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講兵戰中的營銷戰略管理思想

2021-03-03 20:32:53 字數 3410 閱讀 1092

在60年代以前,戰略一詞幾乎很難在公司管理文獻中見到,它主要與軍事或戰爭緊密相關。戰略(strategy)是由希臘語(strategos)演變而來的。本意為「為將」或「為將之道」。

近代西方軍事學家,19世紀的瑞士學者把戰略定義為「在地圖上進行戰爭的藝術」,而把「在地面上實際調動軍隊和作戰的藝術」稱之為戰術。

1、中國古代兵家的謀略思想

《鬼谷子·謀篇第十》中指出:「凡謀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得其所因,則其情可求;見情而謀,則事無不濟。」

《漢書》卷六十九《趙充國傳》指出:「帝王之兵,以全取勝,是以貴謀而賤戰。」

《晉書》卷三十四,《杜預傳》指出:「勇怯在謀,強弱在勢。謀能事成,則怯者勇;謀奪勢失,則勇者怯。……勇怯在乎法,成敗在乎智,以計代戰一當萬。」

《神機制敵太白陰經》卷二,《沉謀篇第十四》中指出:「夫謁三軍氣,奪一將心,疲萬人力,斷千里糧,不在武夫行陣之勢,而在智士權算之中。」

《明太祖寶訓》卷一,《經國》中指出:「伐敵制勝者,貴先有謀。謀定事舉,敵無不克。」

《虎鈐經》卷之三,《先謀第十五》中指出:「用兵之法,先謀為本。是以,欲謀行師,先謀安民;欲謀攻敵,先謀通糧;欲謀疏陣,先謀地利;欲謀取勝,先謀人和;欲謀守據,先謀儲蓄;欲謀強兵,先謀正其賞罰;欲謀其遠,先謀不失其邇,苟有反是而用兵者,未有不為損利而趨害者也。

是故,聖王之兵,先務其本。壯本則末亦從而茂矣。能知利害之本,謀以禦敵,雖有百萬之眾,可以不勞而克矣。

」《兵鏡或問》卷上,《謀戰》中指出:「謀所以始吾戰也,戰所以終吾謀也。是故先謀而後戰,其戰可勝;先戰而後謀,其謀可敗。」

《兵法百言、智篇·生》指出:「善計者,因敵而生,因己而生,因古而生,因書而生,因天時、地利、事物而生、對法而生、反勘而生。」

關於謀略在戰爭中的作用,古代兵家一向以為:戰爭是力量的角逐,更是智慧型的較量。因此兵家一向重視謀略的作用,強調「貴謀而賤戰」、「勇怯在謀」、「兵不在奪,能以計取爾」、「先計後戰」、「以計代戰一當萬」、「 謀定事舉,敵無不克」「經武之略,在於貴謀」。

中國古代兵家關於戰略謀略思想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孫子兵法·計篇》中提出的「廟算勝」的觀點。

2、《孫子兵法》中的戰略管理思想

《孫子兵法·計篇》中指出:「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的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無算乎。

」何謂廟算?「古者興師,命將必致齋於廟,授以成算,然後遣之,故謂之廟算」(宋代,張預)。所謂廟算勝,是指戰爭進行前,事先「經五事」「校七計」運算籌畫者勝,即所謂「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孫子兵法·計篇》的經五事,校七計之法,是謀求軍事行為勝敗的基本之法,事關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所謂五事,是指道、天、地、將、法;所謂七計,是指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練,士卒孰強,賞罰孰明。以五事、七計為內容審度交戰雙方的實力,並以此為依據判斷:

指揮者是否把握戰爭,具有正確的作戰思想、方針和目標;是否占有天時、地利、人和的戰爭環境;是否有明君賢將的指揮及訓練有素、戰鬥力強大的士卒隊伍;是否有合理完善的組織結構、健全的規章制度以及嚴明的賞罰執**況。然後確定自己的軍事戰略和作戰方案,先謀後戰,以計代戰,實現廟算勝、先勝後戰、不戰而勝之目的。

《孫子兵法·謀攻篇》中全勝思想充滿籌畫謀算抉擇取勝的深刻內涵。「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

」凡善於用兵,重要的是謀略,以全勝謀略去求全勝天下,不戰而勝,不攻而破,不損而全。

首先,多算勝,少算不勝,無算無勝。「籌測深遠,則其計所得多,故未戰而先勝。謀慮淺近,則其計所得者少,故未戰而先負。

多計勝少計。其無計者,安棏無敗?故曰: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有計無計勝負易見。」

其次,適算勝。《孫子兵法·虛實篇》指出:「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

」謀算要適度,抓重點,分主次,適可而止,只要將影響未來戰局變化的主要因素考慮進來,就可視為有備無患,算之有謀。

最後,稱算勝。稱算勝,是指經過數字分析的稱量之算方可取勝。《孫子兵法·形篇》曰: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數生稱,稱生勝。

