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

2022-05-02 11:30:03 字數 3797 閱讀 9729

編碼:平——

內容提要: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是課標賦予數學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理解算理,掌握演算法,尋求合理的簡潔的運算途徑解決問題。

在教學中,一方面重視算理、演算法的教學,一方面重視運算定律的學習,同時通過多種形式的訓練,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逐步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

主題詞:小學數學教學培養運算能力

姓名:祝海霞

單位:平谷區第四小學

通訊位址:平谷區保安街57號

郵政編碼:101200

聯絡**:137********

編碼:平——

文章題目: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

內容提要: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是課標賦予數學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理解算理,掌握演算法,尋求合理的簡潔的運算途徑解決問題。

在教學中,一方面重視算理、演算法的教學,一方面重視運算定律的學習,同時通過多種形式的訓練,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逐步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

主題詞:小學數學教學培養運算能力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能使學生掌握基本技能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和推理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其個「運算能力」作為十個核心概念之一,出現在課標中並明確指出:

「運算能力是指根據法則和運算律正確地進行運算的能力。培養運算能力有助於理解運算的算理,尋求合理的簡潔的運算途徑解決問題。」因此在教學中,深鑽教材,精心設計教學環節,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方面進行深入實踐。

一、用語言表達「算理」, 培養學生思維的條理性

人的思維與語言緊密聯絡在一起,因為人類的思維主要依靠語言材料來進行。沒有脫離語言材料的思維,也沒有脫離思維的語言。一般來講,學生的思維水平是在掌握語言和經驗的過程中得到提高的。

因此,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用準確的數學語言,有條例、有根據地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說明算理。

對於低年級學生,通過教師演示,學生動手操作,建立清晰的表象,然後再進行說理訓練。如:3+2=?

要求學生說出「因為3和2組成5,所以3加2等於5」;「因為3 是5的一部分,2也是5的一部分,兩部分合起來就是5,所以2 加3等於5」 ,後一種講述方法為學生學習 「和」的概念進行了滲透。學習20 以內的進製加法,如「9+3」,要求學生根據動作演示說出「9和1湊成十,把3 分成1和2,9加1得10,10 加2 得12」。

到了小學高年級,也要重視說理,如計算+,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分數單位是,的分數單位是,兩個分數單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減,要把化成,那麼+就是2個加1個,等於3個就是,約分後為,因+=+==

教師通過學生的語言表述,一方面可以了解學生的思維過程;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為進一步抽象概括創造條件。

二、學習掌握法則,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數學中的任何乙個概念或規律都是抽象概括的結果。抽象概括是思維最重要的特點,因為只有經過抽象概括,感性認識才能上公升為理性認識,從而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因而我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觀察發現規律,並及時抽象概括。

如學習萬以內的加法法則時,引導學生觀察算式的特點總結出:

1 4 74 8 51 4 2 3

+3 2 61 3 9 27 8 4 6

4 7 31 8 7 79 2 6 9

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

十位滿十,向百位進1;

百位滿十,向千位進1;

……提問:誰能用一句話來概括這三句話的意思?這時學生積極動腦思考:

得出「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課堂上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經過抽象概括,總結出萬以內加法的法則:「相同數字對齊,從個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向前一位進1」。

學習「商不變的性質」時,我出示一組算式:

(1) 6÷2=3

(2) 12÷4=3

(3) 18÷6=3

(4) 36÷12=3

引導學生觀察比較:首先以(1)6÷2=3為標準進行比較,觀察(2)12÷4=3,被除數有6到12,把被除數6擴大了2倍,除數由2 到4,也擴大了2倍, 而商沒有變化,由此第一次抽象概括出「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2倍,商不變」;用同樣的方法觀察(3)得出「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3倍,商不變」;觀察(4)得出「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6倍,商不變」。這時再進行第二次概括:

「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商不變」。然後採用上面的方法引導學生概括出「被除數和除數同時縮小相同的倍數,商不變」。最後通過歸納總結出商不變的性質。

學習商的變化規律時注意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總結出商的變化規律。

由於小學生抽象概括能力有階段性的特點,小學四年級是從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更要有意識加強抽象概括能力的培養,為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到好基礎。

