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農民調研

2023-01-26 10:18:05 字數 3243 閱讀 5948

關於金塘社群失地農民情況的

調查報告

近幾年來,我縣經濟飛速發展,城市建設翻天覆地,這必然需要大量的土地為依託,這是每個城市發展的必然軌跡。那麼,我縣失去土地的農民現在生活怎樣?他們能不能獲得工作機會?

我們的社會保障體系如何?為此,利用在金塘社群開展「三送」活動的機會,筆者對該社群失地情況進行了初步調查。現就調查情況談一點自己的淺見:

一、失地農民的現狀

被調查的金塘社群八個村民小組145戶農戶家庭人口為486人,其中勞動力214人。調查戶家庭原有耕地共43畝,被徵用耕地將近42.36畝,現有耕地0.

64畝,現人均耕地0.0013畝。145戶農戶中,徵地後收入增加的約61%,收入減少的約39%。

在214人勞動力中,外出務工的約82.9%,從事第

二、三產業的約13%,賦閒在家的約4.1%,無從事農業生產人員。

1、總體上徵地後調查戶收入和支出均高於徵地後

徵地後,調查戶年人均純收入為2742元,比徵地前增長約6.7%;徵地後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為1745元,比徵地前增長3.5%。

從調查情況看,徵地對多數農民來說是機遇,對少部分農民是困擾。土地被大量徵用以後,打破了農民多年來的勞動習慣和生活習慣,從思想意識到生活、生產方式等方面有些「無所適從」,在短期內成為突發性轉軌物件。在當前整個社會就業壓力增大、社會保障制度還不健全的情況下,土地被徵用,意味著農民失去了基本的生存保障,種田無地、就業無崗、低保無份。

多數農村勞動力必須離開土地,在農業之外重新尋找生活出路。金塘社群失地農民地處城郊結合部,經濟相對發達,工業園區入駐工廠企業逐年增多,農民找到工作的機會比較大,務工的人數比較多;失地農民接收資訊比較多,發展農村第

二、三產業的成功率比較高。部分失地農民利用徵地補償費開小商店、餐飲店經商,增加收入的門路比較多。總的來看,由於農業比較效益差,經商務工的收入均比務農高,失去土地後農民總體上收入有所增加。

2、約有四成調查戶徵地後收入減少

其減收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一些家庭主要勞動力年齡偏大,文化水平低,不能找到工作;二是一些家庭人口多,子女尚小、勞動少,吃飯人多掙錢人少;三是有些家庭長期有人患病,吃藥看病花去大量的錢;四是經營第

二、三產業失敗。這些家庭,失去土地後收入普遍降低。

3、農民外出務工人數多,從事農業人員少

二、失地農民存在的困難

1、耕地被徵用,部分以種田為主農民的收入影響較大。一部分農民一直以來都是以種田為生,沒有其他技能,失去土地或土地減少,收入便驟減,生活陷於困難。大部分農民耕地全部被徵用,日常的生活開支全靠在附近打打工。

另一方面,耕地大量徵用後,剩下耕地很少,農民棄之可惜,耕之效益又低。有的農戶說:「要徵地最好全部徵完,剩下耕地不多不少不知辦啥好。

」2、農民就業非常困難。就目前來看,有三分之一的農村勞動力處於就業不充分狀態,就業壓力大。從無業農民情況看,失地的中老年農民失業率比較高。

具體分析:一是就業崗位有限,失地農民就業難。二是受下崗職工和外地來的打工者的衝擊,就業崗位越來越激烈,加上無地農民對工作挑肥揀瘦,這與外地農民工「肯吃苦,低報酬」的優勢形成鮮明對比。

三是農民素質低,尤其中老年農民素質更低,找到合適的就業崗位更難。由於文化程度低,掌握新技術難度較大,就業困難重重。目前全村大多數失地農民主要從事重體力勞動的行業,如建築業。

3、教育支出大,部分農民不堪重負。調查農戶中大多數家庭有兩個小孩同時在上學,讀中專、大專、大學的開支更大,農民靠本身的收入很難維持,只有向親戚朋友借債。

4、缺乏發展資金。部分農民在徵地後有意去做小生意或發展養殖業、種殖業,但苦於沒有資金,未能實現。有的失地農民缺乏長遠打算,往往在短期內把有限的安置費消費完,從而出現「坐吃山空」的現象。

三、失地農民的心態和期望

1、認為土地是生活的保障,部分農民失去土地後心裡較虛,擔心以後沒有退路。有些農民儘管目前生活還過得去,但由於打散工收入不穩定,擔心以後的生活問題,希望有比較穩定的工作維持生活。

