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2022-10-11 10:24:02 字數 4824 閱讀 1870

摘要:數學課堂提問是數學教學活動最基本的組成部分,一節數學課經常是由乙個個層層遞進的數學問題串連起來的,合理的課堂提問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能夠創造出活躍的課堂氣氛,促進學生的思維的發展。因此,要保證課堂上的提問每一句都是有效的,從而起到較好的引導作用。

關鍵詞:課堂提問有效性

正文:在數學課堂中,幾乎每乙個環節都離不開提問,有效的數學課堂提問能夠促進教學目標達成,學生思維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然而,在當前的課堂上,教師的課堂提問還存在著不小的問題。

比如課堂提問歸於追求數量和速度,設計的問題沒有達到讓學生思考的目的,等待學生回答的時間過於少,對於學生的回答沒有進行歸類、評價等。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到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要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同時要使人人都學到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通過數學這一學科的學習要提高學生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和數學思想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數學課堂提問作為數學教學活動的基本組成部分,對於學生的影響體現在許多方面,乙個恰到好處的提問能夠促進學生積極思考,使學生暢所欲言,知無不言,言有深意,能提公升學生思維的深度與廣度,從而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因此要精心設計每乙個課堂提問,是每乙個課堂提問都有意義,有實效。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仍然存在低效甚至無效的課堂提問,因此為保證課堂上所涉及到的提問的有效性,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精心備課,設計好預設問題和隨機應變,處理好生成問題

眾所周知,備課是上一節好課的前提,在教學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備課首先要樹立新的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備課的思路和理念要有新意。備課的過程中要考慮數學問題的難易要適度,有研究表明提出的問題最好是班級三分之一至六分之一的學生會回答的問題,如果超過這個標準,說明設計的問題過難,反之太容易的提問是在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

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盡量設計讓學生「跳一跳摘個桃」的問題。既要避免讓學生覺得沒意思的簡單問題,也不能提難度太高讓學生失去信心的問題。

在備課的過程中要合理安排問題的數量,一節課只有40分鐘的小學課堂,能夠合理的安排時間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師的課堂提問的數量也要控制好,要圍繞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進行設計,量要適中,問題過多,可能會使學生很難靜下心來深入的思考,量過少,有些時候直接自問自答,或者過於直白,沒有太大的思考價值,這樣則又剝奪了學生思考的能力,達不到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這一目標,不利於學生對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對現學的知識進行分析和概括。

所謂生成問題就是在上課時出現了超出預設方案的、與預設方案緊密相關的新情況、新問題。這一類問題因學生的特點、思維方式及個體差異而很難預料,這些問題則非常考驗教師的知識儲備、教學經驗和教學機智。有些有經驗的老師在處理這些問題時,會先將一些學生提出的有思考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做集體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產生思維的火花,無形的提高了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在課堂中遇到這些問題時,應該靈活調整、整合預設的問題,機智生成新的問題方案,隨機應變,其實這也考驗了乙個教師備課預設問題是否全面。所以說,乙個優秀的教師既可以做到在備課時預設到課堂上可能出現的生成問題,同時也能將生成問題進行轉化,從而進行有效的課堂提問。

二、要合理安排不同提問模式的問題,以及不同回答要求的問題

根據對問題回答的要求不同,可把問題分為四類:

1、判別類問題:主要是對事物加以判定。代表性詞語是:

「是不是」?「對不對?」、「行不行、」「好不好?

」、「能不能?」、「會不會?」等等。

2、描述類問題:主要是對客觀事物加以陳述和說明。代表性詞語是:

「是什麼?」、「怎麼樣?」等等。

3、探索類問題:主要是對事物的原因、規律、內在聯絡加以闡釋。代表性詞語是:

「為什麼?」、「你從中能發現什麼?」、「你該如何?

