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教學論課程「模組式教學」的實踐與研究 教育

2023-02-14 02:03:02 字數 3704 閱讀 7245

「模組式教學」的實踐與研究

**專案:「化學教學論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研究」,西北民族大學2023年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專案資助,1671280310

化學教學論課程是化學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的學位課程,隨著《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模組式教學」

化學教學論課程「模組式教學」的實踐與研究

**專案:「化學教學論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研究」,西北民族大學2023年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專案資助,1671280310

化學教學論課程是化學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的學位課程,隨著《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頒布和高校培養模式的轉變,化學教育進入了乙個嶄新的課程與教學改革階段,各高校根據實際,在課程設定、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等方面對化學教與學進行**,進行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實踐,如提出了「寬口徑、厚基礎、多方向、重實踐、高素質」的課程指導思想、「寬厚基礎、一專多能」的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嘗試「小型化」、「模組化」、「個性化」的課程改革,「通過學習實踐,獨立獲取知識,突出啟發思維和師生情感交融等特徵」的教學方法。本文以化學教學論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為出發點,在全面考察相關院校化學教學論課程教學及教學改革狀況基礎上,依據化學教學論專業培養目標和課程教學大綱,結合教學實際,提出了「模組式」教學方法改革模式,並進行了方法設計。

一、化學教學論課程模組構成

化學教學論是課程與教學論的研究方向之一,最早主要在師範學院開設,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和人才需求的急劇增加,一些綜合型高校也設定了此專業,化學教學論的研究範圍得到了很大的拓展。化學教學論課程是化學科學與教育科學的結合,以化學教學系統為研究物件,從化學課程、化學教材、化學教學方法、化學教學技能等角度,系統地對化學教學的各個層面進行分析,研究化學教學規律及其應用[1],形成了課程與教材模組、理論模組、基礎實踐模組、實驗模組、教師模組、學生模組、教學研究等模組。每個模組的內容各有其相應特點,因此教學方法各不相同,以此為突破口針對課程的不同教學內容嘗試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形成集基礎性、實踐性及創新性為一體的新型「模組式」教學方法。

二、化學教學論課程模組的具體內容

1. 課程與教材模組:包括化學科學素養,化學課程的理念、編制與變革,課程設計,化學課程標準,化學教材設計及內容建構等內容,反映教學方法改革的素質性特色。

2. 理論模組:化學課程理論,化學教學理論、原則及優化,化學學習理論,研究性學習理論在概念、原理和方法等方面已形成整體聯絡,構成了課程的基本理論結構。

這些基本理論在教學論、教育學、心理學等課程中學生已詳細進行了學習,在化學教學論課程教學中主要通過追溯國內、外教學理論的發展,以課程論、學習論、教學論、教育評價及代表人物為主線,以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為主幹內容,結合典型應用案例從理論核心、侷限性分析其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掌握和熟記重點知識元、基本設計理論的教學方法。此模組的教學改革在於把握課程、教學、學習等基本理論的內在精神和基本特性,適應課程和教學改革的要求,調整和優化課程結構體系,反映教學方法改革的基礎性特色。

3. 基礎實踐模組:包括化學教學設計、化學教學模式、化學教學方法、化學教學技能、化學**式教學、化學課堂教學、資訊科技與化學課程整合、化學教學評價等內容,實現課程觀念、內容、形式與實施策略的統一,豐富課程教學內容,在內容和體系上創新,理論與經驗結合,反映教學方法改革的實踐性特色。

4. 教師模組: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合作者、參與者,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是學生人生的引路人,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

「教為主導」決定於化學教師的素質、專業發展及教學藝術,教學方法要體現教育自身發展的特色、與時俱進的最新成果、現代教育理論成果、成功的教學實踐成果,反映教學改革的時代性特色。

5. 學生模組:學生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是實現兩個「飛躍」和兩個「轉化」的內因,教學效果取決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主體作用的發揮程度,並與教師的主導同步。

「學為主體」決定於化學學習的心理、化學學習的策略、化學學習的型別和特徵等,以創新能力培養作為突破口,教學方法要突破傳統學科教學論的框架,體現現代教育理念和先進的方法體系,成為新世紀貫徹素質教育的學科教學創新方法,反映了教學方法改革的創新性、個性化特色。

6. 實驗模組:化學實驗設計、實驗**教學設計、化學實驗及實驗教學研究已形成相對獨立的完整體系,成為一門獨立的課程,此次討論中不再涉及。

三、化學教學論課程模組式教學方法

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遵循課堂教學規律,把握課堂教學發展趨勢,尋找與教師自身相適應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尋找有利於課堂教學的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尋找能夠有效地?橢?學生達成學習目標的教學方法和模式,才能夠有效完成課程改革賦予的教學使命。

