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學活動中提問的有效性

2021-06-28 14:48:40 字數 1085 閱讀 7808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曾經說過:「教學過程是一種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持續不斷的活動。」而師生互動交流的主要形式就是提問。

課堂提問能不斷引起幼兒的注意,使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給幼兒以外部刺激,防止了注意力的分散。實踐證明,通過提問引起幼兒的有意注意,讓幼兒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所學知識比由教師對幼兒單向傳遞資訊所獲得的知識印象深刻得多。其次,課堂提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起學生的好奇心。

再次,課堂提問能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掌握程度,根據學生反饋的資訊及時調整教學活動。

以我在小班科學活動《剝花生》中的提問為例,具體論述在小班科學活動中如何提高提問的有效性。(見表

一、表二)

分析:從表一可以看出,雖然老師的問題幼兒能回答,但是幼兒的回答都是機械的,與老師一問一答,沒有加入幼兒自己的想法。從表一幼兒的回答中,看不出幼兒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慾望。

從表二可以看出,幼兒從一開始就進入了主動學習的狀態,能和自己的生活經驗有機結合。其次,在描述花生的特徵時,教師提公升了問題的具體性,給予小班的幼兒一定提示,結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從表一表二的對比可以看出,小班幼兒雖然剛進幼兒園沒多久,但是你只要給他們創設乙個環境,營造乙個讓他暢所欲言的氛圍,就能點燃他們智慧型的火花,引發他們的奇思妙語。

(見表三、表四)

分析:表三中的提問過於簡單,單一。對於幼兒來說沒有難度,激發不起幼兒思考的興趣,因此他們只會很消極地跟著教師一問一答。

而在表四中可以看出:首先通過改進,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過度很自然,由幼兒前面乙個問題順勢引出下乙個問題,也就是接過幼兒的球,稍加改動後再拋給幼兒,再由幼兒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更大的激發了幼兒主動**的興趣。其次,開放性的提問讓幼兒的回答不再單一,而是出現了解決同一問題的多種不同的方法,體現了幼兒思維的創造性。

(見表五、表六)

分析:從表五表六中可以看出,幼兒通過自己親手操作以後,主動**、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明顯高漲。在表五中由於教師的提問比較明確,幼兒的積極性有所提高,但是還沒有達到教師所期盼的程度。

在表六中,教師在第二個問題上稍稍做了點改動,起到了完全不同的效果。表五中是以教師為主,提出了這個問題;而表六中則是以幼兒為主,引導幼兒自主學習,通過觀察、比較得到科學的結論。在回答的難度上有了提高,但又是幼兒的能力所能達到的,這就更加激發幼兒**的興趣。

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摘要 提問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問可以促進教學,活動中幼兒是通過提問來進行學習的。有了問題才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決問題的方法,雖然有問題不一定有創造,但沒有問題一定沒有創造。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普曾說過 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發 喚醒 鼓舞 而要做到這些,教師善用語言的引導是極其重...

談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作者 凌利軍 新課程 上旬 2016年第08期 摘要 小學數學課堂中,良好的提問方式不僅能提公升課堂氛圍,還可以通過這種潛移默化的方式來增強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在這樣的數學課堂教育下,可以有效增加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及自身邏輯思維,為後續對數學學科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關鍵詞 數學提問 教學策略 認知...

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思考

摘要 課堂提問作為 教師促進學生思維,評價教學效果,推動學生實現預期目標的基本控制手段 是溝通教師 教材及學生三方面聯絡的橋梁。如何改進和提高課堂提問的技巧,以增強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呢?本文主要從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 注意點及一些基本技巧等三方面進行闡述。關鍵詞 課堂提問有效性量難度 一 課堂提問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