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條件出發思考的策略》教學實錄與思考

2022-10-13 07:33:03 字數 4596 閱讀 1541

顧曉華(無錫市五愛小學,214031)

【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71~73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學會從條件出發展開思考,分析並解決相關問題。

2.使學生反思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掌握運用策略解決問題的方法,感悟解決問題策略的價值,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師今天是咱們第一次見面,猜猜老師有多高?

(學生作出不同的猜測。)

師大家都沒有猜對。我的身高比170厘公尺多6厘公尺,現在知道我有多高了嗎?

生176厘公尺。

師一開始大家各猜各的,現在怎麼都猜對了?

生因為老師給了我們條件。

師是的,有了必要的條件,我們就能依靠條件順利解決問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怎樣根據條件解決問題。

[反思:借助「猜猜老師有多高」的活動,融洽課堂氛圍,拉近師生的情感距離,讓學生不知不覺進入新課的學習狀態。]

二、探索交流,形成策略

(一)出示例題,理解題意

師小猴可愛勞動了,他常常幫媽媽到桃園裡幹活。請大家輕聲自由地讀題,看小猴是怎麼摘桃的。

(學生讀題。)

師(隱去例題)現在,你還能說說這道題已知什麼條件,要求什麼問題?

生告訴我們的是「小猴第一天摘了30個,以後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個」,問我們「第三天摘了多少個、第五天摘了多少個」。

師看得出,同學們讀題是真用心,唯讀一遍就讀清了條件,看清了問題。

[反思:根據「感官協同效應」,從聽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住l5%,從視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住25%,把聽覺和視覺結合起來能記住65%。這裡要求學生輕聲自由讀題,做到眼到、耳聽、口說,促進資訊在學生頭腦中的有效儲存。

隱去例題,要求學生邊回憶邊複述問題,使題目的主要資訊在頭腦中留下清晰的印象,並通過激勵性評價,讓學生形成讀題就要「看清條件與問題」的良好意識。]

師這道題給了我們兩個條件:乙個是「第一天摘了30個」,還有乙個是「以後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個」,如果選擇乙個條件來研究,你更想研究哪乙個?

生以後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個。

師你能用自己的話解釋一下這個條件的意思嗎?

生就是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5個。

生第三天比第二天也多摘5個……

師讀一道題,就要像這樣邊讀邊想,仔細想清條件背後真正的意思。

[反思:把握住「以後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個」這個條件蘊含的豐富含義,有助於解題思路的形成,開始「從條件出發思考」的過程。]

(二)擬訂計畫,自主解答

師理解了條件的含義,現在你打算根據什麼條件先求什麼、再求什麼呢?和同桌說一說。

生我想根據第一天摘30個、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5個,求出第二天摘多少個。

(教師把學生的思路記錄下來。)

師其他同學也有自己的想法了嗎?在練習紙上獨立完成解答。可以填填表,也可以列算式。

生我是填表解決的。每天增加5個,第一天30個,加5個,第二天就是35個;再加5,第三天就是40個;再加5,第四天45個;再加5,第五天50個。

生我是列式解決的。

第二天:30+5=35(個)……

生我用30+5+5+5+5=50(個)。

師這位同學也是列式解決的,但列的算式有所不同,大家數一數,從第一天開始順著加幾個5,就是第五天摘的桃數?

(教師板書。)

(三)回顧總結,反思提公升

師同學們思路很開闊,想了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這些不同的方法背後,有沒有共同的地方?

生都是從30加起的。

生都是根據「每天比前一天多摘5個」依次加5來算的。

師我們就是像這樣,從條件出發一步步推算來解決問題的。這就是咱們今天要學習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從條件想起。

[反思:同樣的條件,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組合在一起,形成多樣的解題思路;同乙個問題,可以選用列表推算、列式解答等不同的方法解決。在學生自主思考和交流之後,再引導學生反思、聚合,初步體驗「從條件想起」是解決問題的一種策略。

]三、啟用經驗,熟悉策略

師咱們一起來看幾個例子,用一用這個策略。(出示圖1)誰能說說這幅圖是什麼意思?根據條件能求出什麼?

生根據5個蘋果重500克,可以求出每個蘋果有多重:500÷5=100(克)。

師根據已知,咱們又得到了乙個新條件:乙個蘋果重100克。(出示圖2)現在,你又能提出什麼問題呢?

生可以求乙個橙子有多重,因為乙個橙子比蘋果重20克,所以用100+20=120(克),乙個橙子重120克。

師剛才同學們先根據5個蘋果重500克,算出乙個蘋果有多重;再根據乙個蘋果的重量,以及橙子比蘋果重20克,算出橙子有多重。這樣的方法,就是在用從條件想起的策略解決問題。

[反思:學生初次嘗試使用從條件想起的策略,能從天平圖中確定已知條件很重要。這裡採用分步出示天平圖的方法,使學生依次觀察圖,確保初次運用策略就能成功,產生策略「很好用」的情緒體驗,有助於從情感上認同和接受策略。

](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第(2)小題:買了3盒鋼筆,每盒10支,買的原子筆比鋼筆多18支。)

師請同桌相互說說根據已知條件,可以提出什麼問題,怎樣解答。

(學生同桌交流後匯報。)

師解決這些問題都用上了「從條件想起」的策略,想一想,你以前解決問題時,用過「從條件想起」的策略嗎?比如,我們班有男生23人,女生19人,根據這兩個條件可以求出什麼?

生可以知道男生比女生多4人。

生可以知道全班一共有43人。

師再根據咱們全班有42人,今天來了80位聽課老師,又可以求出什麼?

