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資訊科技課上常用的幾種教學方法 教育

2023-02-10 18:57:04 字數 3223 閱讀 2696

隨著高中新課標的出台,中小學資訊科技課程進入了乙個全新的發展階段。為更清楚地了解近幾年資訊科技課程在教學方法上的進展,我們通過網路,對小學資訊科技課程的教學方法展開了專題調研,

隨著高中新課標的出台,中小學資訊科技課程進入了乙個全新的發展階段。為更清楚地了解近幾年資訊科技課程在教學方法上的進展,我們通過網路,對小學資訊科技課程的教學方法展開了專題調研,對教師在教學中的各種積極嘗試進行了收集整理。歸納起來,目前在小學資訊科技課中運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有講授法、任務驅動法、情境教學法等。

在具體教學實踐中,一節課往往是多種方法的綜合,因此以下所講的教學方法是指以該種方法為主,其他方法與其相互交織運用於教學實踐中。

一、風采依然――講授法

資料顯示,講授法依然是小學資訊科技教師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在蒐集的100份教學案例中,應用該方法的就有54份。它主要用於資訊科技常識性知識的教學(如計算機的發展史、計算機的組成、計算機病毒預防以及計算機的用途等)和計算機操作性知識的原理和操作步驟的講解。

作為一門專業性較強的學科,對於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小學生而言,資訊科技的概念和原理相對枯燥和難以理解。調查中發現,很多教師採用講授與其他教學方法(比喻法、演示法等)相結合的策略,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比如講解計算機的組成時,把音箱比喻成計算機的嘴巴,生動形象、易於理解。

二、深受喜愛――任務驅動法

把教學內容隱含在每個具體的任務之中,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完成乙個個任務來逐步掌握知識和技能,即任務驅動法。其受喜愛的程度從以下資料可以看出,在100份案例中,使用任務驅動法的竟有78份。它多用於資訊科技操作性知識的教學。

調研還發現,在應用該方法之前,教師往往會先設定一定的問題匯出任務,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完成任務, 自然該方法常與問題教學法「走」在一起。

任務驅動法的核心在於任務的確定。先要考慮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興趣特點,再把握任務的難易程度。比如,有教師給學生布置「發新年電子賀卡」的任務,就是因為學生有這方面的興趣和需求,並且完成任務存在一定的難度(需要註冊電子郵箱――網上搜尋或製作賀卡――知道對方的電子郵箱――以特定形式傳送)。

任務的明確便於學生在分組後利用教材、課件及網上資源進行小組協作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完成了任務,又充分運用了資訊科技知識。

單純使用任務驅動法卻不對學生進行恰當分組,很容易造成學生分工不合理、知識不系統的現象。我們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性別、能力等對學生進行分組,做到「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小組人數以2―5人為佳。

教師可在任務完成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指導,了解學生的分工合作情況,必要時進行協調和個別輔導,但要把握好分寸,點到為止。任務完成後請各小組談談學到了什麼,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樣解決的。在此基礎上教師進行總結,使學生形成相對完整的認識。

三、情景激趣――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方法就是教師在教學中創設一定的情境或展示一些新知懸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蒐集案例的40%使用該方法引入教學。

資訊科技學科在情境導人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與傳統學科相比,我們有豐富的多**素材,聲音、**、動畫、**等進入課堂,能帶給孩子們最直觀、最形象的感受。

例如《用**拼圖》案例,教師先使用**《白鵝》進行鋪墊,接著教師出示一幅做好的關於白鵝的圖畫,用故事引學生進入意境:在乙個美麗的小湖邊,住著鵝媽媽和鵝寶寶。它們經常在小湖裡游水、嬉戲……利用學生想畫出這種美景的心理自然過渡到要學習的內容。

讓小學生把知識的學習融入美好的情境中,使枯燥的學習過程變得有趣起來。

調研中,我們發現有不少教師提出這樣的疑問:學生對所創設的情境根本不感興趣怎麼辦?這個問題切中該教學法的核心――情境的精心安排。

我們應先思考這部分內容是否適合用這種方法引入教學?適合的話,情境是否適宜?建議教師們多採用一些小孩子們感興趣的、貼近他們生活的主題(如有關校園、家庭、小動物的話題)。

四、寓教於樂――計算機遊戲教學法

愛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把學生最喜歡、最熱衷的遊戲引入課堂,把學生潛在的學習勢能轉化為動能,會取得意想不到的學習效果。