」等等。4、發散類問題:主要是從多角度、多方面、多領域去認識客觀事物。

代表性詞語是:「除此之外,還有哪些方法?」、「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你是怎樣理解的?」、「說說你的看法?」等等。

根據布魯姆教學提問模式,可把提問分為六類:

1、識記性提問:包括判斷提問和回憶提問,是考查識記能力的提問。2、理解性提問:

包括橫向理解提問和縱向理解提問。橫向理解提問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對事件、事實、物質、概念、文章、公式、方法等進行橫向對比,以抓住各自的特性,區別其本質的不同,提高對知識的辨別能力。縱向理解提問是教師抽取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態度情感與價值觀中的關鍵部分進行的提問,以引導學生對此進行深度思考和準確理解。

3、運用性提問:教師建立乙個簡單的問題情境,讓學生運用新舊知識來解決新的問題,以達到強化記憶、透徹理解、靈活運用的目的。4、分析性提問:

要求學生通過要素分析、關係分析和原理分析,對問題的原因和結果進行解釋和闡述。5、綜合性提問:包括分析綜合提問和推理想象提問兩種。

分析綜合提問要求學生對已有的資訊進行綜合分析,從而得出結論;推理想象提問要求學生根據已有的事實進行推理、想象可能的結論。此類提問的特點是:問題是開放的,答案是多元的。

6、評價性提問:要求學生首先要建立起完善的相關知識結構,正確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以及判斷評價的原則和依據等。評價提問的主要內容包括:

人和人的思想觀點,事件的正誤,方法作品的優劣等。

當前,教師的許多問題往往停留在知識、理解、應用和分析的水平上,而很少涉及綜合和評價性的問題。在一節課中判別類問題、描述類問題往往佔據了大部分的時間,而很少涉及到探索類問題及發散性問題。這樣的做法可能會達到一時學生接受的新知識比較多,但長此以往,學生的探索、發現以及創新能力將有所下降。

比如在上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時,讓學生明白列豎式的步驟的識記性提問、理解性提問等固然重要,但是一定要注意將知識滲透下去,通過像學生提一些發散性的綜合性的問題,例如你能出一道像52÷2這樣的除法題嗎?這些問題能夠幫助學生將所學的知識立體化,通過思考,讓學生將這一塊知識掌握的更加紮實。

三、注意提問的語言

數學本身的特點在於其嚴謹性和科學性,因此對於乙個數學教師,在課堂提問時也有著許多嚴格的要求,包括科學性、準確性、簡潔性、啟發性、趣味性等等。有些教師在提問時,語言敘述不清,所提問題一遍表述不到位,往往需要重複表達使學生養成了不注意聽得壞習慣。或者是提問的語言不夠精煉,提問時用詞不夠精準,教師對提問描述不清,使學生不知道教師提問的目的,回答的也就亂七八糟。

教師提問的語言要有激情,有趣味性,提問時的聲調要有起伏,不能永遠用同一種提問的語言、語速,無抑揚頓挫,語言缺乏親和力,學生聽課覺的疲憊,無動力,長此以往使師生距離越拉越遠。 在提問時教師要注重肢體語言,人的體態是人類的無聲語言,負載著大量的資訊,是人們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的重要補充。有些老教師在提問的時候眼睛好像在發光,好像特別期待學生的回答,這樣學生也會更加的投入,往往會想出讓大家都意想不到的答案。

因此教師要善於精心設計和提煉富有啟發性、準確性、挑戰性的數學語言,關於課堂提問的語言不僅要講求科學性,還要講究藝術性和準確性。

四、準備把握好提問的時機以及學生思考與回答的時間

在提問時要講究提問的藝術性,有利於促進學生的積極思維,從而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課堂提問時要抓準時機自然地將知識呈現出來。一般來說有這樣幾種情況下可以進行提問:

1、情境匯入設問——抓聯絡。這種設問一般都放在新知識講授之前,教師抓住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絡,根據學生原有知識水平尋找他們新知識的認知生長點,設計出導向性的提問,鋪設 「認知橋梁」,促進新舊知識間的滲透與遷移,加深對新概念的理解,逐步建立完整的認識結構。2、重、難點處設問——抓關鍵。

