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2023-01-26 10:18:04 字數 3419 閱讀 6052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複習匯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3課,(課件1)生讀課題。讀了題目我們知道,這句話來自唐朝大詩人王維寫的一首非常有名的詩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課件3:古詩),生齊讀

2.這堂課就讓我們借助《每逢佳節倍思親》這篇美文,共同走進遙遠的唐代,走進少年王維的心靈,去感受他的詩情詩意。

二.走進王維

唐朝是我國歷史上詩歌創作最繁榮的朝代,此時的長安不僅是經濟繁榮的大都市,也是全國文化政治的中心,無數學子嚮往的地方,少年王維也帶著自己的嚮往離開了家鄉來到京城長安。

(1)「唐代有個大詩人,名叫王維。15歲那年,他就離開家鄉,來到京城長安,不覺已經兩年了。」指名讀句,從這句話中,你知道到了什麼?

引導學生交流,「15歲」(說明年紀還小)「兩年」(說明離開家鄉時間漫長)

(2)兩年都未能回家鄉,王維的家鄉在哪?(板書:家鄉長安)

師作簡介:王維的家鄉在蒲州,今山西省永濟縣,而京城長安就是現在的陝西省西安市。兩地直線距離是1300裡,中間還隔著高高的華山,(版畫書華山)王維在華山的西面,親人在華山的東面,真是:

(板書)天各一方。在那個沒有飛機、沒有火車的年代,回家容易嗎?

(3)體驗說話:小小年紀的少年王維孤身一人身處異鄉為異客,在相隔千里之外的京城求學,整整兩年,700多個日日夜夜哪。

當他生病時,王維多麼盼望

當他悲傷時,王維多麼渴望

當他高興時,王維多麼希望

你會用哪些詞語來形容這些時候的王維呢?(冷冷清清、無依無靠、孤孤單單)

(4)請你把王維的這份孤獨、這份寂寞、這份冷清讀到課文中去。(指導讀)

總結:難以排解的孤獨和寂寞使王維情不自禁吟誦出了這樣的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

三、感受每逢佳節倍思親

過渡:是啊!王維乙個人在外是多麼孤獨啊!恰逢,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又到了。看,出示「一大早,大街上便熱鬧起來,人們攜老扶幼,興高采烈地區登高遊玩。」

(1)這是怎樣的節日場面?從哪些詞可以看出?

a.「扶老攜幼」是什麼意思?你們有過全家人扶老攜幼外出的時候嗎?當時你的心情怎樣?

b.「興高采烈」能換個詞嗎?(眉開眼笑、笑容滿面、喜上眉梢、興致勃勃欣喜若狂歡天喜地喜笑顏開)

c.除了課文中寫的以外,你能聯絡重陽節的風俗習慣想象一下大街上人們還在幹什麼呢?句式練習:

節日的長安街頭可真熱鬧呀!人們有的( ),有的( ),還有的( ),真是( )。

d.是呀,這重陽佳節的大街上可真熱鬧呀,誰能通過朗讀把咱們也帶到熱鬧的大街上去?指名讀,齊讀。

(2)重陽佳節,家家戶戶歡度節日是那麼熱鬧,那麼開心,如果你是王維,獨自一人身處這熱鬧中,你會怎麼想?

(3)是啊,過去的700多個日日夜夜,王維就一直思念著家鄉的親人。如今,當他看著家家戶戶歡度節日的情景,想到自己卻孤獨一人,因而他就更加思念家鄉的親人。這就是——每逢佳節倍思親。

(4)他僅僅是在重陽節思親嗎?

一年有那麼多的佳節,在每乙個佳節來臨時,他對親人、對家鄉的思念就會更加的強烈。

總結:身處異鄉的異客最怕過佳節,怕那噼里啪啦的快樂鞭炮聲,怕他人那扶老攜幼的天倫歡笑聲、怕那興高采烈的登高遊玩聲,怕看到那家家戶戶歡度節日的情景,因為這一切都讓他覺得更孤獨、更加思念自己的家鄉!

四、憶山東兄弟

3.「每逢佳節倍思親」,越到佳節,越思親。獨在異鄉的他,只能沉浸在對過去美好生活的回憶之中,同學們,讀一讀第三自然段,你的腦海中產生了哪些畫面?

