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學考點總結

2021-10-17 00:21:27 字數 4946 閱讀 7187

名詞解釋:

1、個體心理 2、心理過程 3、心理特徵 4、意識 5、心理學 6、高等教育心理學 7、實驗法 8、觀察法 9、調查法 10、教學效能感 11、教學反思 12、教學監控能力 13、學習 14、學習理論 15、社會學習論 16、認知—結構論 17、意義學習 18、資訊加工 19、建構主義 20、動機 21、學習動機 22、學習需要 23、成功動機 24、歸因 25、需要層次理論 26、自我效能理論 27、學習遷移 28、知識感知 29、知識理解 30、智力技能 31、干擾說 32、遺忘曲線 33、學習策略 34、認知策略 35、元認知策略 36、問題 37、問題解決 38、問題表徵 39、定勢 40、創造性思維 41、自我意識 42、群體 43、群體決策 44、首因效應 45、近因效應 46、光環效應 47、投射效應 48、刻板效應 49、心理健康 50、心理衛生

第一章緒論

1、簡述不同心理學流派的理論觀點。

2、簡述高等教育心理學的學科特徵和內容體系。

3、舉例說明高等教育心理學的作用。

第二章大學教師心理與大學生心理發展

4、什麼是教學效能感?剖析自己的教學效能感,並說明它對自己從事教學活動的影響。

5、簡述教學反思的基本過程和方法。

6、教學監控能力是什麼?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談談教學監控能力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

第三章學習心理理論

7、簡述大學生學習的特點。

8、什麼是意義學習、先行組織者和認知結構?

9、簡述不同學習理論的主要觀點。

10、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

11、試對聯接派學習理論與認知派學習理論作以比較分析。

12、聯絡高等教育教學實踐,談談你對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認識(建構主義學習論教學的基本觀點)。

第四章學習動機及其培養

13、簡述大學生學習動機的特點。

14、試述強化動機理論、成就動機理論,成敗歸因理論、自我實現理論及自我效能理論的主要觀點。

15、舉例說明高等教育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

16、綜合教學實踐,設計乙個指導對大學生學習結果進行正確歸因的訓練方案。

第五章學習遷移及其促進

17、簡述學習遷移的分類。

18、結合例項說明學習遷移對學生學習的促進作用(遷移的作用及意義)。

19、簡述形式訓練說、共同要素說、概括說、關係轉化說、認知結構說、經驗整合說的主要觀點。

20、影響學習遷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1、根據學習遷移的原理和方法,談談在高校教學中促進學習遷移的有效措施。

第六章知識、技能的學習

22、什麼是陳述性知識、程式性知識與策略性知識?

23、簡述大學生認知發展的特點?

24、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說明了什麼?

25、簡述知識遺忘的主要理論及其觀點。

26、舉例說明防止知識遺忘的主要措施(有效方法)。

27、根據大學生記憶發展的特點和資訊編碼規律,試述提高知識識記效果的有效策略。

第七章學習策略及其指導

28、簡述複述策略、精細加工策略和組織策略的含義。

29、有效促進認知策略的教學措施是什麼?

30、簡述計畫策略、調節策略與監控策略的含義

31、結合教學實際,談談有效促進大學生元認知策略的教學措施。

第八章問題解決與創造性思維

32、什麼是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的特點、構成與評估方法是什麼?

33、舉例說明在教學中如何訓練學生問題解決的能力,並分析問題解決的主要策略及訓練。

34、試述在教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大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第九章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與自我教育

35、什麼是自我意識?自我意識的結構是什麼?

36、簡述現實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的含義。

37、簡述大學生自我意識發展的過程。

38、根據大學生自我意識發展的特點,試述引導大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措施。

第十章態度與品德的學習

39、簡述態度、品德的含義及其區別與聯絡。

40、道德發展階段論、道德價值觀辨析論、社會學習品德論的主要觀點。

41、根據道德價值觀辨析論,結合身邊的事例談談如何對大學生進行品德教育。

第十一章大學生群體心理與人際交往調適

42、什麼是群體凝聚力,高凝聚力的群體有哪些特徵?

43、試述從眾與服從、模仿與感染的區別

44、簡述影響模仿的因素。

45、簡述影響感染的因素。

46、簡述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特點與原則

47、試述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心理效應。

第十二章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48、簡述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含義與標準。

49、簡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

50、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什麼?

51、聯絡高校教育教學實際,試論如何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十三章教學成效的測量與評價

52、什麼是教學測量與教學評價,它們對教學活動有什麼作用?

53、什麼是測驗的信度和效度,如何提高測驗的信度和效度?

54、什麼是專案的難度和區分度,如何計算專案的難度和區分度?

