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自學能力」

2022-05-05 01:30:05 字數 1036 閱讀 7457

自主學習能力是指學習者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綜合能力。有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就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機器,而是能用科學的方法主動探求知識、敢於質疑問難、個性充分發展的學習的主人。自主學習可以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體現,對培養創新精神來說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而且也是更好地貫徹自然教學的「指導學生自行**、應用知識」的教學原則所必需的。

新課標明確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新課標倡導自主學習,就是要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需要教師經常地啟發、點撥和引導,需要長期地、有計畫地進行培養。

這與教師的主導作用密切相關,這就要求教師提高自己的整體素質,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一、培養學生的興趣,增強主體意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數學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要讓學生像乙個小「數學家」一樣自己去研究、去學習。為了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我們可以創設一些懸念,啟發學生把生活中的現象與問題變為數學的物件,把生活的實際問題和數學緊密聯絡起來,並運用數學知識對其進行思考,對之進行解釋、闡述,讓學生認識到平時學習的數學知識對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很有幫助,引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好奇心,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只有當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時,才能使學生從「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

二、改變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主**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要學生主動地學習知識,關鍵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使學生逐步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培養學生的歸納、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數學能力,逐步掌握學習方法,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1 增加學生的操作機會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的思維發展是外部活動轉化為內部活動的過程。因此,教師應盡量給學生提供可進行自主學習的感性材料,加強直觀操作,指導學生初步學習抽象概括的思維方法,使學生通過具體操作進行大量的感知,建立表象,以此作為抽象數學知識的支柱。例如在教學一年級「1000以內數的認識」,教師課前準備幾種種子各1000粒,課上時分給每個小組各乙份,看哪個小組數得又快又準。

在學生數的過程中,老師盡量不要干涉學生的活動,而且要讓學生多活動並在提高活動質量上下功夫,最重要的是讓學生獨立自主地把任務完成。

如何讓學生在數學課堂提問中反思

單位 介休市義安三中北鹽場小學作者 張慧 俗話說 為學患無疑,疑則進也。小學生對數學課的學習也是如此,學生在學習中如果感到沒有疑難,就不會有求知的慾望。讀書有所疑,方能有所思 讀有所思,方能讀有所得。宋代朱喜所說的 讀書無疑者,要教有疑 有疑者,卻要無疑,方為長進 就是這個道理。日常課堂教學中最經常...

如何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中自主學習

作者 陳俊巧 新課程學習 上 2013年第02期 自主學習 是開發學生潛能,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性人才的基礎。它不只強調學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學習,主要是通過培養學生的 自主學習 意識,調動學生 自主學習 的能動性,促進學習過程中的自我實現 自我創新 自我發展,是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之一。我認為創設開放的教...

如何在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

有時候是為了方便作業的批改,每每在獨立作業之前,我總會對有一定難度的題目進行提示性的指導。有時是解釋題意,有時是舉例示範 可叫人可氣的是 老師提醒得最多的地方,偏偏是學生最出問題的地方。聽起來似乎很矛盾,可不難找到原因 老師提醒最多的,往往是大多數孩子獨立解決起來有困難的地方,而提醒了還不盡人意,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