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作文教學應重視學生認識水平的提高

2022-03-14 05:42:24 字數 2754 閱讀 4532

摘要:作文是學生認識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體現。表達能力的高低,取決於認識能力的高低,認識能力的高低對作文質量的優劣起決定作用。

關鍵詞:作文教學;認識水平;學生作文是學生認識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體現。表達能力的高低,取決於認識能力的高低,認識能力的高低對作文質量的優劣起決定作用。

葉聖陶先生說:「通過寫作關,大概須在思想認識方面多下功夫,思想認識是文章的質料,有質料是首要的,沒有質料,始何能寫?」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生認識水平的提高是解決當前作文教學中學生「沒啥寫」和」寫不好」的關鍵。

那麼,怎樣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呢?一、利用閱讀教學教給學生認識事物的方法,增強學生提高認識水平的主動性通過閱讀教學使學生明白好的文章同作者認識之間的關係,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激發學生的獨創精神。一位教師在講《渡船》時,課一開始就說:

「同學們,我們平時作文不是總感到沒什麼可寫嗎?其實呀,正如有句名言所說:『不是生活中沒有美,而是我們的眼睛不善於發現美。

』學習了《渡船》這一課,相信大家對這句話會有深刻的體會。」在講到四個「有的說」時,教師先讓學生結合全文想一想,渡船上人們這些議論對治孩子的病起作用了沒有?當學生都說沒起作用時(因為碰上陳大夫給小孩看上了病),教師馬上反問:

「既然沒起作用,作者為什麼要寫這些呢?他從中發現了什麼?」在學生充分討論後,他要求學生用「儘管……都……」說一句話,把作者的發現表達出來。

孩子們終於說出了「儘管他們說的不一定對,但都表現了他們對孩子病情的關切」,「儘管渡船上的人互不相識,但他們對孩子的病情都十分關心。」——這便是作者對四個「有的說」的認識,正是有了這種認識,這些在一般人看來微不足道的議論才成為文章中有用的材料。兩相比較,雖然都是造句,前者只是一種形式,後者卻負載著作者對客觀事物的認識,而且也是學生認識的結晶。

至此,學生便領悟到,他們的作文不是沒材料,而是沒有認識到啊!更為可貴的是,在講到課文最後一段時,有學生發現了教師和教參都未談及的細節,那就是「渡船仍然停在河邊。」學生從這句話中想到了渡船停的時間長,從而發現了船主人為讓孩子治病不怕耽誤自己的生意,過河的人不怕耽誤自己時間的高尚品質。

學生已經能夠發現「美」了。他們初步學會了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他們的感情豐富起來,細緻起來,目光敏銳起來。由此而產生的自豪感和對作者的佩服感,將促使他們從平凡的日常生活中發現並積累寫作材料。

二、教師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以此帶動學生成為生活的有心人葉聖陶曾說過:「教師指導作文,不能空講些作法,一定要有寫作的切實經驗,才能隨機應變,給學生真正有益的幫助。」這「切實的寫作經驗」至為重要。

葉聖陶提倡教師要勤於練筆,但同時又指出:「所謂教師勤於動筆,不專指與學生同作一題。出題之先,為學生設想,自屬必要,每次與學生同作,似可不必。

教師另作他文,須認真為之,皆於指導學生有助益。」不難看出,葉聖陶所主張的教師勤於練筆,決不僅僅是做范文給學生看,而是為了獲得「切實的寫作經驗」。倘若教師只是把自己寫的文章讀給學生聽,那麼書籍、報刊上的同類文章有的是,而且質量也高得多。

所憾者,學生不能親聆作者「切實的寫作經驗」之談,即談之,也離學生的實際生活較遠。這正是教師應該彌補的,而且有著得天獨厚的彌補條件,那就是整天生活在學生之中。許多教師也曾教育學生要熱愛生活,要善於觀察,善於分析。

通過多種感官認識世界,從客觀世界中攝取多種營養,不斷充實、豐富自己作文的「材料庫」。然而,你可曾自問過,自己熱愛生活嗎?你觀察,分析了哪些事物?