生一共有122人。

生加上我們老師一共123人。

師同學們真會從現場抓條件,從條件想起,計算出了今天這個會場的總人數。到底怎樣才能更好地運用從條件想起的策略呢?我們一起繼續研究。

[反思:除了應用教材提供的例子外,教師還試著讓學生回憶,提取以往的學習經驗,並通過現場舉例來使學生逐漸意識到之前解決問題也都曾「從條件想起」,使新「命名」的策略更好地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融合,內化為學生自己的認知。]

四、練習應用,提公升策略

(一)解決「想想做做」第2題

師老師帶來乙個「皮球」,誰來演示一下什麼叫「每次彈起的高度總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呢?

(學生演示:第一次彈起的高度是下落高度的一半,第二次彈起的高度又是前一次下落高度的一半……)

師現在你會求出第3次、第4次彈起的高度嗎?

(學生填表解答並展示解法:只要把前一次的高度除以2,就得到了下一次彈起的高度。)

師到底對不對呢?我們可以根據條件順著檢驗一下:16、8、4、2、1,每次彈起的高度是不是前一次的一半?

師題目中提供了兩個條件,我們主要抓住哪個條件來展開思考的?

生如果每次彈起的高度總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

師「一半」這個詞表示了每次彈起高度和下落高度之間的關係。解決問題時,我們常常需要牢牢抓住這種表示數量間關係的條件,一步步展開思考。

[反思:從條件想起是高度概括的解題策略,它還需要解題方法的支撐與運用技巧的具體化。通過這一題的教學使學生明白,反映數量間關係的條件往往是比較重要的,要把握好這樣的條件,以深入理解題目,形成解題思路。

](二)解決「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獨立解答,並展示解題過程。)

師這道題,我們沒有列式,也沒有填表,是怎麼解決的?

生是畫**決的。

師為了更好地從條件想起,我們可以邊讀邊畫,邊讀邊做標記,這樣就更容易抓住數量間的關係,順利解決問題。

[反思:通過這一題的教學,引導學生明白畫圖、邊讀題邊在圖中做標記,也是從條件想起的「拐杖」,從而使學生能更有效地利用條件解決問題。]

(三)解決「想想做做」第4題

師(出示圖3)你能用這個策略幫小猴兵兵解決鋪地磚的問題嗎?

(學生獨立解答,並展示交流。)

師同學們解決這個問題時,把三個條件都一一用上了。如果不提供「花地磚比白地磚少70塊」這個條件,還能求花地磚有多少塊嗎?

(學生討論並解決問題。)

師一開始,少了乙個條件,大家感覺問題好像不能解決;但是我們重新回到條件,抓住了花地磚和白地磚乙個對著乙個排的對應關係,終於發現:其實只用前兩個條件,問題一樣也可以解決!

[反思:教學時對問題進行了改編,抽掉「花地磚比白地磚少70塊」這樣乙個揭示兩種地磚關係的重要條件,讓學生進行思考,學生遇到了障礙。於是師生再次共同回到條件,仔細讀圖,發現了隱含在圖中的有用資訊,在「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體驗中,學生對策略的認識得到了提公升。

]五、回顧全課,優化拓展

師今天你有什麼收穫?我們可以怎樣「從條件想起」?

生我們學會了解決問題的策略:從條件想起。

生讀題的時候,可以邊讀邊想,還可以做做標記。

生我們可以列式計算,也可以列表、畫圖找到答案。

師學了「從條件想起」的策略,就好像為我們的思維插上了一對有力的翅膀,下面,我們就用上「從條件想起」這對有力的翅膀,再來和老師一起猜個謎,好不好?

(出示「想想做做」第5題:第1個正方形裡畫了2個圈,以後每個正方形裡畫圈的個數都是它前乙個正方形的2倍,並且都和第乙個正方形裡的圈同樣大。估計從第幾個正方形開始就畫不下了?

學生先猜一猜,師生再共同根據條件「每乙個正方形裡畫圈的個數都是它前乙個正方形的2倍」畫一畫,解決爭議,得出正確答案。)。

[反思:乙個策略需要在多樣的題材、情境中得到運用,才體現出其價值,所以這節課從例題到練習,累計出現了7個從內容到結構都各不相同的問題,容易讓人感覺「有點散」,但這或許正是新課程突破應用題型別教學的應有之義吧!為避免形式上「散」的感覺,特意設計了由猜謎開始,至猜謎結束的環節,也突出了「求解問題之謎,可從把握策略開始」的有關策略的教材編寫意圖。

關於《一切從需求出發》案例的幾點想法和思考

現代教學中,資訊科技與課程的 有機 結合達到 優化 教學的效果,我們許多老師都曾經有過運用資訊科技支援課程教學改革的經驗,但需要廣大教師們經常反思,在實踐中尋找有機整合點。整合對於發展學生的 資訊素養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下面就本人學習 一切從需求出發 案例後談幾點...

對「計算教學」有效策略的思考

計算是 數與代數 領域的一項重要內容,新課程標準賦予了計算教學新的內涵 計算教學不但要關注計算能力,還要關注學生自主 的創新精神,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 與人合作的意識,更要關注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認為,要提高計算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注意如下幾點 一 重視計算教學中的過程體驗,掌握計算學習的基本方法 1 凸...

從課本習題出發進行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

安徽省樅陽縣錢橋中學 246732 陸克義 e mail 數學的思想方法蘊含於知識內容之中,是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橋梁 數形結合思想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同時又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方法,在數學解題中有著重要的應用,在教學中應予以重視 本文從兩道課本習題出發,編擬一組習題,討論數形結合思想在解題中的應用,並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