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學,辨析,簡答題

2022-12-02 13:21:05 字數 3745 閱讀 5683

課後作業一,1/2/6/7/8/10章同步作業

辨析:1 智力水平高的人,創造力也高。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智力是人們在認識客觀事物的過程中所形成的認知方面的穩定心理特點的綜合;創造力是應用新穎的方式解決問題,並能產生新的有社會價值的產品的心理能力。二者的關係十分複雜。

智力高的人雖然可能比智力低的人更有創造性,但高的智力並不是創造力的充分必要條件。創造力還受到一些非智力因素,如堅持性、自信心、意志力、責任感、興趣等的影響。創造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結晶。

2 心理定勢使人們習慣於用現成的方式和思路來考慮問題,因此對解決問題只有消極作用。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定勢是心理操作活動的積累而形成的問題解決的準備狀態。定勢的作用存在積極和消極兩方面影響:

一方面使人們能夠對一些常規性的問題做出較快的解答,從而提高問題解決的效率;另一方面,這種固定性和恆常性往往又會使人們的思路陷於僵局,難以尋找到一種新的方式去考慮問題,不利於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3 短時記憶向長時記憶轉化的條件是想象。

題幹觀點是錯誤的。要使短時記憶轉向長時記憶需要通過複述。(1)短時記憶保持時間較短,容量有限,儲存時間一般不會超過1分鐘,容量為7±2個組塊。

如果長時間得不到複述,則就會再次進入瞬時記憶,最終遺忘。(2)因此短時記憶向長時記憶轉化的條件是複述,而不是想象。

4 教師的知識水平越高,教學效果越好。

錯。影響教師教學效果的不僅有教師的知識水平,還包括教師的教學觀念與方式、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裝置、班級規模等。

簡答:1 簡述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

(1)知識的儲備、反應定勢與功能固著(2)問題的呈現方式(3)醞釀效應(4)原型啟發、(5)情緒和動機狀態。以及個體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徵、認知風格和人生觀、世界觀等個性心理特徵(個性因素)。

2 簡述個體知識獲得的過程。

一般說來,知識的學習分為知識的領會,知識的保持和知識的應用三個階段。如識的領會是知識學習的開端,它是學習者通過同化作用將新知識與其認知結構中的已有知識聯絡起來,從面使新知識獲得意義的過程。隨著新知識的不斷獲得,學習者的認知結構相應地不斷發展。

知識的保持是學習者試圖將領會了的新知識牢固地儲存於記憶中的過程。它是學習者運用知識的前提。知識的應用是學習者將儲存於記憶中的知識提取出來,並以此解決問題的過程。

這是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重要標誌,也是知識學習的根本目的。

3 大學生的價值觀與人生觀處於什麼時期?為什麼?

大學時期是大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確立與穩定的關鍵時期。大學低年級是人生觀初步確立、不穩定的時期。高年級是價值觀和人生觀真正確立和穩定的關鍵時期。課本p34.

4 簡述大學生學習困難的主要表現及指導方法。

大學生的學習困難一般是指智力正常而課程學習上有困難。這些困難的主要表現有學習動機不足、學習興趣缺乏、自我管理能力較差。對於學習動機不足的學生要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方法包括生涯規劃、強化、成就指導、適當歸因、內部與外部學習動機的整合等。

對於學習興趣不足的學生可以開展愛崗敬業教育,並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對於自我管理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引導他們合理分配時間並對行為合理分類。

課後作業二,4/5章同步作業

辨析:1 兩種學習材料的相似度越高越容易產生正遷移。

這句話是錯誤的。正遷移是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而兩種學習材料相似程度高,既可能起到促進作用,也可能起到阻礙作用,所以不一定是正遷移,也有可能是負遷移。

2 習得性無助感與人們對失敗的歸因有關。

正確。乙個總是失敗並將失敗的原因歸於內部的、穩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人會逐漸形成一種習得性無助的自我感覺。習得性無助即當個體感到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會對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產生影響時所體驗到的一種抑鬱狀態。

3 學習動機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內部動力,學習動機越強,學習效率越好。

錯。學習動機與學習效率是倒u曲線的關係。每種難度的任務都有乙個最佳動機水平,動機水平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學習效率的提高。

4 逆向遷移即負遷移。

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逆向遷移和負遷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逆向遷移指後繼學習對先前學習產生的影響。負遷移是指兩種學習之間相互干擾、阻礙,即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產生消極影響。

簡答:1 簡述影響學習遷移的因素。

學習物件之間的共同因素,已有經驗的概括水平,學習的理解與鞏固程度,定勢的作用。

2 簡述個體動機發生發展的過程。

情緒 → 情感 → 動機 → 意志 → 價值觀與道德

3 簡述自我效能感及其功能。

自我效能感:指人們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從事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

