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小學生在數學課堂學習中的效果

2021-03-04 09:56:11 字數 2668 閱讀 6043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它是師生之間一種特殊的交往活動。它既是以傳授和吸收人類間接經驗為主的實踐活動,也是特定情境中的人際交往活動。因此,師生之間不僅有知識方面的資訊傳遞,而且有情感方面的資訊交流。

正如一位心理學家在論述教學活動本質特徵時所闡述的那樣「教學是乙個涉及教師和學生在理性與情緒兩方面的動態的人際過程。」

「建立平等、友好、民主的師生關係」是教學中的一條重要原則。課堂教學中應重視師生之間的接觸、碰撞和融通。在師生資訊傳遞、情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本身的情感對整個教學工作的情感活動起重要的能動作用。

這種作用直接影響教育教學的效果。教師應該努力以自己對學生的良好情感去引發學生積極的情感反應,創設師生情感交融的氛圍。使學生在輕鬆和諧的學習氛圍中產生**新知興趣、積極主動地去追求人類的最高財富——知識和技能,從而使學生敢創造,同時迸發出創造思想的火花。

班級授課制的課堂教學,以統一化的集體教學為特點,強調教學要求、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教學檢測等方面的一致性。它以假設的全班學生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的一致性為前提,教學中就容易「一刀切」。一堂好課,首先應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可能的發展。

面向全體學生,就意味著承認差異,因材施教。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制約著學習的結果,由此而產生的差異將導致不同的學生表現出不同的學習傾向。承認學生的差異性,並不意味著搞「填平補齊」,而是在致力於絕大多數中等水平學生發展的同時,還要使那些在學習方面學有餘力的優生脫穎而出,學有困難的學生學有所得,達到基本要求。

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應依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班級學生的實際,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師與學生個體或教師與學生群體的單一課堂交往模式,形成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多向交流、多邊互動的立體結構;應有效地採用活動化、探索性的學習方式,通過合作、討論、交流,發揮「學習共同體」的作用;應在練習層次上「上不封頂,下要保底」;應對某些特殊學生(特優或學困)給予特殊政策;應使課堂成為每一位學生充分發揮自己能力的舞台。

學生的學習過程不能只是接受現成的知識,而是乙個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建構的過程。許多東西是教師難以教會的,要靠學生在活動中去領會。只有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才是有效的學習。

一堂好的課,教師應十分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向學生展示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引導學生參與概念、法則的形成過程,暴露學生學習知識的思維過程。具體說,教學時應抓住新舊知識的連線點,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幫助學生獲得新知學習的必要經驗和預備知識, 從而為新知學習提供認知固定點,提高學習者認知結構中適當觀念的可利用性;應啟發學生從原有認知結構中找準新知的生長點,不僅要考慮學生學習新知識所需要的基礎,而且充分考慮學生對將要學習的新知識已了解多少,從而確定新知學習的起點.;應突出新舊知識的不同點,在比較中發現矛盾,引發認知衝突,使學生達到「憤悱」的狀態,為學習新知創設情景,激發學習興趣,保持學習動機,幫助學生建構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

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應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學習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識和技能、思想和方法。在這一過程中,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學會的,讓學生去親自體驗,決不去教;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去做的,讓學生親自動手,決不替他做;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去說的,讓學生自己動口,決不代他講。為學生多創造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些活動的空間,多一點表現自我的機會,多一點體嘗成功的愉快,真正做到「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則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在課堂上,學生們除了學習知識,發展智慧型,還帶著自身的情感、動機、需要等一併投入課堂;學生們除了與教師交往外還與同伴之間進行相互交往;學生們除了認知、情意方面的發展,還包含群體合作能力、行為習慣及交往意識與能力等多方面的發展。誠然,這一系列目標不是一節課所能完成的,但卻必須通過每節課來實現,滲透在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中。在每一節課上,每個學生都是把整個生命投入課堂的,我們所進行的都應是「完整的人的教育」。

著眼學生的全面發展,應在課堂上營造生動、活潑、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無論是課堂的引入、新知的展開、結論的獲得、技能的形成、情意的發展、個性的展現……課堂的每一分鐘都能像磁石一樣緊緊地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應創設一些具有一定思考性、探索性、思想性、趣味性的問題情景與任務目標,讓學生主動地從事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和交流等數學活動,有效地實現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助互動;應充分挖掘課程的形式美與內在美,體現課程的文化價值和育人功能,使學生在學的過程中經常伴有輕鬆感、快樂感和成功感,讓每乙個學生都體驗學習的樂趣,享受成功的快樂。

新世紀的課堂教學,已經進入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重要目標的新階段。通過對目前中小學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反思,我們認為,一堂好課不同於一台好戲。演戲是按照固定的劇本,依據既定的程式,演繹著不變的情節。

而上課面對的是乙個個活生生的個體,這些個體有著不同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有著不同的思維方式和學習習慣,有著不同的學習能力和豐富情感。因此,我們所上的每一課都是唯一的、不可重複的、豐富而具體的綜合。一堂好課,不應追求講授技巧的滴水不漏、教學環節的天衣無縫、細枝末節上的精雕細刻,而應在先進的教育理念指導下,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習過程,注重學用結合,著眼全面發展,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人的智商是先天已有的,而情商卻是後天的培養和努力的結果。科學界已提出:乙個人的「智商 」只佔其成功要素的20%,真正決定人類智慧型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

因此,乙個具有主體性的人, 其核心素質是高尚的人格。通過課堂教學去陶冶學生應具備的道德情操、科學品質,已是當務之急。 為此,學生在求知過程中情意因素投入的質量與程度,應當作為評價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一項重要內容。

應該評價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是否把「陶冶情操」與「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同步進行,有機結合;是否做到為此不遺餘力,持之以恆。

如何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中自主學習

作者 陳俊巧 新課程學習 上 2013年第02期 自主學習 是開發學生潛能,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性人才的基礎。它不只強調學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學習,主要是通過培養學生的 自主學習 意識,調動學生 自主學習 的能動性,促進學習過程中的自我實現 自我創新 自我發展,是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之一。我認為創設開放的教...

小學生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體驗

分桃子 的教學讓學生體驗什麼呢?我的做法是 一 在 猜客人 情境中,激發 分 的興趣 1.猜客人。師 今天是小刺蝟的生日,它準備了許多食物 課件出示 桃子 魚 骨頭 招待客人,根據這些食物你能猜一猜小刺蝟請了什麼客人嗎?生 有小猴,因為小猴最愛吃桃子。生 有小貓,魚是為愛吃腥的小貓準備的。生 有小狗...

如何讓學生在數學課堂提問中反思

單位 介休市義安三中北鹽場小學作者 張慧 俗話說 為學患無疑,疑則進也。小學生對數學課的學習也是如此,學生在學習中如果感到沒有疑難,就不會有求知的慾望。讀書有所疑,方能有所思 讀有所思,方能讀有所得。宋代朱喜所說的 讀書無疑者,要教有疑 有疑者,卻要無疑,方為長進 就是這個道理。日常課堂教學中最經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