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教學論第二模組專題五作業

2022-10-14 12:36:04 字數 1495 閱讀 6261

1、什麼是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答:在評價中,除了關注學生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還應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在進行終結性評價的同時,也注重過程性和發展性評價;除依靠筆試的手段外,還應依靠開放的及多樣化的方式進行評價。總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目的不是為了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優劣進行評比,而是通過評價激勵學生的學習,根據學生實際改進教學程序,以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2、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提出的背景是什麼?

答:我國傳統學生評價由於種種歷史和現實的原因,存在著諸多弊端,歸結起來主要有:

(1)在價值取向上,我國學生評價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受社會上功利主義、實用主義價值觀影響,反映出過分追求分數、強調工具價值的傾向,在價值取向上出現偏差。

(2)在評價功能上,學生評價過於強調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忽視對評價結果的反饋和認同,忽視了評價的發展功能。

(3)在評價內容、標準和方法上簡單量化,忽視質性評價,忽略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和個體間的差異。

(4)在評價主體上,學生評價過分強調教師的作用,忽略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綜上所述,我國傳統的學生評價中的確存在種種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活動中進行深刻的分析和反思。

針對上述問題,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於學生評價提出了新要求。

3、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答:(1)導向性原則。堅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目標和反映新課程方案的要求,通過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關注自我體驗和診斷反思,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引導教師關注學生,關注學生的差異與發展狀況,重視開發學生的潛能與個性特長,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促進學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動學校實施素質教育。

(2)全面性原則。改變學生評價過分關注學業成績的傾向,實行學生學業成績評價與基本素質評價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既重視學生的學業成績,也重視學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素質與潛能的發展,注重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對學生的評價不僅注重結果,更注重發展和變化的過程,把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使發展變化的過程作為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

(3)發展性原則。落實發展性評價的理念,建構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的評價體系;改變學生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認識學生評價的多重價值;充分發揮評價激勵、診斷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功能,使評價的過程同時成為促進學生、教師、學校共同發展的過程。

(4)多元化原則。改變由教師單獨評價學生的狀態,注重學生在評價中的作用和主體地位發揮;讓學生、同伴、家長等多元主體都參與到評價中,使評價成為多元主體共同參與協商的活動;改變將考試成績作為唯一或主要評價手段的現象,採用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法,提高評價的科學性。

(5)客觀性原則。在對學生的定性評價中,關注評價所獲取資訊的真實性與可靠性,關注評價結果所作推論的準確性與有效性,以保證評價結果的客觀有效,使評價真正起到促進學生成長和教師發展的作用。

4、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基本維度與程式是什麼?

答: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維度可概括為以下幾個部分:

拓展設計:

嘗試設計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量規,說明設計主導思想與運用方法。

答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量規表

課程與教學論第二模組專題三第三節調研報告

二 確立 教服從於學 的教學原則。堅定地 毫無保留地把話語權還給了學生,確立學生的課堂主人地位,必須重新定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調整師生在課堂中的關係。要突出以學為主 教服從於學 的基本原則。怎樣才能把 教服從於學 貫徹到底呢?絕招就是讓學生放開,讓教師少講甚至不講。三 確立以小組合作為主的教學...

課程與教學論作業

一 名詞解釋 每題10分,共3題,計30分 1 課程 答 1 課程作為學科。定義 課程是指所有學科的總和,或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各種活動的總和。2 課程作為目標或計畫。定義 課程是教學過程要達到的目標 教學的預期結果或教學的預先計畫。3 課程作為學習者的經驗或是體驗。定義 課程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所獲得的...

課程與教學論案例分析 二

5 教學時考慮內部和外部條件 組織教學時要根據學習的型別對有關於學習內外部條件的環節進行最優的設計 控制,使內外部條件的提供都經過計畫安排,學習按教學安排的程式進行。這樣對學習的指導才能有序 充分。6 教學中應安排包含新異成分的刺激並適時變化刺激強度,吸引學生注意。還要從內部控制注意,使學生主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