」綜上分析,天算不如人算,後算不如前算,個算不如眾算。古代軍事家在謀略制定中強調以下原則:一是籌畫性,即抓住事關勝敗的決定性、全域性性、長期性的問題籌畫,「視遠者不顧近,慮大者不詳細」;二是,即對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調查研究和**分析,以因求情、由情定謀,把謀略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礎上,保證謀略的科學性、實用性和可行性;三是眾智性,即謀略制定並非易事,要「集眾智」,發揮智囊團的作用,「智不合於一人,謀必參諸群士」,「任天下之智力,是以知善計任謀之為上矣」;四是應變性,即制定謀略要有充分的彈性,根據形勢和環境的變化而適時調整,以變應變。

3、兵戰與商戰的關係

●從現象上看,許多成功的商人和企業家都是軍商兩棲人物;目標管理的基本思想產生於戰爭的第一準則——確定並堅持你的目標;戰略規劃衍生作戰計畫,運籌學產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把數學技術運用到軍事戰略決策。例如,集結力量,作戰目的,進攻,策略簡明,合理使用力量,變化策略,指揮單一性,行動突發性,戰略保密性,這九大作戰原則完全適用於企業的市場競爭。

●從本質上看,兵戰和商戰同屬一種為爭奪資源和利益而進行的實力較量。

●從執行規律上看,商戰與兵戰都強調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弱肉強食、勝王敗寇、強者為尊。商戰比兵戰更為殘酷:從不相信眼淚,從不同情弱者,從不保護懦夫,從不豢養懶漢,更不奉行繳槍不殺的原則。

●從九位一體的共性上看,兵戰與商戰在目標、資源、環境、競爭對手、領導、決策、智囊、組織、利益九個方面存在極大的共性。

4、結論

● 兵戰中的戰略思想、作戰原則、戰術謀略適用於當今的商戰,其精髓在商戰中同樣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是克敵制勝的法寶和參與市場競爭的行為指南。如知己知彼、審時度勢、凡事預則立、集中力量、出奇制勝、創造優勢、以快制勝、首戰必勝、人和為本、將才智囊等兵家思想,已被許多企業家成功地應用到商戰之中。如果說一部兵書可為王者師,那麼《孫子兵法》等著作中論述的戰略思想也可為經營者師。

● 商戰是更殘酷的兵戰,商戰通過不流血的戰爭有效地實現了兵戰的目的,甚至實現兵戰所不能實現的目的,在看不見血淋淋的廝殺,聽不見震耳欲聾的槍炮聲中,瓦解、摧毀和消滅競爭對手,贏得市場競爭的勝利。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從戰爭廢墟中發展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個經濟強國,創造了上個世紀最大的經濟奇蹟,便是乙個最具說服力的典型例證。

5、營銷戰略管理流程

市場營銷戰略管理是指企業從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出發,為適應環境變化,對市場營銷活動中帶有方向性、全域性性問題的長期謀劃和決策,並依靠企業自身能力將這些謀劃和決策付諸實施的動態管理過程。企業市場營銷戰略管理包括營銷目標、規模、範圍、方式、技術發展、產品開發、組織與人事等重大戰略問題。這些戰略決策在企業營銷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營銷戰略管理具有決定性、全域性性、長期性、未來性和系統性的特點。

第四講機械的平衡

一 剛性轉子的靜平衡計算 1 靜不平衡轉子 對於軸向尺寸較小的盤狀轉子 即軸向寬度b與其直徑d之比b d 0 2的轉子 其質量可以近似認為分布在垂直於其迴轉軸線的同一平面內。若其質心不在回轉軸線上,則當其轉動時,其偏心質量就會產生慣性力。由於這種不平衡現象在轉子靜態時即可表現出來,故稱其為靜不平衡轉...

第四講貨倉的盤點管理

第四講貨倉的盤點管理及帳簿與表單 第一部分盤點管理 盤點的功能有哪些?盤點是指確定倉庫內或其他場所內現存物料的實際數量,而對物料的現存數量加以清點。物料盤點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幾點 1 物料因不斷的收發,日子一久難免發生差額與錯誤,盤點可以確定物料的現存數量,並糾正賬物不一致的現象,不會因為賬面的錯誤而...

第四講筆試的方法與技巧

筆試是一種常用的考核辦法,主要是用以考核應聘者特定的知識 專業技術要求或需要重點考核應聘者對文字的運用能力,以及考察錄用人員素質的一種書面考試形式,它是用人單位對求職者所掌握的基本知識 專業知識 文化素養和心理健康等綜合素質進行的考查和評估。筆試對應聘者來說是相對公平的一種測試方式,因而被越來越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