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課堂如何培養學生提問題

2022-02-09 05:17:58 字數 2609 閱讀 5545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能力,對於開發學生智力,發展學生思維,變學生課堂上的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實現課堂有效性起著積極的作用。我們在數學學習中要培養問題意識使學生敢問、好問、會問。

一、培養敢問意識

在課堂教學中,小學生不向老師提問的乙個重要原因是對教師有一種畏懼心理而不敢問。要培養敢問意識就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自信是乙個人勇敢的源泉。

所謂「藝高者膽大」說的就是自信的重要性。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眾所周知,任何個體的存在都是為了得到他人與社會的認可,小學生尤其是如此。對提問學生的肯定與賞識能在其心靈深處產生強烈的優越感和自豪感,激發該學生日後的提問積極性。

所以,作為教師千萬不要吝嗇對學生的表揚,特別在初始階段。對於通常不愛發問的、不善發問的學生來說,老師的熱心鼓勵與表揚或許會永久性打破他的沉默,使他體會到「提問」帶給他的自尊與自豪,讓他們覺得自己能行,才能相信自己,在鼓勵中獲得勇氣,在提問中體驗成功,在成功中喚醒敢問意識。

2.教師要善待學生的問題,尊重學生的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小學生更渴望被重視。

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尊重主體,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提問和答問不隨意指責,教師要做到傾聽,肯定和鼓勵。教師相信所有的學生都能學習、都會學習、都敢於學習,讓學生樹立自主意識,去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教師對學生要熱情鼓勵,積極啟發引導,防止學生產生緊張不安的心態;在學生討論、提出問題時,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尊重同學發言的習慣,認真傾聽同學的發言,養成在同學答完題後再舉手發言的良好習慣,使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中輕鬆地學習。

二、激發好問興趣

亞里斯多德說:「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這就是說,問題是思維的導火索,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它能使學生的求知慾由潛在狀態轉入活躍狀態。因此,課堂上要使學生樂於提問、好問。

1.養成好問習慣

讓學生好問,就要讓他有好問的習慣。習慣成自然。學生養成見到什麼、聽到什麼都習慣問幾個為什麼的習慣,課堂上就會喜歡提問,思維也會深入。

2.創設情境,激發好問興趣

數學學科課程標準提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利用數學知識本身的內在美,創設形象、生動的學習情境。這樣能更好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啟迪學生的思維。

(1)創設問題情境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說過: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學生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挖掘素材,創設問題情境。

如在教學「分數大小的比較」一節課時,我講了乙個故事,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途經一片瓜地時,感到口渴,便向瓜農買了乙個西瓜。猴哥說:「八戒吃西瓜的1/3,沙師弟吃西瓜的1/4。

」八戒一聽就急了,為什麼我吃得比沙師弟要少?由於故事中的人物學生都熟悉,有的同學就為八戒叫屈,是不是真得吃得少?學生從內心深處產生了這一疑問,許多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思考並提出了問題,為進一步學習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2)創設生活情境

小學生學習的教學應是生活中的數學,數學知識應結合學生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和已有知識,教師要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尋找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有密切聯絡的切入點,使枯燥的數學知識傳授式變為自覺有趣的學習行為。 數學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生活是數學問題永不枯竭的源泉。日常生活中一些司空見慣的現象蘊含著神奇的數學原理,比如在學習了三角形的穩定性後,可引導學生提出如下問題:

自行車為什麼要做三角架?生活中的四邊形都是不穩定的嗎?

(3)創設競爭情境

引入適當的競爭機制,同時進行合理評價,能使學生樹立信心,促進學生樂於提問。因為學生有強烈的好勝心和不甘落後的心理,激發學生認真聽講,積極思考,主動回答問題,這樣既能調動學生提問的積極性,又能使「我能問」的信心得到激發和強化。教師導之有方,學生更能自獲其知,自增其能。

在教學中,還應採取樹立典型,以點帶面的做法,通過開展「最佳問題」和「最佳提問人」等活動,利用榜樣的號召力,在學生中形成提問的良好風氣。在競賽中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能開動腦筋主動提問而不做「觀眾」,能自覺地在「學中問」,「問中學」.長此以往學生提問的興趣越來越濃,甚至樂此不疲,從而逐步培養學生主動提問的良好習慣。

三、形成會問技巧

達爾文有句名言「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教材的特點,精心設計教學步驟,教給學生善於提問的方法,培養學生善於提問的能力。

1.在教師示範中掌握提問技巧

小學生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因而教師本身的數學素養、提問能力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提問能力的發展。因此教師可以通過一些示範性的提問讓學生掌握提問技巧,從而學會提問,特別是對於低段的小學生,由於受年齡和知識的限制,自我提問有一定的困難。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中的1分硬幣與2分硬幣的關係時,教師可示範性地提出:

乙個2分硬幣可換幾個1分硬幣?接著在教學1分硬幣、2分硬幣和5分硬幣的關係時學生就能模仿教師提問:乙個5分硬幣可以換幾個1分硬幣?

乙個5分硬幣可以換幾個2分硬幣和幾個1分硬幣?

2.教給學生基本的提問方法

教師可有意識的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常用的提問方法如:否定假設、模擬、反問、追問等。使學生掌握提問技巧,會提問。

總之,教師要在數學教學中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培養學生提問題的意識,教給學生提問的方法,以提高學生的數學提問能力。培養了學生的提問意識與提問能力後,我們可以設想,在數學教學中,在競爭合作的氣氛下,師生間、學生間互問互答,平等討論的和諧現象。如此,既聽取別人意見,又展現自我想法,使學生在提問討論中進**感交流,交織出思想火花,使原來不懂的問題明朗化,對所討論的問題產生新的提問點,繼而再次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提問的能力

前蘇聯教育科學院院士馬赫穆托夫的 問題教學 理論認為 問題教學是發展性教學的高階型別,在這種教學中,學生經常性的獨立探索活動同他們學習現成的科學結論結合在一起。學生由教師經常引入尋求有根據地解決對他們來說是新問題的辦法的過程,由此他們就學會獨立地獲取知識,運用原先學過的東西和掌握從事創造性活動的經驗...

小學數學課堂如何培養學生

小學數學課堂如何培養學生 提問 的能力 夏坊中心小學鄭進禧 提問是學生自主探索的一種表現,也是學生學習知識 解決問題的出發點,也是最能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好奇心的動力。好奇心是孩子們的一種天性,當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一些他們不理解的問題時,他們便會想方設法的去尋求答案。只有讓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

探析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虹橋鎮第三小學徐春琴 摘要 美國著名學者布魯巴克也很精闢地指出 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問題。數學新課程標準 的核心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 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學習方式,強調自主 合作與 學習。主動學習的核心是 而 活動始於發現 提出問題。因此筆者認為培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