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判定三角形全等 1 教學設計

2022-10-10 09:12:06 字數 3767 閱讀 4146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學生在學習了三角形的有關要素和性質、全等圖形的特徵的基礎上進行的,它是證明線段相等、角相等的重要方法,也是將要學習其它幾種判定方法切入點,是進一步研究圖形的軸對稱、等腰三角形、幾何證明、多邊形、圖形的平移與旋轉、相似形後繼知識的基礎。探索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條件,是引導學生從直觀幾何到論證幾何,從合情推理向演繹推理的過渡,為幾何證明初步準備更多素材。

教學目標:

知識方面:

1、掌握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sas),會運用此種判定方法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

2、體會證明兩線段相等,兩個角相等通常轉化為「證明兩三角形全等」來解決的數學方法。

能力方面:

1、經歷觀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經歷探索三角形全等條件的過程,體會如何探索研究問題,並初步體會分類轉化等數學思想。

情感方面:

通過操作、觀察、歸納獲得數學猜想,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體驗數學活動充滿探索性和創造性,感受證明過程的嚴謹性,滲透與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識和**精神。

教學重點:

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sas)的應用

教學難點:

探索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sas)

教法學法分析:

為完成教學目標,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的,我決定採用問題啟發與小組合作相結合的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動口表達,並借助多**,把抽象的定理轉化為形象直觀的知識。從而給學生營造乙個自由的空間,小組成員更能自由觀察,各抒己見,體現團隊合作精神。同時向學生滲透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方法,培養他們在合作中共同探索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前置作業:

1、三角形全等的性質是什麼?

2、已知△abc≌△def,△def的周長為32 cm,de=9 cm,ef=12 cm則abbcac

3、找一張硬紙片,剪出乙個三角形,撕掉一部分,畫出被撕掉後剩餘的三角形形狀(把所有可能性都畫出來),並按剩餘部分的元素(邊、角)個數進行分類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1、創設情境

課件出示一組生活中的平行線**

問題1:觀察下列各**片,你有什麼發現?

問題2:生活中全等圖形無處不在,你有什麼問題或想法嗎?

2、提出問題

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除了用疊合的方法之外,能否有更簡便、更適用的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呢?

二、探索過程

**活動1、

展示課前作業3:

(1)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自己畫出的不全的三角形,你畫出了幾種?按剩餘元素個數分類你畫出了幾類?

(2)你能還原出原來的三角形嗎?動動手,你能根據現有的圖形畫出三角形原來的形狀嗎?動手思考後,小組交流

(3)每組派兩名同學作為代表進行展示,並說明發現的問題。

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展示,結合學生總結,教師適時搭建支架,引導學生發現缺失的三角形的分類情況,培養學生歸納問題的能力。

預設學生回答:

(1)、缺失的三角形形狀分類:

三角形只有乙個元素:一角或一邊

三角形有兩個元素:兩邊、兩角或一邊一角

三角形有三個元素:兩邊一角、兩角一邊

(2)、學生發現:當三角形只有乙個元素或兩個元素時,不能將其還原為原來的形狀,有三個元素時可以將其還原為原來的形狀。

引導學生明確:能畫出三角形原來的形狀,就說明所畫三角形與原三角形全等,不能,則說明所畫三角形與原三角形不全等,所以已知兩個三角形的一對或二對元素相等,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兩個三角形的有三對元素相等,則能判定三角形全等。

研究活動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問題1:動手操作

(1)在硬紙上畫出△abc,使ab=10cm,ac=8cm,∠a=30°

(2)將你畫的三角形剪下,與其他同學剪的三角形進行比較,你發現了什麼?小組討論交流。

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展示,可能有個別學生畫出的三角形與其他同學不一樣,及時糾正錯誤。

預設學生回答:1、全等 2、不一定全等

(3)你得到的結論是什麼?

學生思考,小組討論交流後,有兩名學習組長匯報討論結果。

預設學生回答:已知兩個三角形的兩條邊和一角對應相等,那麼這兩個三角形全等。

教師引導學生找出兩邊和一角的位置關係:兩邊及其夾角

問題2:如圖,△abc與△def中,ab=de,bc=ef,如果在新增乙個條件∠b=∠e,△abc與△def全等嗎?