例如《單擊滑鼠玩遊戲》案例,在學生已掌握滑鼠基本操作的基礎上,教師簡單示範、講解遊戲《滅蚊英雄》,留出大部分時間給學生操作練習,讓他們在遊戲的過程中練習單擊和雙擊操作。

把遊戲作為教學的手段,對於低年級學生顯得尤為受用,但難免會出現課上氣氛熱烈,課後學生一無所獲的結局。所以在使用該方法之前要首先明確,它並不是單純的娛樂活動,而是以富有趣味的途徑將知識、技能等傳授給學生。其次,遊戲教學法的使用範圍相對較小,在資訊科技課上它一般用於操作性較強的知識,如鍵盤、滑鼠等的操作,並需要對學生適時加以提醒和監督。

五、網上**――webquest教學法

學生圍繞某個主題進行**,部分或所有與學生互相作用的資訊均來自網際網路,這就是webquest。它的使用率僅佔所收集到案例的3.5%,但作為一種體現資訊科技獨特之處的教學方法,已引起教師們的重視。

例如:有教師在設計《暢遊杭州西湖》案例時,首先朗誦佳句把學生帶到美麗的西湖邊(情境教學法),然後以組織旅行團的形式成立協作小組,要求學生對照課文,在資訊支援網的「webquest活動方案」指導下自主瀏覽「教學課件」,自學如何運用搜尋引擎,並找到西湖的**位址。協作小組確定研究主題(西湖的地理位置、風土人情、旅遊景點等),開展研究性學習,最後匯報、演示研究內容。

webquest教學法使學生充分利用資訊資源,運用多種資訊技能獲取資訊。但也有教師反映,學生僅對資源進行簡單的收集、拷貝和貼上,很少進行自己的分析、整合和加工,更談不上完成有創造性的作品。這樣的問題應如何應對呢?

首先,要選好主題。一是通過談話和調查等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需要。二是選擇學生最近發展區內,擁有內在複雜性的主題。

如將問題「從internet獲取資訊」引申為「如何更快、更準確地從資訊海洋中尋找自己所需要的資訊」,就需要學生對多種獲取方法進行比較、分析和綜合才能得出答案。其次,教師應給出相應的建議和指導,讓學生知道從哪幾個方面進行學習。再次,把能表現學生高階思維的知識列入評價標準中。

六、觸類旁通――範例教學法

它是以典型範例為中心,使學生能夠依靠特殊掌握一般的一種教學方法。調查案例中有9.4%的教師使用該方法,並多把它用於知識遷移類的教學,像軟體視窗、選單或某一類工具的使用等。

例如《申請和使用電子信箱》案例,教師先通過問題引入主題――如何通過網路給朋友傳送**,接著介紹網易免費信箱的使用方法和功能。學生先看教師示範,然後全班學生結對,互發郵件練習。教師啟發學生還有許多的**提供此類服務,鼓勵學生去其他**申請、使用,最後組織學生討論各個站點申請和使用的異同,引導他們發現規律。

如何突出範例的典型性,避免一般化,突出綜合性,防止簡單化,是使用該教學法的關鍵。

本次調研再次證明了這樣乙個事實:各種教學方法在不同內容的教學中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也存在侷限性。我們不能簡單地說哪種教學法好,哪種差,只能根據具體的教學要求採用其中的一種或幾種方法,發揮它們各自的優勢,取長補短。

資訊科技課上的提問設計

科學合理的課堂提問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資訊科技的興趣 啟發學生積極思考,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 增強學生自主探索的意識,進而提高教學效果。一 寓趣於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認知水平,有意識地提出一些帶有趣味性的問題,寓趣於設問,創設生動愉快的情景,把學生已有的知識與即將學習...

資訊科技教學中的幾種常用教學方法

摘要 充分考慮教學的目的 學生情況和學校機房條件這幾方面的情況,正確地選擇相關的教學方法。根據我個人的教學經驗,我認為在資訊科技的課堂教學中採用的展示法 自學法和任務驅動法常常都是非常可行 有效果的。關鍵詞 教學方法展示法自學法任務驅動法 一堂資訊科技課效果的差異,很多時候取決於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

資訊科技課上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學習資訊科技時,剛開始學生興趣盎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難度的加深,畏難情緒的出現,加上有些知識相對來說比較枯燥,一些學生的興趣將慢慢消磨。要想讓學生保持對資訊科技這門課的興趣,需要教師有計畫 有目的地採取各種措施來激發和培養他們的興趣,使得我們的教學達到更好的效果。我初步總結了一些方法,可以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