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的研究

2023-01-19 20:18:02 字數 944 閱讀 8149

作者:張巨集勝羅靖

**:《經濟研究導刊》2023年第18期

摘要:首先對我國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問題進行分析,找出影響我國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阻礙因素。在此基礎上,提出建立和完善失地農民失地保護制度的原則和方法,並對該制度的具體形式和內容進行簡要闡述。

對失地農民失去土地後的生活狀況以及危害進行研究分析,表明失地農民的存在對社會而言是一種極大的風險,並針對這種狀況提出一些合理性建議。

關鍵詞: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

中圖分類號:d913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8)18-0022-02

一、引言

自2023年以後,我國開啟了城市化建設的狂潮,基礎設施建設也有愈演愈烈之勢。因此,我國有大量的土地在城市建設、道路橋梁建設中被徵用。據相關部門的統計,1987—2023年,這十四年間我國占用的非農用性質耕地的面積就達到了226.

3萬hm2(李國健,2008)。在如此迅速的徵地狂潮之下,我國農民中失去土地的人數越來越多。據統計,目前我國的失地人口已經達到了4 000萬人左右(劉曉霞,2009)。

並且預計在2000—2023年之前我國將要占用的土地會超過363.3萬hm2,隨著徵用土地的不斷增加,我國的失地人口數量也會不斷增大。目前,我國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導致眾多的農民拒徵土地,群體上訪事件也常有發生,更有甚者出現了衝突事件。

因此,應根據情況對農民進行合理的補償,對農民的合法權益進行足夠的重視與保障。

二、失地農民社會保障現狀及其影響因素

(一)失地農民社會保障現狀

在「城鄉二元結構」的壁壘下,土地成為了農民的重要經濟收入**。包括基本的全家人的生活費、子女的學費、就醫的醫藥費,都要從土地經營中獲取。但是,農民土地一旦被徵用,就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安置補償的工作十分煩瑣,操作不當就會導致農民的經濟利益受到損害。

農民失去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容易引發諸多問題,造成社會動盪。目前,我國失地農民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三點。

關於做好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的建議

近年來,我市掀起新一輪開發熱,徵地拆遷專案增多,規模擴大 範圍拓寬,失地農民越來越多,已形成乙個社會群體,他們的生存保障問題解決不了,就進入不了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隨著城市城鎮化 工業化發展程序的加快,我市廣大農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如何解決好失地農民的生存 養老問題,保管好他們的 養命錢 創造乙...

建立完善的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的構想 1

摘要 失地農民是城市化程序中產生的乙個特殊群體,亟待為其建立相應的社會保障制度。失地農民失去其生存的物質基礎,生存權受到威脅,國家有責任也有義務為失地農民建立社會保障制度。本文簡要論述了建立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的原則,建議為失地農民建立完善的與城市社會保障體系相銜接的社會保障制度,將失地農民納入最低...

農村土地徵收中解決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問題研究

作者 菅野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16年第04期 摘要 旨在反映城市化程序中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問題產生的原因與解決的必要性,並從法律層面通過開源節流的比喻創新性的給予解讀,並提出了相應的可行性建議。關鍵詞 失地農民 社會保障 土地徵收 中圖分類號 d922.32 文獻標識碼 a 農民是城市化的重要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