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程序中失地農民權益的保障問題

2023-01-19 18:06:02 字數 1895 閱讀 9207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化、工業化程序日趨加快,大量農地被國家徵用來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要成為必然。許多農民在失去了土地之後也失去了相應的權利,造成了大量的權益流失。

關注廣大失地農民的現狀,解決他們面臨的問題,事關現代化建設的程序和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為此,應從大局的角度出發,積極採取有效措施,逐步完善各項制度,切實維護和保障失地農民的各項權益。

關鍵詞:城市化失地農民權益保障

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程序加快,農村集體土地大量被徵用,農民的土地權益經常受到侵害。土地被徵用後,為數眾多的失地農民生活艱難,缺乏基本的最低生活保障,其中一部分淪為城市貧民,成為城市中新的邊緣群體,他們的生存和發展狀況已直接影響到社會的穩定和發展,應引起社會各界切實關注。一、目前農民失地現狀。

目前,失地農民的處境相當艱難,隨之產生的失地農民問題已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他們面臨的難題主要有:第一,出路問題——就業難。

失地農民在激烈的就業市場競爭中明顯處於劣勢。這集中表現在年齡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和缺乏非農勞動技能3個方面。再加上農村就業資訊服務渠道不暢等因素,嚴重制約了失地農民向

一、三產業的轉移。即使已實現了就業轉移,一旦企業合同期滿或精簡人員,這部分人往往首當其衝被裁減。第二,退路問題——保障低。

養老保障是失地農民普遍擔心的問題。對農民而言,土地承載著生產資料和社會保障雙重功能。一旦土地被徵用,他們的養老保障便成了後顧之憂。

而安置補助費用遠遠不能取代以往土地所具有的「最後保障」的社會功能,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有限的資金難以為失地農民再造乙個可持續生計。第三,生活問題——顧慮多。「上樓」對失地農民來說應該是件好事,但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農民收入低,擔心「上得起樓,住不起樓」。二是由於缺乏資金,基礎設施建設難以配套,有的地方樓房水暖無法**。三是許多地區蓋了樓卻解決不了房屋產權問題,無法長期維護業主利益。

四是社會上對農民取得房產租賃收入存在不正確的觀念,過去斥之為「吃瓦片」認為它是不正當行為。二、農民失去土地喪失社會保障的後果 (一)失土地,失保障。從某種意義上講,現階段我國實行的土地制度,實際上也是我國農村的社會保障制度,即失業和養老保險制度。

在城鄉分割的二元經濟體制下,農村土地承載著農民的社會保障功能:為農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就業機會、土地繼承權等等。農民承包的小塊土地至少可以保證農民有活幹、有飯吃,能夠保證社會穩定。

(二)失土地,變弱勢。徵地權的濫用,導致失地農民既喪失了擁有土地所帶來的社會保障權利,又無法享受與城市居民同等的社會保障權利,使得失地農民成為乙個特殊的邊緣群體——弱勢群體。在現行的土地政策和制度安排下,失地農民已經陷入了一種尷尬的境地。

說是農民,他們已經無地可耕;說是市民,他們還不能和市民一樣公平地享有城市生活的待遇。無論是在物質上,還是在精神上,失地農民都面臨著困境。 (三)失土地,農民子女也失保障。

由於沒有得到合理的徵地補償,再加上安置辦法比較單一,土地被佔後,既無糧又無錢,不但無力改善生活,而且難以應付教育、醫療、文化、社會保障等方面的開支。交不起學費看不起病的農民有增無減。子女上學成為最重的現金支出負擔,大專院校學雜費標準提高後,「失地」農民子弟大多數要靠舉債上學,**和社會各界的扶持只能解決其中少數人的問題。

(四)農民失去土地,影響社會穩定。農民失去土地後,由於經濟上受到損失、生活沒有著落,大都會表現出對生活前景的彷徨、焦慮,甚至失去信心,必然會影響到社會的安定。據報道,目前許多地方的農民上訪案件中,徵地引起的矛盾佔60%。

由於城市徵地,失地農民由居住在農村轉變為居住在城市,從農村戶口轉變為城市戶口,但是他們適應城市生活要經過相當長的乙個過程。一方面,這是由於既有的城市制度安排,把失地農民排除在外,他們享受不到與市民一樣的城市生活待遇;另一方面,農民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向市民生活轉變需要乙個較長的心理適應和磨合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失地農民由於對城市生活的不適應,由於在城市生活面臨著較大的風險,在心理狀態上很容易表現出對生活前景的彷徨、焦慮,乃至於失去信心。

這一心理狀態是群體性的,在特定的時候,就有可能激發為集群行為,影響社會穩定。

失地農民城市化問題的思考

作者 何建輝 金融經濟 學術版 2010年第06期隨著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城市化程序加快,農村人口將進一步減少。許多農民雖然可以在一夜之間改掉 農 字身份,或者說不再從事以前那樣的農活,但是要說成為實質意義上的現代市民實在為時尚早。失地農民城市化過程中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有的還表現得十分尖銳。...

我國城市化程序中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問題研究

摘要 解決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問題事關失地農民切身利益,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題中之意,但目前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存在著諸多問題,因此,應該本著靈活性 可持續性等原則,構建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模式,有效解決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問題。關鍵詞 失地農民 養老保險 原則 模式 農民年老喪失勞動能力時,傳統的做法是將其擁...

城鎮化程序中失地農民職業分化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作者 陳浩陳雪春謝勇 中國人口 資源與環境 2013年第06期 摘要 本文分析了城鎮化土地徵用背景下失地農民的職業層次分化及其影響因素,在此基礎上運用長三角地區858個失地農民資料進行了實證研究。結果表明,徵地後,失地農民群體不僅經歷了就業模式轉型,且在職業層次方面也呈現出進一步分化特徵,其中處於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