① 決定學生對學習活動的選擇及對活動的堅持性。

② 影響學生對待學習困難的態度。

③ 影響學習任務的完成。

④ 影響學習時的情緒狀態。

4 簡述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方法。

(1)創設問題情境,啟發學生積極思維;(2)從內部動機入手,培養學習興趣;(3)充分利用反饋資訊,給予恰當的評定;(4)根據作業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5)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努力。

課後作業三,3/9/12章同步作業

辨析:1 程式教學是合作學習的一種重要形式。

錯。程式教學是一種能讓學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學,以特定順序和小步子安排材料的個別化教學方法,是個別化教學的一種重要形式。而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

因此,程式學習與合作學習是兩種不同的學習方式,不能混為一談。

2 學習所引起行為或行為潛能的變化是短暫的。

這觀點是錯誤得。學習是個體在特定的情景下由於練習和反覆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比較持久的改變。因此.學習引起的行為變化是持久的而非短暫的。

3 信度高的測驗就是有效的測驗。

錯誤。信度是指乙個測驗量表的可靠程度(或可信度)。效度是指乙個測驗工具希望測到某種行為特徵的有效性與準確程度。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可信的測驗未必有效,而有效的測驗必定可信。

4 負強化和懲罰在本質上是相同的。

題幹觀點是錯誤的。(1)負強化是撤銷厭惡刺激的過程,本質是增加某種期望行為出現的概率。(2)懲罰是當有機體做出某種反應以後,呈現乙個厭惡刺激,本質是減少不良行為出現的概率。

(3)因此,題幹的說法是錯誤的。

簡答:1 簡述構建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觀點。

(1)知識觀:知識並不是對現實的準確表徵,它只是一種解釋、一種假設,它並不是問題的最終答案。

(2)學習觀:學習是學習者自主建構事物的意義和圖景的過程。這種建構不能由他人代替。

(3)學生觀:每個學生都擁有豐富而獨特的經驗世界,這個經驗世界是教學的前提、起點和重要資源。

(4)教學觀:教學不是傳遞客觀而確定的現成知識,而是促進學生的知識建構活動。

2 簡述你對學習本質的理解。

廣義的學習指由練習或經驗引起的相對持久的行為變化的過程。它是動物和人類生活中的普遍現象。狹義的學習指人類的學習,是在社會生活實踐活動中,以語言為中介,經思維活動而自覺地掌握人類歷史的社會知識經驗,以積累個體經驗的過程。

3 簡述學績測驗的一般命題原則。

(1)試題要符合測驗的目的;(2)試題內容的取樣要有代表性;(3)題目格式應多種多樣;(4)試題的文字要簡明扼要;(5)答案應正確可靠;(6)各試題應彼此獨立。

4 簡述有意義學習的條件。

實質: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實質性和非人為的聯絡。條件:

(1)學習材料本身必須具有邏輯意義,表徵某種實在的意義;(2)學習者必須具有積極主動地在新知識與已有適當觀念之間建立聯絡的傾向性(心向);(3)學習者的認知結構中必須具有適當的知識,以便與知識進行練習;(3)學習者必須積極主動地使這種具有潛在意義的新知識與認知結構中的有關舊知識發生相互作用,使認知結構或舊知識得到改善,使新知識獲得實際的心理意義。

教育心理學簡答題總結

第一章1.教育心理學的定義及其研究內容 定義 教育心理學是一門研究學校情景中學與教的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研究內容 學生 教師 教學內容 教學環境 教學 五種要素 學習過程 教學過程 評價 反思過程三個過程。2.教育心理學的作用 教育心理學對教育實踐具有描述 解釋 和控制的作用。在實際應用幫助教師準確...

教育心理學簡答題題目

教育心理學 小學 歷年真題彙編 2006.1 2011.1 簡答題1.簡述教育心理學的研究物件。2.如何理解學習的概念?3.簡述遷移的作用。4.簡述兒童強迫行為的主要表現形式。5.簡述影響問題解決的主要因素。6.簡述教師成長與發展的基本途徑。7.簡述個體自我意識的發展歷程。8.簡述如何有效地進行學生...

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簡答題

1.教育心理學是一門研究學校情境中學與教的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1.1 教育心理學是應用心理學的一種,是心理學與教育學的交叉學科.2.所謂心理發展,是指個體從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體生命程序中所發生的一系列心理變化 3.學生性格差異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徵差異和性格的型別差異 4.自我意識包括自我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