(一) 課程與教材模組教學方法研究及改革

教學改革中起關鍵和先導作用的是課程和教材。課程改革是全面而深刻的教育改革,涉及課程理念的更新、課程內涵的豐富和課程制度的變遷等,傳統的課程模式有了實質性突破:提高課程適應性、重建課程結構、倡導和諧發展教育,注重學生的主動性和經驗,如化學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是「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課程改革需「面向全體學生的發展」[2]。

這一模組的學習要求學生廣泛查閱、調研、閱讀文獻資料,關注當前化學教育改革發展趨勢,化學課程新標準,化學教材設計、內容建構、欄目設計,不同版本教材的特點,課程與教材改革對提高學生科學知識、科學技能、科學思維、科學方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作用。義務教育化學課程和普通高中化學課程與教材見表1[3,4]。 二)實踐模組教學方法研究及改革

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體現了學科內容與教育學相關學科的整合,吸收現代教學和課程改革實踐成果,培養與訓練化學教學實踐技能。

1.注重教學理論與實際的聯絡,結合聽課、備課、教育見習等教學方法培養訓練學生教學基本技能。課程實踐性特點突出,是將化學教學規律應用於化學教學系統的一門理論聯絡實際的課程,應根據設定意圖與教學要求,結合化學教學實際開展;課程基本理論也需結合具體的教育教學個案分析才能深刻領會和掌握;學生雖缺少化學教學經歷,但有豐富的化學學習經歷,是學習課程的極為有益的直接經驗,應充分調動和利用;通過教育實習等教育專業訓練,涵養教育興趣和技能,培養實踐教學能力。

2.將教學實踐融入教學中,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提高教學能力和實際應用水平,幫助學生實現從學生到教師的初步角色轉換。教學實踐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如教學技能訓練、討論、座談、試教、實習、訪談、資料查詢、**寫作、調查研究等。

課堂試教、模擬教學錄影讓學生分析教學中的不足,自我反思與指導結合,提高教學能力和水平;將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與教學內容有機銜接,突出案例研究,精選教學一線案例,採用真實的課例情境、互動式教學,凸顯情景性、示範性、研究性和應用性[5]。

3.改變傳統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基礎上,輔以課堂討論、課程**、調研報告、文獻綜述相結合的綜合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掘提公升自主學習能力。課程**可結合課程內容選題,撰寫**表明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或調查訪談,完成調查報告;文獻綜述要求學生廣泛查閱圖書資料、網路資訊資源綜述前沿發展動態和新特點;將教學改革與科研創新專案申報、學術**大賽、學術年會融合,實現教學、科研及實踐有機結合,形成教學和科研的良性互動,培養科研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豐富和完善教學基本框架。

4.教學設計與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有機結合,通過綜合教學設計作業培養、訓練教學技術。教學設計是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使教學活動具有明確的方向性、自覺性和有序性。

既可借助一些好的有效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設計,通過教師命題或學生自選題進行ppt教學設計、板書教學設計,結合教師資****進行說課設計,更要注重新型的教學設計能力的培養,如**式教學設計、化學實踐活動教學設計、微課教學設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並通過教學實踐掌握、應用設計理論和方法。

5.資訊科技與化學課程整合,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多**教學等現代教學技術方法和手段,實現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變革,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建設內容豐富、涵蓋廣的多**教學課件及題庫;建設整合性強、資訊量大,內容全面、完整的網路教學資源;建設優秀教學案例庫、教學示範案例庫、教學錄影及視聽資料。

化學新課程教學論

2.基本知識與技能 五.教師行為的改變 a.學科教研組工作計畫 b.學期或學年教學工作計畫 c.單元教學工作計畫 d.課時教學設計 說課源於備課,又高於備課,是備課的深化和提高。它呈現的不只是教學設計本身,而且更重要的是為什麼這樣教。說課的內容 說課的評價 第一節 課堂教學環境 第2節 新課引入技巧...

模組式課程的分配

語文教學課的一周教學分配建議如下 小學華文課標準 所列的華文科模組式課程結構裡的課堂教學是以學生為根本。教師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扮演著組織者和促進者的角色。因此,教師在準備教與學的時侯必須有完整的規劃和適當的教材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注重學生的實踐活動,培養自學能力。所以在準備一周的教學時,教師...

化學教學論

題目 中學化學課堂教學模式 校院系 專業 班級 姓名學號 日期 年。月。日 摘要 教學是複雜的科學系統,是科學必定有規律可循,中學化學教學模式的構建過程就是嘗試尋找規律的過程 教學又是精妙的藝術體系,是藝術自身有其價值,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是價值的結果,教學評價研究的最終指向也即為增值效應的探索,在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