你是怎樣認識客觀世界的?有什麼獨到的見解?你的材料庫中有多少令學生耳目一新的東西呢?

倘若你對這些問題不能給以肯定的回答,那麼你是怎樣練筆的呢?難道你是在東拼西湊胡編亂造嗎?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結果可想而知。

因此,教師要獲得「切實的寫作經驗」,必須做生活的有心人。不斷增長見聞,鍛鍊自己觀察分析事物的能力,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特別是留心學生生活中發生的事情。於指導學生作文之時,信手拈來,全是最貼近學生生活的例項,加之自己的觀察、分析、感受、體會,對學生來說是最有益的啟發,最切用的經驗。

經常把自己的見聞講給學生聽,使他們感覺到自己要知道的事情是那麼多。把生活中的例項拿來讓學生分析、討論、各抒己見,談認識、抒感情、發議論、辨是非,互相啟發,使他們認識到平凡的生活中蘊藏著深刻的內涵,並努力去開掘它。三、努力培養學生練筆的習慣,使他們的積累成為有用的材料談到積累材料,「有用」十分重要,怎樣使學生積累的材料有用,除提高他們的認識水平外,更無它法。

世間萬物之所以對人類有用,正是因為人們認識了它的價值。農夫用來燒柴的樹根,可以成為雕塑家創作藝術品的材料,其認識異也。通過練筆積詞成句,積句成段,積段成篇,變消極詞彙為積極詞彙。

這積極的詞彙即蘊含學生思想認識的載體。前面已經談到如何在閱讀和生活中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但是,僅僅做到了這一點還不夠,還必須把閱讀和生活所得隨時記錄下來。既做到認識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又做到表達準確地反映認識。

練筆不但可以鍛鍊學生的表達能力,而且可以使學生的認識更加清晰起來,使之條理化、系統化。就小學生的練筆而言,大約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讀書筆記之類,一種是日記之類。

我們在調查中發現,前一種形式較常見,而後一種形式則寥寥。而於前一種形式中,純摘錄者眾,兼感受者寡。於是學生的積累多屬消極的積累,表現在作文上,即為東拼西湊、無中生有。

日記是學生練筆的好方法。常言道: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所感、有所思,如果不動筆記下來,或者如電光石火,稍縱即逝,或者時過境遷,印象模糊。再者,學生的認識總是由表及裡、由淺人深的,難免偏頗或幼稚。隨著閱歷的增長,經常翻閱自己的日記,可以不斷地糾正和提高認識,從而產生新的認識,井從中獲得樂趣。

無論讀書筆記,還是日記,不在於篇幅長短,要緊的是「我手寫我心」。只要是對學生思想感情有所觸及的,少則三五句,多則三五百字,皆於學生作文有所助益。當今社會,資訊傳播迅速,學生的視野可謂開闊,只要教師善於引導學生提高認識能力,培養學生勤於練筆的習慣,學生寫好作文是完全可能的。

語文教學應重視學生的主體性

面評價教的效果,而不是從教的角度推測學的結果。關鍵詞 語文教學學生主體性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是語文學習的主體,因此語文教學必須重視充分發揮和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的主動性 積極性,語文教學必須以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與運用語文的能力為中心。可在我們的語文教學活動中,學生學習語文卻是這麼一種狀況。學生坐在教室...

語文教師應重視學生的預習

作者 王建敏 新課程 中學 2010年第04期 新的 語文課程標準 也突出了變教學生語文知識為全面提高其語文素養的導向性。這一導向性的根本轉變,強調了學生語文能力的訓練和提高。而學生的課前預習活動則是訓練能力,提高其語文素養的重要環節。一 預習過程既是認知過程,也是肯定學習方法的過程 預習的直接參與...

作文教學應重視創新能力的培養

作者 張君秋 新課程研究 基礎教育 2008年第04期 新語文課標強調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創新能力包括創新思維和創新實踐能力,其中創新思維是創新實踐的前提和先導,因此語文教學必須重視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作文教學佔據了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要培養學生創新作文能力,必須對學生進行作文教學創新。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