這種設問應根據教材內容的重難點,設計出一系列的、前後連貫的並有內在聯絡的關鍵性問題,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或者依據對當前事物和現象的觀察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通過「問」和「答」,啟發他們得出正確結論。3、易混淆處設問——抓對比「對比」是通過比較,區別事物之間差異的方法。小學生受知識基礎和思維能力的制約,對事物的感知帶有濃厚的隨意性、差異性,而差異性愈小的相關概念愈容易混淆。

因此,教學中,對一些相似易混淆的概念應適當採用「對比分析法」,於相似易混淆處設問,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準確、更深刻。

當學生不能給出答案時,教師採取的策略應該是耐心的等待,給學生時間去思考問題,以求系統的陳述答案。如果等待沒有引出回答,教師可以選用以下技巧中的一種幫助學生找到問題的答案:1、給予鼓勵,有時學生可能沒有作答,或只給出了部分回答,他們需要進一步的鼓勵或在老師的幫助下,給出系統、完整的回答。

這個鼓勵可以是實物的,也可以是語言暗示,或鼓勵的神態和話語。2、補充提問,有時學生的回答是不全面的,模稜兩可的,或太侷限於一點的,這就需要幫助學生理清脈絡,適當的增加一些前後聯絡、有助於區別的問題,幫助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審視原問題,給出更綜合的回答。3、重複提問,重複問題有助於突出關鍵詞和短語,強調問題主要部分,幫助學生理解問題的意思,抓住問題的關鍵點,方便學生作答;4、補充資訊,因為學生缺少某些關鍵的資訊,所以不能說出正確回答。

教師應該認識到這個問題,提供一些造成學生回答困難的缺失資訊。通過補充資訊,調整問題的內涵,來幫助學生尋求答案,自然要比直接告訴他們正確答案效果好得多

五、千萬不能忽視評價

教師提問了學生後,如果對學生的回答不予以評價或指點,一句「請坐」、「坐下」並不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有時候還會打擊學生的熱情,桑代克曾經提出的「效果率」表明乙個人如果對他的活動知道與不知道結果,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要讓勤於評價,但是,評價絕對不是簡單的說「好」「不好」「對」「錯」等,特別是否定性的評價,最好能夠含蓄的表達,在鼓勵中予以糾正。在實際的課堂活動中,要讓學生通過有效的評價才能學生感受到自己是在問題中學習,在「問」與「答」中獲得了新的知識,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因此教師的評價語言要做到以下幾點:1、評價語言要準確、得體。2、評價語言要生動、巧妙。

3、評價語言要多樣、親切。4、評價語言要獨特、創新。教師要好好利用評價語言,讓課堂提問更加有效,使每乙個學生都能夠提高學習的興趣,從要學習,走向愛學習。

總結課堂提問時數學課堂中必不可少的乙個環節,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必須發揮課堂提問的靈活性與有效性,並且在實際課堂中,不斷的反思與改進,以學生為本,設計並落實適合學生的有效的課堂提問。

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課堂提問作為一項可操作 可演示 可評價 可把握的數學教學技能,已越來越受數學教師的重視。但是,在目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提問作用發揮的遠遠不夠。有些教師的提問得不到學生的配合,學生要麼答非所問,要麼答者寥寥,造成課堂教學的冷場,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如提問數量過多使學生忙...

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教學隨筆 數學是一門培養人的思維 發展人的思維的重要學科。新課程標準 提出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人人獲得必需的數學 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為了完成這樣的使命,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與業務水平。談到教學,就離不開課堂。氣氛沉悶的灌輸式教學已不復存在,現如今的課堂氣氛被 提問 啟用了。...

加強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有句話說的好 求學問,需學問,只學答,非學問 這句話充分的說明提問的重要性,也說明學生在課堂上應該保持的學習態度。在小學數學課上,課堂提問是指教師對學生提問,通常是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回答問題,學生常常沿著老師的提問來思考問題。乙個好的課堂提問能夠很快把學生帶入問題情境,使他們的注意力迅速轉移到特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