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失地農民就業安置策略

2022-09-07 14:39:14 字數 924 閱讀 6816

我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民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土地。可是,我國先後興起的圈地浪潮侵蝕了大面積耕地,同時也製造了大批「種田無地,上班無崗,低保無份」的失地農民,他們失去了從事農業生產的土地,又不能享受和普通市民一樣的待遇,變成了尷尬的邊緣人。一般每徵用一畝耕地,就伴隨著1.

5個農民失地,這就意味著我國「失地農民群體」將從目前約4000萬人劇增至2023年的1.1億人。保守估計,這其中將有5000萬以上的農民處於既失地又失業的狀態。

就業問題是一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問題之一,而在素有人口大國、農業大國之稱的我國,失地農民的就業問題,更是顯得重要。這不僅是經濟發展實踐提出的迫切要求,同時也是經濟理論發展的需要。

一、我國失地農民面臨就業難

千百年來,我國農民一直沿襲著「土地和家庭保障」模式,農民的生、老、病、死完全依賴於自身及家庭。對農民而言,土地承載著生產資料和社會保障的雙重功能。一旦土地被徵用,他們的各項保障便成了後顧之憂。

農民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最根本的就業崗位。隨著大專案建設和城市化程序的加快,城市郊區農民可耕種土地面積越來越少,相對無業人員不斷增加,城郊農民就業壓力越來越大。他們大部分沒有什麼實用的技術,文化程度又不高,有的甚至小學都還沒有畢業,找工作十分困難。

據有關調研結果,失地農民在逐步轉為城市居民的過程中,就業方式發生重大變化。就業難主要表現為:一是計畫內招工數量少。

**雖然在職業安置方面給予了一定的有針對性的工作安置,但是從安置的整體情況來看,安置的力度不夠。二是自謀職業率較低。由於失地農民的文化素質相對較低,又缺少一定的專業技能,在勞動力市場嚴重飽和的今天,他們毫無競爭優勢,再加之就業意識的滯後,自謀職業的比例較低。

三是回流的情況比較多。經過招工安置的失地農民所從事的工作主要為一般的管理者、工人、勤雜工等,一旦機構進行改革,他們就會首當其衝地成為精簡的物件,加之企業改制後,經營者都願意雇用年輕素質高的外來人員,由於安置人員的工資待遇都高於外來人員,因此他們就業回流的情況就相對較高。

失地農民安置

對失地農民安置問題的思考 作者院系 專業對地農民安置問題的思考 摘要 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程序的加快,農村土地大量被徵用,由此產生了乙個龐大而又特殊的社會群體 失地農民。由於各地普遍存在 重徵用 輕安置 的現象,造成被徵地農民多數成為 種田無地 上班無崗 保障無份 的 三無農民 被徵地農民的安置問...

關於開展失地農民就業情況

調研的通知 各市區勞動就業辦公室 為進一步加快城鄉統籌就業工作步伐,通過城鄉一體化勞動力市場把失地農民納入城鎮就業體系,使其在就業培訓 擇業指導 職業介紹等方面享受就業服務,在接受職業培訓 就業援助 自主創業等方面享受到應有的政策待遇。經研究決定,在全市範圍內對失地農民的就業情況進行調研。現將有關事...

南京失地農民保障

南京本月起提高被徵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待遇 2009 10 07 本月起南京將調整被徵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待遇。調整遵循 多繳多得 的原則,鼓勵引導被徵地農民選擇高檔繳費,提高保障水平。同時對75周歲以上老年被徵地農民適當增發保障金待遇。保障金標準按調整前的月保障金標準的10 增發。最高檔保障金月領取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