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資訊科技課程教學體會

2022-04-30 20:09:05 字數 2371 閱讀 7634

【摘要】小學資訊科技課程教學,,要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積極主動發展的空間,培養學生運用資訊科技進行學習和工作的能力、以及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為終身學習打好基礎。【關鍵詞】小學教學資訊教學方法體會培養小學資訊科技課程的任務是:培養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或掌握資訊科技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資訊、傳輸資訊、處理資訊和應用資訊科技手段的能力,在小學階段,我們更注重培養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和意識,提高學生的資訊素養與資訊能力;把計算機作為資訊科技教學的工具,使學生掌握這種工具的使用方法,並借助於這一工具來幫助他們學習,提高學生的資訊素質,培養他們用資訊科技解決問題的各種能力。

傳統的電腦課重知識輕能力的教學目標、講授型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新課程的需要,我們正在積極探索一些新型的教學模式,採用啟發式、探索式、研究式等教學方法,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積極主動發展的空間,培養學生運用資訊科技進行學習和工作的能力、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為終身學習打好基礎。一、採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加深對計算機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活動水平基本上處在具體形象思維階段,因此,小學生是通過對實物、模型及形象性言語的直接感知、對學習材料的直接操作來獲取知識和技能的。

在小學資訊科技教學中尤其要注意充分利用計算機的固有特徵,採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加深對計算機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二、利用小組合作,縮小個體之間的差異資訊科技課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估計沒有哪個學科在體現學生的差異方面有資訊科技課這樣明顯。種種主客觀原因造成在計算機課上,有些學生可以說是一點就通、舉一反三,而又有不少學生基礎較弱,學有困難。

這就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如果教學內容太淺了,基礎好的學生就不能很好地配合,而稍微加深一點,基礎差的學生便不能接受。為了解決這個實際矛盾,我主要採取了小組協作學習的方式,組與組之間資源共享。

具體方法是將不同層次的學生搭配編組,推選基礎較好的同學做小組長,平時上課時由小組長負責檢查、指導組員的學習。因為現在都是一人一機,有些基礎差的同學常常會跟不上老師的教學程序,這時就由小組長擔當起小老師的角色。在完成一些綜合性較強的任務時,不僅同組同學要互幫互助,組與組之間也要利用區域網的便利,進行資源共享。

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習效率,而且讓孩子們懂得協作的重要性。在學完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後,我組織了學生開展自己動手做電子幻燈片的活動,同學們自願結合,分成了若干個小組,大家有明確的分工,有負責策劃、有負責收集資料、有負責製作的,等等,另外各個小組之間還將收集到的資料在區域網中共享。對作品的評價,改變了以前由教師一人說了算,大家可以在留言板或bbs上暢所欲言,相互評價

三、利用網路教室構建學習環境在資訊社會,人們的學習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在網路環境下,教師可以利用數位化的教學平台或自己動手建立教學**,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在網路上向學生提供明確的學習目標,提供可以選擇的學習方法、學習資源、檢測練習,由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自主選擇。教師在教學中主要起組織、指導學生學習活動,在不同範圍內解答疑難問題,隨時調控教學進度等作用。教師通過網上專題討論為各個學生提供了單獨或小組討論的機會,每個學生可以在富有競爭性的討論中積極思考問題。

在小學資訊科技課上,我嘗試著引入了留言板、聊天室等網上互動方式,在講解申請免費郵箱時,同學們都紛紛擁有了自己的郵箱位址,但是要發信時卻不知對方的位址,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我及時引入了留言板,讓同學們將自己申請到的位址放在留言板上,這樣不僅本班的同學之間可以通訊,留言板上的資訊同樣可以讓其它班級、其它年級的同學看到,這樣交流的範圍就變得更大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也更濃了。四、嘗試以「任務驅動」的方法組織教學。

「任務驅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建構主義教學設計原則強調:學生的學習活動必須與大的任務或問題相結合。

以探索問題來引動和維持學習者學習興趣和動機。建立真實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學習。學生必須擁有學習的主動權,教師不斷地挑戰和激勵學生前進。

小學《資訊科技》中有一節課要求用《動畫自己做》程式來製作動畫故事,該程式為學生提供了背景、靜物、動畫角色等素材,十分地直觀,操作也較簡單,學生很容易上手。但是在教學中學生的操作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他們只是隨心所欲地將各種素材拼湊在一起,而並沒有掌握到動畫的製作方法。於是我提出了三個動畫製作任務:

1、讓乙個小朋友從左向右跑去。2、兩位小朋友賽跑,要求同時起跑。3、兩組小朋友進行接力賽。

這三個任務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從加入乙個動畫角色到加入兩個動畫角色,並要能控制角色的動作時間,最後乙個任務要改變動畫角色。學生在這一連串典型的資訊處理「任務」的驅動下展開學習活動,循序漸進地完成一系列「任務」,從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識的脈絡,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用計算機處理資訊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還會不斷地獲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望,逐步形成乙個感知心智活動的良性迴圈,從而培養出獨立探索、勇於開拓進取的自學能力。

面臨教育資訊化的挑戰,資訊科技教學模式正由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轉變為建構一種既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認知主體作用的新型教學模式。在此基礎上逐步實現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全面改革。

小學資訊科技課程教學反思

二十一世紀的人才,必須懂英語,會電腦。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抓起。從以上的話語中,可見計算機知識的學習已成為小學生必不可少的課程組成部分,這不僅對培養跨世紀的人才具有現實意義,而且對提高我們民族的素質也有著深遠的意義。資訊科技課與其它小學課程有所不同,它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必...

資訊科技課程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本學期我帶高一與高二共17個班級的資訊科技,開學已乙個月,在這裡也對自己的教學做乙個反思與總結。高一 加強自主,鼓勵創新 高一的學生對於資訊科技課充滿著興趣,我希望保留並且持續這份興趣,於是在教學設計上加強學生的自主操作,鼓勵他們創新。例如,在資訊獲取的一般過程這節課中,我給學生留的課堂任...

小學資訊科技課程教學模式研究

作者 孫克功 教育 教學科研 2018年第08期 資訊科技是中小學必修的基礎課程,對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全面提公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有著重要的意義。新課改以來,筆者針對小學資訊科技教學中存在的眾多不足展開了探析,提出一種以學生為主體,以激發興趣為前提,以創設情境為著力點的新的課程教學模式。提高資訊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