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思維動起來,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

2022-09-19 12:57:04 字數 1017 閱讀 2421

摘要:作為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實踐應用等主體活動去親近數學、體驗數學、「再創造」數學和應用數學,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思維主動權自主探索生活情境

一、 重問題情境,讓學生親近數學

人的思維過程始於問題情境。問題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其求知慾與好奇心。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精心創設問題情境,激起學生對新知學習的熱情,拉近學生與新知的距離,為學生的學習作好充分的心理準備,讓學生親近數學。

二、 重動手操作,讓學生體驗數學

現代教學論認為:要讓學生動手做科學,而不是用耳朵聽科學。的確,思維往往是從人的動作開始的,切斷了活動與思維的聯絡,思維就不能得到發展。

而動手實踐則最易於激發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十分關注學生的直接經驗,讓學生在一系列的親身體驗中發現新知識、理解新知識和掌握新知識,讓學生如同」在游泳中學會游泳」一樣,」在做數學中學習數學」,發展思維能力

例如:教學」圓錐的體積計算」時,教師打破了以前只由老師在台上做實驗,學生在台下觀察得出結論的做法,讓學生小組合作進行了充分的動手操作。第一次,教師要求小組學生將圓錐裝滿水後又把水倒入與其等底等高的圓柱中去,讓學生初步感受到」圓錐的體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第二次,教師讓學生小心翼翼地將圓柱中的水倒入與其等底等高的圓錐之中,直至三次倒完,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圓柱的體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積的三倍」;第三次,教師請學生自由選擇所提供的學習材料來驗證剛才的發現。

結果,有的學生把橡皮泥捏成的等底等高的圓錐和圓柱變形為長方體後進行比較計算,獲得驗證;有的學生則用」倒沙子」的方法得出同樣的結論;更有的學生選用了不等底等高的圓錐和圓柱做了」倒水」實驗,提醒大家注意必須是等底等高的圓錐和圓柱才能具有一定的倍數關係。可以說,在這幾番」物質化」的操作活動中,數學知識不再那麼抽象,理解數學也不再那麼空洞。教師這樣將數學教學設計成看得見,摸得著的物化活動,輕而易舉就讓學生對圓錐體積的概念和計算方法這一原本十分抽象的知識獲得了相當清晰的認識和理解,而且,這樣通過動手操作後獲得的體驗是無比深刻的。

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

為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切實做好 減員 工作,語文教學的新模式,充分發揮語文教學的各項功能,已成為廣大教師最關注的熱點問題。我認為 要科學地揭示語文教學的本質,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必須在教學實踐中探索規律,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語文教學中,...

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 人的內心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 總想感到自己是發現者 研究者 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他們期望自己獲得成功,期望感到自己智慧型的力量,體驗到創造的快樂。所以,筆者認為應該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手 自己的腦去主動探索知識,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這是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二 創造各種環境條件,促進學生動手 動腦 動口。巧設意境,激勵誘導。如教學 能被2 3 5 整除的數 時,我首先組織一次別開生面的 數字竟猜 比賽 找若干名學生任意列舉一些整數,由老師和學生判斷能否被2 3 5整除,比比誰答的快,結果毫無疑問是老師勝出,學生們既佩服,又非常急切想知道老師取勝的 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