三、學習運算定律,培養學生的比較能力

比較是一切理解和認識的基礎,計算教學中恰當地進行比較,可以培養學生的比較能力,同時也為抽象概括創造條件。學習加法交換律 ,我首先引導學生對計算結果進行比較:

4+6=10 6+4=10

4+6=6+4

然後觀察這個等式的特點:等號左邊兩個加數是4 和6,等號右邊兩個加數是6和4,等式兩邊的數字相同,只是數字交換了位置,和不變。這時學生積極性很高,我又出示幾組資料讓學生關比較:

……通過比較、歸納,學生總結出加法交換律的定律:「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它們的和不變」。

學生學習了用加法運算定律進行簡算後,我出示一些有比較意義的算式:

65+35-65+35 78+22-22+78

引導學生比較數字的特點及運算符號,防止學生在一些資料特點的強刺激下,不加思考就進行計算。通過這樣的比較,可以減少思維定勢對學生的影響,同時還可以加深對加法運算定律的理解。當我再出示64+40+40+60就沒有出現乙個學生的計算結果是「1」的,教學達到預期目的。

培養學生的比較能力,可以先引導學生比較事物的不同點,再比較相同點;先比較事物差異大的屬性,再比較差異小的屬性。

四、形式多樣的訓練、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

1.精心設計練習,激發學生的興趣,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如:進行20以內退位減法的速算中,我出示這樣幾組練習題:

引導學生觀察每組算式有什麼特點?被減數的個位與減數有什麼關係?通過分析綜合,總結出:個位不夠減時,

由(1)得出「差1得9」的規律;

由(2)得出「差2得8」的規律;

由(3)得出「差3得7」的規律。

學生還依次類推出「差4得6」「差5得5」的規律。

學生還在學習多位數乘法後,我出示這樣一組思考題:

學生興趣非常高,思維處於最佳狀態,好中差學生都積極動腦,觀察、比較數字的特點,進行歸納,大部分同學推出了結論,個別差生完成到999×999這一步,通過這樣練習,全班學生都有不同層次的提高。

2.計算教學中引進趣味數學

(1)手指算

例:個位比十位大1乘9 和個位與十位相同乘9的手指算,簡單、快捷,萬無一失。

(2)多種方法完成乘法一口清

採用本個加後進的辦法學習2倍一口清,3倍一口清,4倍一口清,例如:178×2=356 1的本個是2,后位7大於5前進1,因此最高位百位寫3,7的本個是4,后位8大於5前進1,十位上寫5,最後8的本個是6,直接在個位上寫6。

5倍一口清有三種方法,一種是本個加後進;一種方法是借助珠算,雙進半,1挪上,例如:726×5,7×5進3,5挪上,再算2×5,進1,(5+1=6),最後算6×5,進3個位寫0,最後結果:726×5=3630;還有一種借助運算定律:

乘5相當於除以2後再擴大10倍即末尾填乙個「0」。

9倍一口清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本個加後進,超幾進幾;一種是以減代乘,例如:678×9=6780-678=6102

一口清的教學在三年級進行嘗試,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原來害怕計算,到後來的學生喜歡上了計算,喜歡讓老師出題,喜歡老師交給他們更多的方法,自己也在創造著新的方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漲起來了,學習效率猛增,數學給他們帶來了極大的樂趣,他們體驗到了成功,找到了屬於他們的自信。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

愛因斯坦說 提出乙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乙個問題更重要。換言之,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提出有價值的,能激起學生思維劇烈活動的問題,往往比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更重要。課堂教學作為一種有明確目的性的認知活動,其有效性將直接影響教學目標的達成,影響學生知識的建構和數學素養的養成。在新課程理念下,有效的數學教學更是要以...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興趣

興趣是乙個人力求接觸 認識 掌握某種事物和參與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內在強大的動能。當學生對某種事情發生興趣時,他們就會主動地 積極地 執著地去探索。因此,要讓學生輕鬆 愉快 有效地學習,關鍵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那麼,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下面是我 我的幾點體會 一 創設良好的教學氛...

怎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 小學數學創新能力 一 改進教與學的方式是創新意識的基礎 要把素質教育落實到實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必須有效地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要以學生發展為本,形成一種讓學生主動探求知識並重視解決實際問題的積極教學方式。在學生主動探求學習的過程中,常常需要分組實驗操作,需要討論等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