55、舉例說明在高等教育教學測驗中如何科學命題和正確評分。

第一章緒論

1、個體心理:指個人具有的或在個體身上發生的心理現象。分為四個方面:心理動力、心理過程、心理狀態和心理特徵,其中最重要的是心理過程。

2、心理過程:指個體的心理是一種動態的活動過程,包括認知過程、情緒過程、意志過程三方面。

3、心理特徵:是人們在長期的認知、情緒和意志活動中形成的穩固而經常出現的意識特徵,主要包括能力、氣質和性格。

4、意識:是指能被個體所清晰覺察的心理活動。意識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徵,也是人心理活動的主導方面。

5、心理學:是一門研究心理現象發生發展規律的學科。心理學研究物件包括個體心理、個體心理與行為、個體意識與無意識、個體心理與群體心理四個方面。

6、高等教育心理學: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的心理現象和規律的學科。

7、實驗法:指在控制的條件下系統的操作某種變數的變化,來研究此種變化對其它變數的影響。

8、觀察法:即自然觀察法,是指在自然的生活情境或教育過程中直接觀察被試(學生)的外部行為表現(言語、行為和表情),從而對其心理活動進行研究的方法。

9、調查法:是指實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提問的方式蒐集資料間接了解被調查物件的心理與行為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大學教師心理與大學生心理發展

10、教學效能感:是教師對自己影響學生學習行為和學習成績能力的主觀判斷。分為一般教學效能感和個人教學效能感。

11、教學反思: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為思考物件,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是一種通過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展的途徑。

12、教學監控能力:教師為了保證教學達到預期目的而在教學全過程中,將教學活動本身作為意識物件,不斷對其進行積極主動的計畫、檢查、評價、反饋、控制和調節的能力。

第三章學習心理理論

13、學習: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有計畫、有組織、有系統地進行的,在較短的時間內接受前人所積累的科學文化知識,並以此充實自己的過程。

14、學習理論:主要有兩大派別:聯結派和認知派。

聯結主義學習理論認為一切學習都是通過調節作用,在刺激和反映(s-r)之間建立直接聯結過程,強化在s-r聯結的建立中起重要作用。認知學習理論認為,學習不是在外部環境支配下被動的形成s-r聯結,而是主動地在頭腦內部構造認知結構;學習不是通過練習與強化形成反應習慣,而是通過理解獲得期待;有機體當前的學習依賴於他原有的認知結構和當前的刺激情境,學習受主體的預期所引導,而不是習慣所支配。

15、社會學習論:班杜拉是社會學習理論的代表人物,他認為學習就是觀察、模仿的過程。

16、認知—結構論:布魯納提出了認知-結構理論,他主張學習的目的在於發現學習的方式,使學科的基本結構轉變為學生頭腦中的認知結構。

17、意義學習:將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和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起非人為和實質性的聯絡。

18、資訊加工:借用電腦科學、語言學和資訊理論的概念來說明人的認識能力和適應行為,包括各種心理過程和智慧型行為。

19、建構主義:主張世界是客觀存在的,但對於世界的理解和賦予意義卻是由每個人自己決定的。

第四章學習動機及其培養

20、動機:是指引起和維持個體活動,並使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內在心理過程或內部動力。

21、學習動機:指激發個體進行學習活動、維持已經引起的學習活動,使行為朝向一定學習目標的一種內在過程或內部心理狀態。

22、學習需要:又稱為學習驅力,是指個體在學習活動中感到某種欠缺而力求獲得滿足的心理狀態,學習情境中的學習驅力主要由以下三方面組成: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和交往內驅力。

23、成功動機:指在人的成就的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它是激勵個體從事自己認為重要的或有價值的工作,並力求獲得成功的一種內驅力。

24、歸因:人們對自己或者他人所做行為進行分析,指出其性質或推斷其原因的過程。

25、需要層次理論:馬斯洛認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種,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他指出,各層之間不但有高低之分,而且有先後之分,只有低一層需要滿足後,高一層需要才會產生。

26、自我效能理論:是由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是人們對自己能否成功地進行某一行為的主觀判斷。

班杜拉認為,人們的行為不僅受行為結果的影響,而且受通過人的認知因素形成的對結果期望的先行因素的影響,並提出了結果期望以外的另一種期望——效能期望,即人們對自己能夠進行某一行為的實施能力的推測或判斷,也就是人們對自己行為努力的主觀推測。人們在獲得相應的知識、技能後,自我效能就成了行為的決定因素。

第五章學習遷移及其促進

27、學習遷移:即在一種學習中獲得的經驗對另一種學習或其他學習所產生的影響。它既包括先前學習對後繼學習的影響,也包括後繼學習對先前學習的影響。

第六章知識、技能的學習

28、知識感知:指學生通過對直接感知到的資訊的表層意義、表面特徵進行加工,從而形成對有關事物具體的、感性的認知過程。

29、知識理解:指學生通過對感性材料的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從而獲得對某類事物本質特徵與內在聯絡,並發展形成理性知識的過程。

總結 高等教育心理學

一 認識高等教育心理學 1 教育心理學 廣義 是研究教育實踐中的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 教育心理學 狹義 是研究學校情境中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的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高等教育心理學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學生的學與教的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其內容體系包括 高等教育心理學的科學學問題,高校學習心理研究,高校德育 自...

高等教育心理學作業

二 布魯納的認知發展理論 該學習理論的主要觀點是 學習的實質在於主動地形成認知結構 學習包括知識的獲得 知識的轉化和評價三個過程 教學應使學生理解各門學科的基本結構 提倡發現學習。該學習理論對教學活動的主要啟示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教學要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出發,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由於學習的實質在於主...

高等教育心理學考試

西方心理學家把情緒分類為 1 原始情緒,包括 快樂 憤怒 恐懼和悲哀。2 與感覺有關的情緒,包括 厭惡 疼痛 舒服和輕快。3 與自我評價有關部門的情緒,包括 驕傲 羞恥 內疚和悔恨。4 與別人有關的情緒,包括 熱愛 仇恨 尊敬和輕視。前蘇聯的心理學家根據情緒持續的時間和強度把情緒分為三種狀態 1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