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長

2022-04-30 16:27:05 字數 886 閱讀 6267

長期以來,我們歷史與社會老師常常為這樣的問題感到困惑:教師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即使會背、考試取得好成績,卻無法肯定他們已掌握熟練的技能和理解相關的知識;教師把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告訴學生,但不能保證學生就會有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學生可以懂得善惡,並且在課堂裡、在試卷上做出正確的判斷,但他未必能把它轉化成行為。如何走出歷史與社會自身的困境?

我認為在歷史與社會課中實施「體驗學習」是一種有效方法。什麼是體驗式學習?體驗式學習以實踐論的思想、心理學、教育學的原理為基本理論,強調注重引導對學習過程的全程參與和全力體驗。

它以對人的發展,對生命的關懷為本,以對知識、生活的體驗,智慧型的開啟為目標,要求教師以組織學生「出乎其外」的實踐性學習為基本載體,以追求學生獲得學習「入乎其內」的深刻體驗為教學目標。

一、「體驗學習」的特性

1.親歷性。體驗學習以人為本,強調人的主體作用,學習者要親身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中去,要親身體驗學習過程中發生的一切問題,要親身感悟知識的真諦,這一切,除學生本人外,所有的人都無法替代。

2.過程性。要使學生對認知產生體驗性的感悟,不能靠老師直接告知知識結論,也不能靠老師千萬遍的講述,這種做法只注重學生知識的積累,只是為了接受和理解他人的經驗,而不是學生的整體精神建構。

使其在過程中思考,在思考中體驗,在體驗後感悟,在感悟後建構。

3.開放性。在教學中只有開放教學環境、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式……讓學生感覺到學習氛圍民主、平等、愉悅,學習材料興趣,學習過程樂於參與……這些都是學生實施體驗學習的前提條件,學生只有在輕鬆的心態下、在自己感興趣的學習中,才能親力親為,用心體驗學習。

由於體驗學習的特性,它可以對歷史與社會課產生如下的作用:

1.體驗能使知識獲得更深入。人的認識**於對主客體認知,在體驗的過程中,對主客體從最初的表面逐漸地鞏固、深化獲得體驗的過程就是乙個不斷內省→認同→內化的過程。

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昇華

作者 廖聞茗 讀寫算 2013年第06期 摘要 思想品德課的課程價值不僅僅著眼於知識與技能的強化,更在於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滋潤情感 端正態度,內化正確的價值觀,為此把思想品德教育寓於活動之中,有效開展體驗性活動教學,讓學生在親身體驗與實踐中建構知識,感悟人生,以培養健全人格和提高心理素質,增強道德信念...

在反思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長

所謂教學反思是一種非常有益的思維活動和再學習方式,就是幼兒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一日活動作為認識物件而進行全面 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從而進入更優化的教學狀態,使幼兒得到更充分的發展。一 當前幼兒教師反思教學的現狀與問題 一 報流水賬 式的反思,缺乏發現問題。教學反思不是面面俱到地 報流水賬 而是要反省...

在體驗中感悟在中獲取

摘要 針對小學數學課程改革提出的教學方式的轉變要求,研究如何創造學習環境,鼓勵學生體驗與 滿足其多樣化的學習需求,須突出解決兩個問題 一是如何辯證地處理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關係 二是在教學過程中,是單純地 講數學 聽數學 練數學 還是要多引導兒童在實際情境中體驗 數學.關鍵詞 小學數學 學習方式 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