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學生在數學課堂中提問題的能力

2022-12-14 19:51:03 字數 3257 閱讀 8399

老師的提問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問,變「學答」為「學問」,一字之差,卻反映了一場深刻的觀念變革。科學的發明創造往往是從質疑開始,從解疑入手,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把質疑、解疑作為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在教學中從預習、課內及針對具體題目的解決策略這三個方面進行實踐,針對具體題目的解決策略做法如下:

讀題後自我提問,進一步理解問題;在解答時自我提問,確定解題步驟;解題後自我提問,進行回顧和反思。這樣既創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又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所以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因此,研究學生如何提出問題,培養學生提問題的能力,是適應新一輪基礎改革的需要,具有很重要的教學意義。但是很多老師不願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這一觀點,主要表現在:一、目前課堂學生提出問題現狀

目前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提出問題的情況總的來說,並不令人滿意。從學生的角度看,能主動提問題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加,學生主動提問題的人數和次數逐年下降。表現為:

一是不想提,相當部分的學生沒有問題意識,課堂上完全是被動學習,他們只滿足於聽懂教師的講課,把自己當作知識的接收機。二是不敢提,一些學生存在心理障礙,就是有了問題,也不願向老師提出,這在高年級更為普遍。三是不會提,有些學生很想向老師提出問題,但卻發現不了問題,也不知道怎麼向老師提出;從教師方面看,主要是教師對學生提出問題不夠重視,大多數的教師在課堂上沒有給學生提出問題的時間和機會,沒有教給學生提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從校際情況看,有課題實驗的學校(如「問題解決」)的學生具有一定的問題意識,課堂提出問題的情況及提出問題的能力好於沒有進行課題實驗的學校。

二、培養學生提問題能力的對策

1、培養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慾望,讓學生想提問題。

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動機是對所學材料本身發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兒童探索知識的強大動力。要使兒童對數學感興趣,首先,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放下教師的權威,關心和愛護學生,親近學生,先讓學生對數學老師感興趣,而後對數學感興趣,實現「親其師則信其道」;其次,要採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如故事懸念法,操作實驗法、遊戲競賽法等,引起學生的好奇、讓學生覺得數學有趣、有用、好玩;第三,「每人都有被人賞識的渴望」,給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學生體驗成功,使學生感到我能行,數學並不難學,對學好數學有信心。

從而引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進而使學生在求知慾的驅動下,想向老師提出問題。

2、建立民主課堂,創設良好氛圍,讓學生敢提問題。

美國心裡學家羅傑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師生關係,依賴於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收起嚴肅的面孔,換上親切、和諧的笑臉,把微笑帶進課堂,說話要幽默,尊重學生人格,消除學生對提問題的恐懼感。要做到:

⑴當學生提出的問題不符合要求或不是本課所要解決的內容時,教師也同樣要給予鼓勵,讚揚這種敢於提問題的勇氣;⑵當學生在提出問題的過程中,由於緊張或考慮不充分而語無倫次、詞不達意或結結巴巴時,教師不能中途打斷學生的發言,要耐著性子傾聽,直到學生提問完畢,並認真解答;⑶當學生提出的問題有錯或教師在上課時已強調過,而學生又當作問題提出時,教師不能嘲笑、諷刺、指責。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要真正做到「六允許」:允許學生自由提問題;允許學生自由爭辯;不清楚的問題允許重提;說不完整的允許補充;老師說錯了允許批評;允許保留自己意見。

這樣才能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學生才會敢於提出問題。長久以往就能形

成寬鬆、活躍的氛圍,學生敢提問題。

3、合理安排時間,採用多種方法,給學生機會提問。

要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關鍵是要讓學生多提問題,而要讓學生多提問題最重要的一點,是要給足學生提出問題的時間。因此,教師要改革教學方法,徹底與「滿堂灌」、「填鴨式」的傳統教學方法決裂。這樣,課堂上才能騰出足夠的時間,使學生有提出問題時間和機會。

要做到:⑴教師在備課時,要從學生學的角度出發,安排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主探索,動手操作,在實踐中產生問題而提出問題;⑵利用合作學習、小組討論、動手操作等多種方法,在較為寬鬆環境中自主思考,讓學生提出問題;⑶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在課後參加實踐。在實踐活動中結合所學知識聯絡生活實際,提出問題;⑷設立「提問卡」,讓學生在預習或自學中產生的問題,寫在「提問卡」上。

