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與沉教學設計和反思

2022-02-02 11:01:01 字數 1643 閱讀 7071

教學目標:

1、能根據生活經驗**某物體在水中的沉與浮的狀態;能用實驗的方法判斷物體沉於浮。

2、能根據物體在水中浮沉的狀態給物體分類;能找出改變物體沉浮的方法。

3、能意識到把大家的意見綜合在一起往往是最好的結果。

教學準備:

水槽、小塑料瓶、橡皮、泡沫塑料、橡皮泥、鉛筆、棉花、小石子、記錄紙、氣球、木塊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1、們,你們喜歡釣魚嗎?小剛也喜歡釣魚,他和姐姐一起來到河裡釣魚,觀察**看看圖中哪些物體浮在水面上,哪些物體會沉在水裡呢?

2、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物體的浮與沉。(揭示課題)

3、了解浮力概念。(課件)

二、回憶生活、進行**(物體的沉浮)

1、們看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許多材料,根據你們的生活經驗,你認為它們在水中是沉還是浮?

2、先來作乙個**?猜測浮的物體放在左面,沉的物體放在右面,不能確定是沉是浮的、有爭議的放在中間,好吧。

3、討論,共同猜測。

4、猜測的結果,鼓勵學生說說自己的根據。

要想知道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我們該怎麼辦?

5、實驗,驗證**

6、要求:①由組長分工,依次進行,每人至少操作一種物品的實驗,其餘的人仔細觀察。②物體放入水中要輕拿輕放,防止水濺出。

③記錄員及時記錄結果,物體是沉或是浮就在**對應的地方打「√」(4)注意安靜教室不要太亂

7、實驗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指導。

8、實驗結果,交流發現。

9、小結

三、作設計實驗(改變物體在水中的沉浮)

談話: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知道了塑料瓶會浮在水面上,而橡皮泥會沉在水裡,同學們可不可以讓他們改變一下在水裡的狀態,讓沉下去的浮上來,讓浮著的沉下去.(以瓶子和橡皮泥為例)看看哪個組的辦法多?

1、商量辦法.

2、手操作.

3、交流,說出理由.

4、示實驗結果.

5、小結:改變物體的沉與浮只是相對的。改變物體沉浮狀態的方法包括:改變物體的輕重、改變物體的體積、改變物體的比重。此外,還可以借助別的物體。

比如讓瓶子沉下去的方法就有:灌水、裝石子、捆上重物、打碎、不蓋蓋、重物壓、在瓶子上鑽孔等。

又比如讓橡皮泥浮上來的方法有:捏成船形或碗形、放在浮的物體上、裹住能浮的物體、捏成空心球等。

四、小結、談收穫

同學們,這節課你都有什麼收穫?

五、教師總結

今天我們有學習了很多的科學知識,老師要提醒大家,注意觀察生活,在我們的生活中就有很多利用科學知識的例子,一定要多動腦,多思考。

六、板書:

9、沉與浮

浮在水面的物體沉在水裡的物體

教學反思:

《浮與沉》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比較簡單,重點是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能力、總結歸納能力的培養。根據這一點,我在設計這節課時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從實驗現象中得出結論。因為我們知道「浮」和「沉」的實驗現象不是很明顯,只有學生親自實驗讓學生都觀察到現象,才能達到**的目的。

所以在這整個實驗過程中,老師要對學生的實驗及時指導要明確,要指出觀察什麼,觀察何處。否則學生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也不知道應該觀察**。從這節中這節課我覺得還要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遵循學生的認識過程,運用引導討論和有效的提問,將學生帶入物理情景,啟發學生積極思考,激起學生的探知慾望,引導學生探索。2.

《浮與沉》教學設計與反思

分類操作 猜測浮的物體放在右面,沉的物體放在左面,不能確定是沉是浮的 有爭議的放在中間,好吧?2 實驗前的要求及具體分工 這些物體究竟哪些是沉在水裡,哪些物體是浮在水面,板書 沉入水裡,浮在水面 我們怎樣來驗證呢?對,實驗。首先我們一起來讀讀實驗要求,出示實驗要求 由組長分工,依次進行,每人至少操作...

《改變浮與沉》教學反思

改變浮與沉 教學反思在進行本科的教學的時候,我看到學生準備的各種實驗材料,於是組織學生將它們放到水中,看看哪些是浮,哪些是沉?學生很快進行操作,然後進行匯報。結果在觀察的時候我發現有的學生拿的橡皮泥是浮的?怎樣回事呢?首先第一條原因是部分學生準備的不是橡皮泥,而是彩泥由於較輕所以輔導水面上,還有救學...

《9 3物體的浮與沉》教學設計

9.3 物體的浮與沉 教學設計 作者 張忠鈺 讀與寫 中旬刊 2016年第08期 中圖分類號 g633.7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2 1578 2016 08 0034 0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通過學習知道液體中的浮沉是由該物體在液體中所受浮力及其重力之間的大小關係決定的 知道f浮g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