節,把教師設疑、鼓勵質疑、引導解疑的過程與學生求疑、大膽質疑、創造性解疑過程最佳結合起來;能使教師的精講和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得到最佳結合。

但在實際工作中我也發現,儘管合作學習和分組討論可以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但如果組織不好,其結果仍然是優等生活躍,中等生參與機會少,個別後進生處於被動狀態。因此,教師要時刻想著所有孩子的成功,善於觀察並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同時,採用小組長輪換制、小組發言代表的推舉和輪流相結合等方法,鼓勵後進生爭取更多的活動機會,使每乙個學生都有機會和自由,各盡其力,各顯所長。對於那些思考問題還不夠成熟的學生,只要參與,都應給予鼓勵,並把他們的參與同集體解決問題的成功聯絡起來,以幫助他們享受成功的快樂。

通過這些教學實踐,我深深感到:教育的藝術主要不在於傳授,而在於激勵、呼喚和鼓舞。為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教師也要注意肯定性評價語言的選擇和及時使用。

現在的學生知識面廣,思維活躍,只要對學生多留意、多幫助,他們的閃光點是隨處可見的,教師要及時選擇恰當的肯定性評價語言進行鼓勵。長期堅持這樣的思路組織教學,學生學習的慾望和自信心明顯增強,學生能得到充分和諧的發展。

總之,在進行「互動式」教學模式時,強化目標意識,以目標指導教學,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這是強調師生積極性、主動性,以其共同為達標而努力的重要步驟。必須以目標為導向,發揮目標導向的功能。要讓學生始終保持主動參與學習並獲得一定的成功感,還必須教給學生一些走向學習成功的方法。

實踐證明,學生掌握了這些方法,學習就變得輕鬆多了。輕鬆,對學生,尤其對承受巨大學習壓力的初三學生,就是一種成功感,更是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強大內驅力。同時在教學方法上要積極採用「引、扶、放、評」的指導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引」就是引導學生自學、給學生搭橋輔路。「扶」就是指導學生自己「走路」,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放」就是在學生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後,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識,以利於開拓學生的思路。

「評」就是收集反饋資訊,教師通過耳聞目睹等多種途徑,把學生在嘗試過程中所了解的資訊,進行整理評估,發現問題,及時矯正。通過「互動式」教學法,力改過去的教師的一味灌輸,學生一味地接受的僵化被動局面,力求形成乙個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使學生能生動活潑,產生主動積級地學習知識的主動局面。同時,自始至終貫徹乙個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的教學原則。

這也是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過渡的乙個嘗試。

關於「互動式」教學模式在數學教學中應用的建議

為此,在進行 互動式 教學模式時,必須以目標為導向,發揮目標導向的功能。教前診斷。了解學生在學習新內容的必備鋪墊或有關的 雙基 情況,並吸收學生的意見,使全體學生進入學習的準備狀態。展示目標。進行定向學習。讓學生一上課就明白這節課該學什麼,學習掌握到什麼程度,然後與教師默契配合,成功達標。圍繞目標互...

化學課堂「互動式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思考

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是乙個可操作的課堂教學模式,它強調師生交往,構建互動的師生關係 教學關係,是主體化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是交往互動。一 精心設計教學,奠定互動的基礎有效的師生互動,必須體現課堂教學的知識性,突出重點 難點,這樣有利於學生創造能力的形成。因...

「師生互動式授課」教學模式的學業評價模式

摘要 學業評價不應該只是關注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成績,更需要努力發現學生各個方面的發展潛能,並幫助其發展 不應該只是給學生排名,而應該盡力發揮評價的教育和促進功能。作者以生物化學課程為例,論述了 師生互動式授課 教學模式中基於多元智慧型理論的學業評價體系,探索了該學業評價模式在工科院校進行生物化學教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