(1)兄弟們一起登高圖,一起插茱萸、一起笑……

(2)快樂的時光總是令人難以忘懷。然而如今,王維隻身一人身處長安,他在山的這頭,而家鄉和親人卻在山的那頭,那麼遙遠,不能相會,這就是——天各一方,這省略號好似一聲長嘆,嘆今日重陽佳節不能和兄弟們相會,不能……不能……也不能……(想象說話)從省略號裡你讀出了什麼?(思念親人、思念家鄉的感情)

(3)能把你感受到的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嗎?指兩名學生讀。

過渡:王維還想了些什麼呢?出示句子

▲此時此刻,兄弟們一定也在登高聚會,西望長安,思念著我呢。

(4)王維的兄弟們真的插上了茱萸,正登高西望呢,卻發現身邊少了乙個人。是誰呀?——王維。

(點選課件)這就是「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你覺得王維的兄弟們遙望長安,心情會怎樣?他們也有千言萬語要對王維訴說——他們會對王維說些什麼呢?

(點課件:想象說話) 「王維

*是呀,他的兄弟們此時此刻也是——(課件20:再讀課題 「每逢佳節倍思親」)

(4)多好的兄弟,多深的情誼。這是兄弟們在思念王維,更是王維在思念兄弟們。讓我們再次走進王維的內心深處,感受那刻骨銘心的思親之情。(課件21:出示整節文字)配樂齊讀。

四、情感湧現,吟詩抒情

1、王維獨自一人在他鄉求學,又到了重陽佳節,目睹著家家戶戶歡度節日的熱鬧場面,王維想了很多很多:想到了過去,想到了現在,想到了兄弟們對自己的思念,王維此時的心情可以用書上哪個詞來表達呢?(課件22:

思緒萬千)指導感情讀詞。

2、王維將無限的思念,凝聚筆端,揮筆寫下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流傳千古的名詩。(課件23;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3、讓我們用我們的心,用我們的情來吟誦這首詩。齊讀。

4、多麼動情啊,這就是王維憶山東兄弟的情。乙個「憶」字(課件點紅:題目中的「憶」),就濃縮了王維對親人的深切思念。

讓我們再次感受王維「倍思親」的深情吧!(學生配樂齊誦古詩。)

4、此時此刻,你就是王維,站在庭院裡,沐浴著輕柔的晨風,你情不自禁地吟誦著。(女生)

此時此刻,你就是王維,站在山坡上,眺望著遙遠的家鄉,你無限深情地吟誦著。(男生)

此時此刻,你就是王維,站在窗戶前,仰望著皎潔的圓月,你心潮澎湃地吟誦著。(全體)

5、多麼深切地思念,多麼美好地情感,千言萬語匯成了這句詩,指題(課件24),齊讀。

五、拓展延伸、總結全文

再次指課題,「每逢佳節倍思親」,有這樣感嘆的又何止王維一人。身在海外的遊子,思念故鄉時,會吟誦「每逢佳節倍思親」;外出工作的親人,思念家鄉時,會吟誦每逢佳節倍思親;像這種表達思念之情的詩還有很多,你還知道哪些?

1、學生交流。

2、老師出示:

▲李白的《靜夜思》(生讀: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l q_b_b_g ]_v+t_b0丹陽開小部落格系統&b*j_m_n_}_i&g9\q_~▲杜甫的《月夜憶舍弟》(生讀: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丹陽開小部落格系統 w_i_|@ u9n,_6[+u_y)|

▲宋代大詩人王安石《泊船瓜洲》(生讀: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m_v#x w&y%?03、總結語:(思念是人世間最美好的情感,無論親人離得有多遠,思念的情絲就會有多長。

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優良的文化傳統。)在這飽含濃濃思鄉情的樂曲聲中,我們也即將結束這堂課了,讓我們再次深情地吟誦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吧!

六、課後作業:

1. 蒐集一些思念家鄉的古詩。

2、把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背誦給親人聽,並講一講古詩的意思

.板書: 23每逢佳節倍思親

華 (西)長安山家鄉(東)

賽課《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及反思

每逢佳節倍思親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文 每逢佳節倍思親 是一首 文包詩 文辭優美,簡潔,字裡行間流露出對家鄉的思念。然而在教學時並不能如一般的閱讀教學,停留在對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上。在小學階段,讓學生背誦古詩也許並不難,但是要求學生理解古詩字裡行間的意思,以及寫作背景就比較困難。文包詩 中的...

每逢佳節倍思親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1 教材簡析 每逢佳節倍思親 這篇課文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23課,它是一篇文包詩。文章主要講述了王維在重陽節這天,特別思念家鄉的親人,觸景生情有感而發,寫下了千古傳誦的名篇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課文文詩對照,內容淺顯易懂,不管是故事還是詩句,都蘊含著濃濃的思念之情,讓學生體會詩人的思念之情並非難...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unit3 at the zoolet s learn let s do let s spell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物件 三年級執教者 晏煥芝一 教材內容分析 let s learn部分繼續以教師代學生參觀動物園作為語境呈現要學習的四個形容詞。let sdo內容比較簡單,主要重複了四個描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