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中感悟」教學

2021-07-12 03:32:14 字數 1068 閱讀 8700

「在閱讀中感悟」的教學策略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要求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

」教師要指導學生通過反覆誦讀來感悟課文生動的語言,體味課文深遠的意境,通過熟讀成誦來促進學生的語言內化。教學中,教師可以採用以下策略來提高「在讀中有所感悟」的效果。

一、情盛驅動策略

教學活動中師生共同參與知情交融的動態網路,聽說讀寫都需要以情感驅動為基礎,閱讀教學應以讀為主,激發起學生的情感,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培養學生對文章意蘊的領悟能力。例如《一株紫丁香》,這篇課文是一首清新活潑的小詩,詩詞樸素易懂。這篇課文最大的特點就是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感悟。

因此在課文開頭第一小節,我緊緊抓住詞語「踮起腳尖兒」讓學生去理解文中小朋友當時的心境。讓學生自己說說為什麼要「踮起腳尖兒」?應該用怎樣的語氣去讀?

學生大部分能體會到老師還在工作,應該悄悄地小聲地去讀,不要驚動了老師。用這種輕輕的語氣來表達學生對老師的深情的愛,結果學生讀得有聲有色,聲情並茂。緊接著我又引導學生說:

「小朋友們帶著自己對老師的深情的愛,栽下了這株紫丁香,同時也栽下了自己對老師的美好願望。他們有什麼願望呢?請大家自讀2—4小節,找找答案。

」學生讀後爭先發言:「他們想讓紫丁香夜夜和老師做伴」、「想讓紫丁香幫老師消除一天的疲倦」、「想讓它表示自己對老師的感謝」。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節讀一讀,此時學生已經把他們對老師真誠的愛通過自己的朗讀送到了老師的心田,

二、激發想象能力策略

想象是人們在頭腦中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創造新形象,的過程。沒有想象就無從對言語進行感知和理解,因此,激發想象有助於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如教《長城和運河》,課文中描寫萬里長城和京杭大運河的句子非常生動地描繪出了兩大人類奇蹟的壯麗景象。

「連綿起伏、曲折蜿蜒、銀光閃閃、伸向天邊」這樣的詞彙都是誦讀、積累語言的好材料。讓學生想象著萬里長城化作一條巨龍在層巒疊嶂的崇山峻嶺之間穿行,聽著老師飽含激情的語言,進一步激發起學生作為中華民族後代的無比自豪。當學生在教師的激情感染下,一遍又一遍、反覆誦讀課文的時候,感情得到了提公升,得到了昇華,他們讀出來的已經不僅僅是幾句句子,一首詩,而是一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

在閱讀體驗中實現情感感悟

作者 左小會 教師博覽 科研版 2013年第07期 摘要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引導學生鑽研文字,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 體驗和理解。不應完全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也要防止用集體討論...

在反思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長

所謂教學反思是一種非常有益的思維活動和再學習方式,就是幼兒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一日活動作為認識物件而進行全面 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從而進入更優化的教學狀態,使幼兒得到更充分的發展。一 當前幼兒教師反思教學的現狀與問題 一 報流水賬 式的反思,缺乏發現問題。教學反思不是面面俱到地 報流水賬 而是要反省...

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昇華

作者 廖聞茗 讀寫算 2013年第06期 摘要 思想品德課的課程價值不僅僅著眼於知識與技能的強化,更在於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滋潤情感 端正態度,內化正確的價值觀,為此把思想品德教育寓於活動之中,有效開展體驗性活動教學,讓學生在親身體驗與實踐中建構知識,感悟人生,以培養健全人格和提高心理素質,增強道德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