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講課實錄

2023-01-28 03:39:05 字數 4244 閱讀 4604

第一課時課堂實錄

孫祖中學王長同

一課題引入

師:同學們登過泰山,看過日出嗎?如果把地平線看成一條直線,太陽看作乙個圓,你能想象出什麼樣的幾何圖形,你能說出直線和圓的位置關係嗎?

(教師用教具演示太陽公升起的過程)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走進《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 》。

讓學生用運動的觀點觀察直線和圓的位置關係,有利於學生把實際的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也便於學生觀察直線和圓公共點個數的變化,同時讓學生感受到實際生活中存在的直線和圓的三種位置關係.

二明確學習目標

師:仔細閱讀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三梳理任務項

師:課前老師把學案提前發給大家,相信同學們進行了充分的預習,接下來讓我們進一步梳理未完成的任務項。(大約5-6分鐘)

通過幾分鐘的梳理,學生課前沒完成的繼續完成,完成的看看哪些問題需要在小組內進行互助交流。

四、互助交流

師:小組之間逐個任務項進行互助交流。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本著弱者優先的原則,進行兵教兵,對同學不會的問題進行互助交流,講解,小組長不會的向其他的小組尋求幫助。為小組展示作準備。教師在教室內走動,巡視學生,對有問題的小組第一時間內進行點撥。

同時檢視學生們的交流的進度。時間大約10分鐘)

四.分配任務項

師: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到講台上抽取各自的任務項。

每個小組領取乙個任務項,給小組3-4分鐘的時間,對抽到的題目進行精心準備。組長進行合理的分工,人人有事幹,比如有講解的,有寫的,人人都有任務。同時每組選出小組代言人,大家對他們再進行集中培訓,為小組展示作最後的準備。

五.成果展示

師:相信同學們已經做好了精心準備,接下來是是同學們展示你們的風采的時候了,為了小組的榮譽,同學們加油吧。

小組展示任務一

主持人:任務一由我們五組為大家講解。

s1:通過動手操作我們發現直線和圓有三種位置關係,相交、相切、相離。相交時直線和圓有兩個交點,這條線叫割線。

相切時,直線和圓只有乙個公共點,這個點叫圓的切點。這條線叫圓的切線。相離時,直線和圓沒有公共點。

(學生指著圖為同學進行一一解答)大家還有疑問,或者需要補充嗎?

s2(一組):任務一你們是根據什麼得出直線和圓的三種位置關係的?

s1:根據直線和圓的公共點的個數。還有什麼疑問嗎?

主持人(總結):我們可以利用直線和圓的交點的個數,來確定直線和圓的位置關係。大家還有什麼補充的的嗎?我們組講解完畢,有請下一組為大家講解任務二。

師:這是我們確定直線和圓位置關係的一種方法。(教師板書:方法一利用直線和圓的公共點的個數。)需要注意的是,當直線和圓相切時,有唯一的公共點.

通過設定數學實驗讓學生進行獨立的**學習,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數學知識的「再發現」,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觀察、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的思維能力.通過小組講解,學生質疑總結直線和圓相交、相切、相離的定義,歸納直線和圓的三種位置關係。

小組展示任務二

主持人:任務二由我們三組為大家講解.

生1:上述變化過程中,除了公共點的個數發生了變化,還有圓心到直線距離在改變,

設⊙o的半徑為r,圓心到直線l的距離為d,我們總結出下面的結論:

(1)、直線與圓相離 <=> d>r

(2)、直線與圓相切 <=> d=r

(3)、直線與圓相交 <=> d大家對我們的總結有什麼疑問嗎?

s2(四組):你們是如何總結出來的?能具體的說一說嗎?謝謝.

s1:通過觀察,直線和圓的位置關係的定義,模擬點和圓的位置關係得出來的。

s3(二組):目前有幾種判定直線和圓的位置關係的方法了,哪一種更經常用呢?

主持人:有兩種方法,第二種用的更多一點。

師:的確我們有兩種判定直線和圓的位置關係的方法,第二種方法是利用什麼來判定直線和圓的位置關係的呢?

主持人:利用圓心到直線的距離d圓的半徑r之間的關係來判定的。

師:第二種方法從數量上來判定直線和圓的位置關係。(教師板書強調)

主持人:大家還有問題嗎?(停頓)我們組講解完畢,有請下一組為大家講解任務三。

在探索直線和圓位置關係所對應的數量關係時,我先引導學生回顧點和圓的位置關係所對應的數量關係,啟發學生運用模擬的思想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很輕鬆的就能夠得出結論,從而突破本節課的難點,使學生充分理解位置關係與數量關係的相互轉化,這種等價關係是研究切線的理論基礎,從而為下節課探索切線的性質打好基礎。

本人失誤地方沒給學生點明什麼是性質,什麼是判定

(1)、直線與圓相離 => d>r(2)、直線與圓相切 => d=r(3)、直線與圓相交 => d(1)、d>r => 直線與圓相離(2)、d=r => 直線與圓相切(3)、d 直線與圓相交,

