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農民城市化問題的思考

2023-01-30 12:36:04 字數 1260 閱讀 2591

作者:何建輝

**:《金融經濟·學術版》2023年第06期隨著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城市化程序加快,農村人口將進一步減少。許多農民雖然可以在一夜之間改掉「農」字身份,或者說不再從事以前那樣的農活,但是要說成為實質意義上的現代市民實在為時尚早。

失地農民城市化過程中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有的還表現得十分尖銳。對此,必須各級**必須高度重視。筆者在此分析了失地農民城市化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成因,同時提出對策建議。

一、失地農民城市化存在的主要問題

1.經濟補償僅解燃眉之急

農民轉為非農戶口或者基本無地可耕時,不管是遇到徵地拆遷或是統一改變身份,都能得到一筆經濟補償費等。當然各個地方標準不一,有多有少,有不少人當時就感到吃虧。但是就是拿到手的這筆錢,隨著時間推移,很多人會發現貨幣的購買力下降了很多。

在市場經濟社會,手中的紙幣不僅會貶值,而且會加速貶值,這個社會規律誰也無法阻止。所以,農民早先即使爭取到的更多一點的錢也難以抵消物價**的影響。比如2023年以來,諸如大公尺、豬肉等日常生活必需品的**已經**了數倍。

而土地已經出手,要反悔已經不可能。生性樸實的農民此前確實不了解貨幣貶值的風險,但是現在他們也已覺醒,殘酷的現實使得他們不會相信對於拿了一筆錢,就能保證老有所養。有人說手頭有錢不妨搞些投資使之增值保值,可現實是別說農民,就是理財高手恐怕也沒有這個膽量,投資風險極大的**、**市場,能夠保證只賺不賠。

有的人拿了補償金如同飲鳩止渴,只能顧得了目前,顧不得長遠。所以,對**和失地農民來說,給予補償只是將燃眉之急暫時解決——**獲得土地,農民拿到了一些現錢,而問題遠遠沒有解決。

2.失地農民後續發展受影響

一般說來,城市周邊的農民憑藉自己居住區域的地理優勢,幾畝地皮,自行維持生計不成問題。即使一時貧苦,總可以緩慢發展。但是城市建設無疑打破了他們這一原先的設想。

曾有居住城郊的乙個三代五口之家,住在兩間半平房50多平公尺,老人體弱多病,年輕的又沒有固定收入。不幸遇到拆遷,按規定房屋面積「拆一還一」,同時按人口應該享受面積,成本價購買。儘管**已經很便宜,但是經濟上極為貧困,實在拿不出錢來增加住房面積。

如果保持農民戶口,首先,只要花少量的錢——成本遠低於開發商房屋建造成本價,可以造更大一點的房子,即使搭個棚子也好住人。搬進面積並不理想的高樓,何時增加面積,改善居住條件,只有老天爺才知道。其次,原來糧食基本自給,種的菜除了自用,還可以到市場**。

現在搬進新居,用水、柴火、物業管理等一切都要花錢,生活成本無疑會大大增加,生活的質量不能不受影響。真如威廉o配第所說「土地是財富之母」,對他們來說,失掉土地就是失去了基本的就業崗位。強制性的農民城市化程序一定程度上剝奪了一部分農民後續發展的權利。

城市化程序中失地農民權益的保障問題

摘要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化 工業化程序日趨加快,大量農地被國家徵用來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要成為必然。許多農民在失去了土地之後也失去了相應的權利,造成了大量的權益流失。關注廣大失地農民的現狀,解決他們面臨的問題,事關現代化建設的程序和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為此,應從大局的角度出發,積極採取有效措...

我國城市化程序中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問題研究

摘要 解決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問題事關失地農民切身利益,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題中之意,但目前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存在著諸多問題,因此,應該本著靈活性 可持續性等原則,構建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模式,有效解決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問題。關鍵詞 失地農民 養老保險 原則 模式 農民年老喪失勞動能力時,傳統的做法是將其擁...

解決失地農民就業問題的幾點建議

孟凡隨著我市城市化和工業化程序不斷加快,土地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建設與用地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如何做到既能滿足建設所需的土地,又能切實維護好農民的根木利益,不影響失地農民的生活和就業問題,確保社會穩定,這是擺在各級 面前的一項嚴峻而又艱鉅的任務。一 我市對農民失地問題採取的主要舉措及其存在的問題 在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