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小學《面積和面積單位》教學反思語文

2022-11-23 07:39:02 字數 2242 閱讀 6840

《面積和面積單位》整個教學過程,我在教學中主要是把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到數學課堂上,給學生提供乙個展示激情、智慧型與個性的大舞台,讓他們在實踐活動中獲得多方面發展。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營造寬鬆環境,給學生學習的「安全感」。

教學過程是師生相互交流的雙邊活動過程。師生以什麼樣的心境進入教學過程,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並取得教學效果的前提。在課前導入中,我就以拍手遊戲告訴學生:

拍手需要左手和右手的合作,課堂也需要合作,有相互間的合作才能有成功。民主、和諧、寬鬆、自由的教學氛圍,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一種「安全感」,最大限度的發揮了他們的主體性。

(二)創設情景, 舉例生活化,感悟知識。

新課標十分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指出「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和造作的機會」。而這節課是學生從線過渡到面,從一維空間向二維空間過渡,是認識上的乙個飛躍。因此在教學中我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

數學書的封面、文具盒蓋面、課桌面、操場的面等出發,引導學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物體的表面,感知「物體的表面」隨處可見,初步建立面的表象,從而幫助學生理解面積這一概念。在面積單位的教學中,為了給學生建立1平方分公尺、1平方厘公尺的表象,我讓學生找找自己身邊哪個物體的面積是1平方分公尺,身體哪個部位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厘公尺,這些材料都是生活中顯而易見,學生的反饋熱情空前高漲,學習、探索知識主動積極,答案層出不窮。學生不僅在腦海裡建立了面積單位的表象,而且再一次鞏固了面積的概念。

語文課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選的比較優秀的文章,還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選擇循序漸進地讓學生背誦一些優秀篇目、精彩段落,對提高學生的水平會大有裨益。現在,不少語文教師在分析課文時,把文章解體的支離破碎,總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結果教師費勁,學生頭疼。分析完之後,學生收效甚微,沒過幾天便忘的一乾二淨。造成這種事倍功半的尷尬局面的關鍵就是對文章讀的不熟。

常言道「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如果有目的、有計畫地引導學生反覆閱讀課文,或細讀、默讀、跳讀,或聽讀、範讀、輪讀、分角色朗讀,學生便可以在讀中自然領悟文章的思想內容和寫作技巧,可以在讀中自然加強語感,增強語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這種思想內容、寫作技巧和語感就會自然滲透到學生的語言意識之中,就會在寫作中自覺不自覺地加以運用、創造和發展。

(三)、任務驅動,啟用思維,培養主動探索的意識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乙個認知過程,又是乙個**的過程。任務驅動的設定,可以使學生迅速的由抑制到興奮,而且還會使學生把知識的學習當作一種自我需要,引發學生內部認知矛盾的衝突,使學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不斷激起學生的慾望。在學習面積單位時,我把兩張紙藏起來,告訴孩子們一張有4個格,一張有8個格,讓他們猜哪個面積大?

學生的回答不一:有的說4個格的大,有的說8個格的大,還有的孩子認為格仔一樣大的話,有8個格的面積就大。如果格仔不一樣的話,哪一張大就不一定了。

怎麼辦?我引導學生分析矛盾,主動探索解決矛盾,從而認識到規定統一標準進行的必要性。

課本、報刊雜誌中的成語、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學生寫作文運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運用也很難做到恰如其分。為什麼?還是沒有徹底「記死」的緣故。

要解決這個問題,方法很簡單,每天花3-5分鐘左右的時間記一條成語、一則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寫在後黑板的「積累專欄」上每日一換,可以在每天課前的3分鐘讓學生輪流講解,也可讓學生個人蒐集,每天往筆記本上抄寫,教師定期檢查等等。這樣,一年就可記300多條成語、300多則名言警句,日積月累,終究會成為一筆不小的財富。

這些成語典故「貯藏」在學生腦中,自然會出口成章,寫作時便會隨心所欲地「提取」出來,使文章增色添輝。(四)、重操作,強化學生感知。

「師」之概念,大體是從先秦時期的「師長、師傅、先生」而來。其中「師傅」更早則意指春秋時國君的老師。《說文解字》中有注曰:

「師教人以道者之稱也」。「師」之含義,現在泛指從事教育工作或是傳授知識技術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長值得學習者。「老師」的原意並非由「老」而形容「師」。

「老」在舊語義中也是一種尊稱,隱喻年長且學識淵博者。「老」「師」連用最初見於《史記》,有「荀卿最為老師」之說法。慢慢「老師」之說也不再有年齡的限制,老少皆可適用。

只是司馬遷筆下的「老師」當然不是今日意義上的「教師」,其只是「老」和「師」的復合構詞,所表達的含義多指對知識淵博者的一種尊稱,雖能從其身上學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識的傳播者。今天看來,「教師」的必要條件不光是擁有知識,更重於傳播知識。「面積」含義的理解,「面積單位」的認識,都應通過學生觀察實物、操作測量,在具體感知的基礎上實現。

我圍繞學生的學習目標,組織學生:摸一摸物體的表面,比比物體的面積,找一找1平方厘公尺,剪一剪1平方分公尺、用1平方公尺的正方形量一量黑板面。通過這些操作活動,不僅強化了學生對面積、面積單位的感知,而且讓學生學會了選擇身邊有用的材料操作,提高了他們的操作技能。

面積和面積單位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數學第五冊第119頁至120頁的內容,完成練習二十八的第1至3題。教學目的 知識目標 1.使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2.初步建立1平方厘公尺 1平方分公尺 1平方公尺大小的表象。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比較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2.發展學生的空間觀...

面積和面積單位

巨城示範小學趙瑞琴 學習內容 面積和面積單位,第71 74頁。學習目標 1 認識面積的含義。2 體會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公尺 平方分公尺 平方公尺,知道1平方厘公尺 1平方分公尺 1平方公尺大約有多大。3 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操作能力和實際運用能力。教育學生要誠實守信。導學策略 ...

面積和面積單位

面積和面積單位 2014 11 1 3 熟悉學生 出示尺子,尺子是幹什麼用的?1厘公尺有多長,手勢告訴我 見劉松面積 一 面積的意義 課前板書課題 面積 1 物體表面 這節課我們要共同學習 面積 面積肯定和 面 有關,仔細觀察,你有看到面嗎?哪兒有麵 見俞正強面積 仔細觀察數學書的封面和黑板面,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