預設:兩個三角形全等

思考:你能用自己的語言敘述你的發現嗎?

預設:學生可能會有不規範的語言,

教師注意用圖形語言、符號語言向文字語言轉化時,不規範的地方教師及時糾正。

預設:用符號表示兩個三角形全等時,可能會出現頂點不對應的現象

教師及時提示

總結發現:兩邊及其夾角分別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三、應用新知

問題1、如圖,ad=bc,要判定△abd≌△bac,

則還需新增的條件是

請說明原因。

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充分交流後,一名學生上台展示,學生反饋,師生共同規範解題步驟並進行思維方法總結,鞏固所學知識,強化幾何證明題的書寫格式的嚴謹、規範性

【設計意圖】

問題1的設定,是讓學生在理解判定方法的基礎上學會尋找條件,尤其是圖中隱含條件,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逆向思維的能力。

問題2、如圖,要測量乙個小口徑的瓷瓶內徑的寬度,小穎用兩根一樣長的木條做了乙個工具,在它們的中點處用螺絲固定下來,然後放到瓷瓶中,量得ac的長,便知道內徑的寬度,你能說出這樣做的道理嗎?

課件展示問題2,現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引導學生嘗試連線ac、bd,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如果學生還是思考不出來,可提示構造三角形全等時,題目中隱含的條件:∠aoc=∠bod。

【設計意圖】

問題2的設定是讓學生感受數學**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體會把實際應用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思想方法,培養學生運用新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挑戰自我

1、已知:如圖,△abc中, ad⊥bc 於d,ad=bd, dc=de, ∠c=50°。

求∠ ebd的度數。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後組織學生小組討論,交流思路,師展示規範的過程,及時反饋。

【設計意圖】:通過合作討論問題,培養合作學習意識和能力;充分剖析學生的思維過程,培養表達能力、識圖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全等三角形性質的理解程度。

五、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共同學習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你能說一下嗎?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學生積極發言,讓學生自己談收穫,可以是知識方面的,也可以是探索方法的,應鼓勵學生從多方面思考問題。

你還有什麼疑問?學生說出本節課的疑惑,教師解疑答惑。

【設計意圖】:教師帶領,回顧反思本節課對知識的研究探索過程,小結方法及相關結論,探索學習數學的方法,掌握數學規律。

六、布置作業

必做題:課本第11頁練習1、2

選做題:練習冊第2頁 6、7題

設計意圖:分層次布置作業,使每乙個學生在數學上都得到不同的發展。

【教學反思】

本節課課前準備比較充分,課堂上首先展示生活中的全等形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然後讓學生動手操作中得出判定三角形全等所需對應元素相等的個數及本節課學習重點: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邊角邊),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實際問題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體會到數學**於生活並應用於生活,整節課採取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讓學生學會交流,並在交流中獲得成功的體驗。不足之處是時間把握不准,由於給學生探索的時間多,高估學生的能力,各個環節實用時間都比計畫的時間多,時間分配不合理。

再就是沒能做到關注每一位學生,教學沒能很好的做到分層次教學,有個別學生沒有參與課堂,課堂反饋的資訊不夠全面。

《怎樣判定三角形全等》教學設計

1.2怎樣判定三角形全等 課型 練習課 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認知規律制訂本節的教學目標 1.熟練掌握全等三角形的4種判定方法,並能靈活運用。2.在全等三角形的說理過程中,重視學生邏輯思維的發展,重視文字語言 符號語言 圖形語言的相互轉譯,並能正確書寫推理過程。3 讓學生在邏輯說理過程中體驗成功的感...

全等三角形與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典型例題 例1 如圖,oa oc,ob od,則圖中有多少對全等三角形。例1例2 解析 ab cd ad bc 同理 圖中有4對全等三角形 例2 如圖,已知在中,ab ac,de經過點a,且,若ce 3,bd 1,求ed。解又 又 bd ed 在與 ae bd ad ce 而 例3 如圖,pa pb...

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

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一 sss 邊邊邊 即三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舉例 如下圖,ac bd,ad bc,求證 a b.證明 在 acd與 bdc中 ac bd,ad bc,cd cd.acd bdc.sss a b.全等三角形的對應角相等 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二 sas 邊角邊 即三角形的其中兩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