教師課前收集卡片,進行綜合、歸類,在課堂中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生展開討論,讓學生自己探索或在教師的指導下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一是可彌補課堂時間的不足;二是讓一些性格內向,不願在大庭廣眾下提出問題的學生,也有提問題機會,從中得到鍛鍊,提高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4、教給提問方法,尋找問題**,使學生善提問題。

學生有了提問題的勇氣,老師也給了學生提出問題的時間和空間,並不等於學生就能提出問題了。因為有些學生想向老師提出問題,但卻不知道如何提出問題,也不知道在什麼地方容易產生問題。因此,教師還要教給學生提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⑴引導學生從「課題」中提出問題。

課題是教材重要資源,同時也是許多問題的隱藏之處。讓學生從課題中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不僅能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勇氣和能力,還能養成愛提問題的良好習慣,成為啟用學生學習的內驅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如在出示了「比的基本性質」這

一課題後,學生會提出「什麼是比的基本性質?」「它有何作用?」「它與商不變性質、分數的基本性質,有什麼區別與聯絡?

」等。由於這些問題**於學生的需要,適合他們的認知水平,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更為積極主動地探索。

⑵引導學生從新舊知識聯絡中提出問題。

數學知識前後聯絡緊密,許多新知識是舊知識的延伸與發展,在新舊知識的聯絡中,只要認真思考就能產生許多問題。如,學習梯形的面積計算,聯絡三角形面積推導過程,有學生就提出,是否能用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來推導出梯形的面積公式

⑶引導學生從認知衝突中提出問題。

由於小學生的生活經歷有限,知識積累少,在實際生活中往往會與所學知識產生認知上的衝突,這是學生提出問題的乙個良機,教師要及時給予引導。例如,學習了比的知識後,「比的後項不能為0」就與學生在**各種球模擬賽中,比分的後項可以是0(如3:0,15:

0等)的認知產生了衝突。於是問題由此產生「在什麼情況下,比的後項可以是0?」、「我們所學的比與球賽中的比是一回事嗎?

」⑷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提出問題。

數學**於生活,在我們的身邊處處有數學問題,關鍵在於我們能否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所以積極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事和物,就能提出許多數學問題。如:

學校開運動會,400公尺比賽,一些學生觀察到,每位運動員都不在同一起跑線上。於是提出了「400公尺賽跑為什麼運動員不在同一起跑線上?」、「400公尺賽跑,相鄰跑道的運動員起點的距離應該多大?

」的問題。

⑸引導學生從結論的反面提出問題。

一些常見的數學結論,人們常常使用,習以為常,好像提不出什麼問題。然而,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有了問題,學生的思維就有了方向;有了提出問題的能力,學生就敢於提出問題,善於提出問題。在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創新萌芽和創新意識也就悄然得到發展。

如何讓學生在數學課堂提問中反思

單位 介休市義安三中北鹽場小學作者 張慧 俗話說 為學患無疑,疑則進也。小學生對數學課的學習也是如此,學生在學習中如果感到沒有疑難,就不會有求知的慾望。讀書有所疑,方能有所思 讀有所思,方能讀有所得。宋代朱喜所說的 讀書無疑者,要教有疑 有疑者,卻要無疑,方為長進 就是這個道理。日常課堂教學中最經常...

如何提高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參與意識

如何提高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參與意識江蘇儀徵史巨集燕我們的數學課堂上應充分讓學生動起來,讓學生的個性表現出來,思維活躍出來,手腳解放出來。當今,中學生由於處在青春發育期,對老師有很強的依賴性,上課不得要領 沒聽到門道,這些都是學生在被動地學習,讓學生覺得數學課堂枯燥無趣。實質上,是我們把數學教枯燥了,...

提高學生在數學課堂的積極性

數學是屬於自然科學,而自然科學本身是生動有趣的,但是由於應試教育的弊端,再加上教學不得法,又不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致使學生感到學習枯燥乏味 缺乏興趣,從而產生厭學情緒,處於被動不積極學習的地位。因此,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是至關重要的。心理學研究表明,求知的慾望和學習興趣是一種內在的學習動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