2、普遍認為徵地款偏低。徵地是國家建設需要,農民是支援的,而且多數農民認為徵地對於他們來說暫時是有利的。但認為徵地補償款偏低,他們說土地是子孫後代的命根子,徵地以後農民缺地又缺錢。

3、希望**著力解決醫療和教育收費的問題。他們希望**加快農村合作醫療建設,在醫療方面給予有困難的失地農民適當照顧。

4、切實幫助失地農民的再就業和創業。不少失地農民就業困難,建議**幫助他們解決就業問題,對失地農民政策傾斜。希望農村金融機構能放寬信貸條件,降低貸款門檻,幫助農民自主經營。

四、對策建議

隨著我縣城鎮化進一步發展,土地徵用仍然不可避免,失地農民隊伍將越來越大,問題也會越來越多,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切實關注失地農民問題。解決失地農民問題必須綜合考慮,統籌兼顧,既要有利於開發建設,又要從保障農民的生活需要出發,還要從保障農民長遠利益出發,探索制定深化體制改革的政策,從根本上解決失地農民的生活和出路問題,以維護社會穩定。

1、建立醫療、養老社會保障機制

建立失地農民養老和醫療保障制度,其資金籌措應按國家、集體、個人及市場徵地主體「四個一點」的思路解決,明確各類徵地主體無論作何種用途的土地徵用,均應在土地收益中留出一塊作為農民失地後的社會保障金,並專戶儲存、專門機構管理。引導農民從土地補償資金中拿出一點,有條件的集體經濟組織補貼一點,**從經營土地收益中拿出一點,購買基本醫療和養老保險。除此之外,還應在補償和分配上予以保障,一是退休年齡段農民因其已基本喪失勞動力,安置補償標準應適當提高。

二是應考慮土地增值部分農民也有權享受,要探索新路子,逐步實現讓失地農民以多種方式比較持久地參與被徵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

2、建立教育培訓保障機制

重視失地農民的教育培訓,一是加大以職業技術、崗位技能為重點的就業培訓,提高失地青壯年農民轉崗就業能力,建立健全以職業技術教育為主的、多層面的農民職業技能培訓網路體系。二是對農業結構調整後的農村富餘人員和失地農民進行現代市場經濟知識和轉崗再就業技能培訓;三是把失地農民的培訓工作納入城鎮下崗人員再就業培訓體系。

3、建立再就業創新機制

農民市民化的重要前提是農民就業社會化、非農化和充分化。順利實現就業是解決失地農民生活**,加快其生產生活方式轉變的重要保證。應按照市場化原則,制定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就業政策,建立城鄉統一的、平等的勞動力就業市場,實現城鄉統籌就業。

引導和教育失地農民轉變觀念,破除等、靠、要思想,提高自謀職業、競爭就業的自覺性和能力,積極主動地參加市場化就業。對吸納失地農民達到一定數量的

二、三產業應給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對失地農民在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前提下,對消化失地農民、促進失地農民就業為主而興辦的

二、三產業,**應給予必要的政策傾斜。

總之,對被徵地農民的就業和保障問題上要通盤考慮,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的有機結合,雙管齊下,保障失地農民的利益,使我縣農村經濟盡快融入市場經濟發展的良性軌道,加快我縣農村城鎮化程序的步伐。

執筆人:王華容

失地農民安置

對失地農民安置問題的思考 作者院系 專業對地農民安置問題的思考 摘要 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程序的加快,農村土地大量被徵用,由此產生了乙個龐大而又特殊的社會群體 失地農民。由於各地普遍存在 重徵用 輕安置 的現象,造成被徵地農民多數成為 種田無地 上班無崗 保障無份 的 三無農民 被徵地農民的安置問...

南京失地農民保障

南京本月起提高被徵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待遇 2009 10 07 本月起南京將調整被徵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待遇。調整遵循 多繳多得 的原則,鼓勵引導被徵地農民選擇高檔繳費,提高保障水平。同時對75周歲以上老年被徵地農民適當增發保障金待遇。保障金標準按調整前的月保障金標準的10 增發。最高檔保障金月領取標...

關於開展失地農民就業情況

調研的通知 各市區勞動就業辦公室 為進一步加快城鄉統籌就業工作步伐,通過城鄉一體化勞動力市場把失地農民納入城鎮就業體系,使其在就業培訓 擇業指導 職業介紹等方面享受就業服務,在接受職業培訓 就業援助 自主創業等方面享受到應有的政策待遇。經研究決定,在全市範圍內對失地農民的就業情況進行調研。現將有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