這是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的判定

小組展示任務三

主持人:任務三由我們二組為大家講解,

s1;第一小題d>5

s2: 第二小題d=5

s3: 第三小題d<5

主持人:大家對我們的解答有什麼疑問的嗎?

s4(六組):你們忘記了單位厘公尺。

師:大家看看第三小題中的d範圍應該介於那兩個數之間呢?我認為d大於等於0

同學思考。

s5(一組);當直線過圓心時圓心到直線的距離為0厘公尺。

師:對,我們一定不要忘記特殊情況。

主持人:這個題目是直線和圓位置關係的直接應用,希望大家掌握。我們小組的展示完畢,有請下一組為大家進行展示。

本題的難度不大,旨在讓學生鞏固直線和圓的位置關係的性質,(1)、直線與圓相離 => d>r(2)、直線與圓相切 => d=r(3)、直線與圓相交 => d小組展示任務四

主持人:大家好,我是四組組長,任務五有我組為大家講解。

s1:由題意可知圓的半徑r=6.5cm,d=4.5cm時,ds2:當d=6.5cm時,d=r,直線與圓相切,直線與圓有1個公共點。

s3:當d=8cm時,d>r,直線與圓相離,直線和圓有0個公共點。

主持人:大家有什麼疑問或需要什麼補充嗎?

s4(三組):請問第二小題,當直線和圓有1個公共點時,那麼直線和圓還相切嗎?

師:該同學給我們提出來乙個新的問題。大家思考一下:

s5:只有當直線和圓有唯一的乙個公共點時,直線和圓才想切。

主持人:本題是直線和圓位置關係的方法2的直接應用,希望大家牢牢記住。我們組講解完畢有請下一組為大家講解。謝謝大家。

設計目的:讓學生利用這是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的判定:(1)、d>r => 直線與圓相離(2)、d=r => 直線與圓相切(3)、d 直線與圓相交,鞏固所學的知識點。

小組展示任務五:

主持人:hello,everyone,i am ***,i am from group 6. 任務五由我們小組為大家講解:

s1:由圓心到直線l2的距離d>r,可知直線l2和圓相離

又因為l1和l2平行

所以 l1和l2的位置如右邊圖所示

有題意可知l1和l2之間的距離

m=9-7=2(cm)

大家還有什麼疑問嗎?

l2l1

s2:還有別的情況嗎?

s1:你能上來為我們解答一下嗎

s2:l2的位置還有一種情況如圖

這是l2也和圓相離,並且l1//l2

l1 此時l1和l2之間的距離m=9+7=16(cm)

l2s1:謝謝你的講解。

主持人:通過這個題,我們一定要注意分類類討論。大家還有什麼疑問嗎?

我們小組講解完畢,有請下一組為大家展示任務六。

設計目的通過這個題目讓學生進一步鞏固直線和圓關係的判定方法2,同時培養學生分類討論的數學思想。

任務六展示

主持人:大家好任務六由我們一組為大家展示。

s1:要了解ab與⊙c的位置關係,只要知道圓心c到ab的距離d與r的關係。

解:過c作cd⊥ab,垂足為d。在rt△abc中

=5(cm)

根據三角形面積公式有cd·ab=ac·bc

d即圓心c到ab的距離d=2.4cm

(1)當r=2cm時, ∵d>r,

∴⊙c與ab相離d

(2)當r=2.4cm時,∵d=r,

∴⊙c與ab相切。

(3)當r=3cm時, ∵d<r,

∴⊙c與ab相交。

s2(六組):我還有一種方法(在黑板上把他的方法進行了展示)利用方程法

設ad=x,bd=5-x,ac2-ad2=bc2-bd2

即32-x2=42-(5-x)2

解得x=1.8

由勾股定理得cd2=ac2-ad2

即解得cd=2.4cm

即圓心c到ab的距離d=2.4cm

(1)當r=2cm時, ∵d>r,

∴⊙c與ab相離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課堂實錄

第三環節探索新知,引導歸納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的數量特徵 1 遷移 點與圓的位置關係 1 點p在 o內 d 2 點p在 o上 d r 3 點p在 o外 d r 2 引導 分組討論 師 模擬點與圓的位置關係,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能否像點與圓的位置關係一樣進行數量分析呢?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學生分成三組畫...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

20.2.2 直線和圓的位置關係 1 一 選擇題 1 o的半徑為r,直線l1 l2 l3分別與 o相切 相交 相離,它們到圓心o的距離分別為d1 d2 d3,則有 a d1 r d2 d3 b d1 rd2 d3 2 在矩形abcd中,ac 8cm,acb 30 以b為圓心,4cm為半徑作 b,則 ...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

在解決與圓有關的問題時,常常需要新增輔助線.1 已知直線是圓的切點線時,通常需要連線圓心和切點,這條半徑垂直於切線.2 要證明一條直線是圓的切線 如果直線經過圓上某一點,則需要連線這點和圓心得到輔助線半徑,在證明所作半徑垂直於這條直線,已知公共點,連半徑證垂直 如果條件中直線與圓的公共點沒有確定,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