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時提公升作業 三十四專題13第二單元

2022-11-01 01:00:05 字數 4062 閱讀 6076

溫馨提示:

此套題為word版,請按住ctrl,滑動滑鼠滾軸,調節合適的**比例,答案解析附後。關閉word文件返回原板塊。

課時提公升作業(三十四)

(45分鐘 100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6分,共60分)

1.某實驗小組只領取下列儀器(或用品):鐵架臺(帶鐵夾、鐵圈)、三腳架、石棉網、燒杯、漏斗、分液漏斗、酒精燈、玻璃棒、量筒、蒸發皿、圓底燒瓶、火柴、濾紙。

只應用上述儀器用品,不能進行的實驗操作是(  )

a.蒸發b.萃取c.過濾d.蒸餾

2.對下列各組物質:①nano3和nacl;②cacl2和caco3;③mno2和kcl;④baso4和agcl,可按照溶解、過濾、蒸發的實驗操作順序,將它們相互分離的是(  )

a.只有bcd.②④

3.檢驗火柴頭完全燃燒生成的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硫的最佳試劑是(  )

a.澄清石灰水 b.品紅溶液c.雙氧水d.氯化鋇溶液

4.(2013·延安模擬)將兩種物質的溶液相混合,有白色沉澱生成,加入稀硝酸後,沉澱消失並有氣泡生成,再加入agno3溶液,又生成白色沉澱,則這兩種物質是

(  )

和和bacl2

和和ca(no3)2

5.(2013·南京模擬)下列物質提純的方法正確的是(  )

a.除去混在no2氣體中的no:將氣體與過量o2混合

b.除去混在co2氣體中的so2:將氣體依次通過足量酸性kmno4溶液和濃硫酸

c.除去kcl溶液中的k2co3:加入過量的bacl2溶液後過濾

d.除去乙酸中混有的乙醇:向混合液中加入生石灰後蒸餾

6.(2013·杭州模擬)如圖表示物質a在四種溶劑w、x、y、z中的溶解度曲線。據此,用重結晶法提純a時,最宜採用的溶劑是(  )

7.(2013·金華模擬)某溶液僅含fe2+、na+、al3+、ba2+、s、n、cl-中的4種離子,所含離子的物質的量均為1 mol。若向該溶液中加入過量的稀硫酸,有氣泡產生,且溶液中陰離子種類不變(不考慮水的電離和離子的水解)。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若向該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應後,過濾、洗滌、灼燒,最終所得固體的質量為72 g

b.若向該溶液中加入過量的稀硫酸,產生的氣體遇空氣能變成紅棕色

c.若向該溶液中加入過量的稀硫酸和kscn溶液,溶液顯紅色

d.該溶液中所含的離子是:fe2+、na+、s、n

8.下列四種分離乙醇、乙酸的方案中最佳的一組是(  )

9.運用下列裝置和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和要求的是(  )

a.用①分離氯化銨和單質碘

b.用②除去澱粉溶液中的氯化鈉

c.用③加熱膽礬(cuso4·5h2o)製取無水硫酸銅

d.用④裝置除去so2中的hcl

10.(2013·洛陽模擬)下列是某同學設計的物質鑑別方案:

①用naoh溶液鑑別:nh4cl、alcl3、fecl3、mgso4、nahco3五種溶液

②用hcl鑑別:naalo2、na2s2o3、k2co3、na2sio3、na2s五種溶液

③用水鑑別:nh4no3、naoh、baso4、cu(no3)2、na2o2五種固體

④用ba(oh)2溶液鑑別:feso4、cucl2、na2so4、nh4cl、nh4no3五種溶液

⑤用fecl3溶液鑑別:ki、na2so3、na2co3、na2so4、naoh五種溶液

在不用其他試劑且不加熱的情況下,上述實驗方案中能夠將五種試劑都鑑別出的方案有(  )

abcd.全部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3小題,共40分)

11.(12分)為了將混有k2so4、mgso4的kno3固體提純,並製得純淨的kno3溶液,某學生設計如下實驗方案:

(1)操作①為

(2)操作②~④加入的試劑依次可以為

(3)如何判斷s已除盡

(4)實驗過程中產生的多次沉澱   (填「需要」或「不需要」)多次過濾,其理由是

(5)該同學的實驗設計方案是否嚴密?請說明理由

12.(14分)(2013·台州模擬)化學興趣小組對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劑成分及其含量進行以下**:

查得資料:該牙膏摩擦劑由碳酸鈣等物質組成;牙膏中其他成分遇到鹽酸時無氣體產生。

牙膏樣品中碳酸鈣的定量測定

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圖中夾持儀器略去)進行實驗,充分反應後,測定c中生成的baco3沉澱的質量,以確定碳酸鈣的質量分數。

依據實驗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過程中需持續緩緩通入空氣。其作用除了可攪拌b、c中的反應物外,還有

(2)c中反應生成baco3的化學方程式是

(3)下列各項措施中,不能提高測定準確度的是

(填標號)。

a.在加入鹽酸之前,應排淨裝置內的co2氣體

b.滴加鹽酸不宜過快

c.在a、b之間增添盛有濃硫酸的洗氣裝置

d.在b、c之間增添盛有飽和碳酸氫鈉溶液的洗氣裝置

(4)實驗中準確稱取8.00 g樣品三份,進行三次測定,測得baco3平均質量為3.94 g。則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

(5)有人認為不必測定c中生成的baco3質量,只要測定裝置c在吸收co2前後的質量差,一樣可以確定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實驗證明按此方法測定的結果明顯偏高,原因是

13.(14分)(能力挑戰題)食鹽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粗鹽常含有少量k+、ca2+、mg2+、s等雜質離子,實驗室提純nacl的流程如下:

提供的試劑:飽和na2co3溶液飽和k2co3溶液 naoh溶液 bacl2溶液 ba(no3)2溶液 75%乙醇四氯化碳冷水

①欲除去溶液ⅰ中的ca2+、mg2+、s離子,選出a所代表的試劑,按滴加順序依次為      (只填化學式)。

②洗滌除去nacl晶體表面附帶的少量kcl,選用的試劑為

③在整個實驗過程中,下列實驗裝置不可能用到的是    (填序號)。

(2)電解飽和食鹽水的裝置如圖所示:

若收集的h2為2 l,則同樣條件下收集的cl2   (填「>」「<」或「=」)2 l,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解釋

裝置改進後,可用於製備naoh溶液,若測定溶液中naoh的濃度,常用的方法為

裝置b埠出來氣體的檢驗方法是

答案解析

1.【解析】選d。三腳架、酒精燈、玻璃棒、蒸發皿用於蒸發;鐵架臺(帶鐵夾、鐵圈)、分液漏斗、燒杯用於分液;鐵架臺(帶鐵夾、鐵圈)、漏斗、玻璃棒、燒杯、濾紙用於過濾;蒸餾缺少蒸餾燒瓶,故不能進行的實驗操作是蒸餾。

2.【解析】選c。要將兩種固體按溶解、過濾、蒸發的實驗操作順序分離,必需的條件是其中一種固體難溶於水,另一種固體易溶於水。

對於所給出的物質組:①兩者都易溶;④兩者都難溶,均不能用指定的方法分離。②cacl2易溶,caco3難溶;③mno2難溶,kcl易溶,可用指定方法分離。

3.【解析】選b。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也可能是co2,so2不能與氯化鋇溶液反應,so2有還原性可以與h2o2反應,但沒有明顯現象,故雙氧水也不能用於檢驗二氧化硫,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紅溶液褪色,故可以用於檢驗。

4.【解析】選a。a項,兩溶液混合生成mgco3白色沉澱,加入稀硝酸後mgco3溶解生成co2,再加入agno3溶液生成agcl白色沉澱,符合題意;b項,生成的baso4沉澱不溶於稀硝酸,不符合;c項,生成藍色cu(oh)2沉澱;d項,生成caco3溶於稀硝酸放出co2,但加入agno3溶液無沉澱生成。

5.【解析】選b。a項氧氣過量,no2中會混有新的雜質o2,a項錯誤;b項能夠得到乾燥的co2,b項正確;c項加入過量的bacl2溶液,溶液中會混有ba2+,c項錯誤;d項加入生石灰會與乙酸反應,d項錯誤。

6.【解析】選d。重結晶法適用的條件就是可溶物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要大,可以得到較高的收率。

7.【解析】選a。溶液中加入過量稀硫酸,產生氣泡,只能從氧化還原反應角度分析,溶液中一定含有fe2+和n,反應為:

3fe2++n+4h+====3fe3++no↑+2h2o,c正確。反應中當fe2+完全反應時,n過量。no易被空氣中o2氧化生成no2,b正確。

加入稀硫酸無沉澱生成,則一定不含ba2+,原溶液含有s。4種離子中fe2+:1 mol,s:

1 mol,n:1 mol,根據電荷守恆,則一定含有1 mol na+,d正確。該溶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灼燒得到的沉澱,則應得到0.

5 mol fe2o3,質量為80 g,a錯誤。

第二講課時作業

課時檢測 基礎部分 一 單項選擇題 1.2013.安徽文綜 下圖表示安徽省1985 2010年就業結構與城鎮人口比重變化。回答下題。2005年以來,安徽省城市化處於 a 初期階段 b 中期階段 c 後期階段 d 逆城市化階段 解析 圖中資訊顯示2005年以來安徽省城鎮人口比重在35 到45 之間,且...

高中數學必修五第二章數列課時提公升作業十三2

課時提公升作業十三 等比數列的性質 25分鐘 60分 一 選擇題 每小題5分,共25分 1.2018 長春高二檢測 已知數列是等比數列,b9是1和3的等差中項,則b2b16 a.16b.8c.2d.4 解析 選d.因為b9是1和3的等差中項,所以b9 2,因為數列是等比數列,所以b2b16 22 4...

基本不等式課時提公升作業二1

課時提公升作業二 基本不等式 一 選擇題 每小題6分,共18分 1.2016 泰安高二檢測 若關於x的方程9x 4 a 3x 4 0有解,則實數a的取值範圍是 a.8 0,b.4 c.8,4 d.8 解析 選d.由方程9x 4 a 3x 4 0有解,即a 4 4,所以a 8.2.下列不等式的證明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