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實踐

2021-06-28 18:27:51 字數 1143 閱讀 1600

一、研究背景

1、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必須改變追求形式主義的現狀。一些教師為了達到所謂的「課堂氣氛」,在新課程的光環下,一改以前的「一言堂」,取而代之的是「滿堂問」。教師特別鍾愛集體問,「好不好?

」「對不對?」等問題,表面充實活躍,實質上許多學生只是隨聲附和而已。

2、從教學現狀來看,教師在公升學和量化考核的壓力下,往往過分重視學生課堂知識的識記,而忽視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在課堂提問中,過多集中在記憶型知識。

針對上述問題,近三年我進行了一項關於教師課堂提問的調查,發現教師課堂上所提的36%的問題是類似於「好不好?」「對不對?」等無效問題;只有18%的問題具有**和指導意義的問題。

這樣的乙個提問結構嚴重影響課堂效率。因此,我就開始提高課堂效率的實踐,使得整個課堂在緊張有序的氣氛中,較高地完成教學任務。

二、有效提問的理論依據

1、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建構內部心理表徵的過程,它不僅包括結構性的知識,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結構性的經驗背景。學習者的建構是多元化的,學習過程不是學習者被動地接受,而是積極地建構知識的過程。因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發揮建設者、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而學生則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是「情境創設」,「合作學習」等環節,教師若能有效提問,必將較圓滿地完成最終的意義建構。

2、創造性學習理論

數學教育是乙個活動過程,在整個過程中,學生處於乙個積極主動地創造狀態。才有可能進行再創造。教師的任務就是為學生的發展、再創造提供廣闊的天地;引導學生**獲得知識、技能的途徑和方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3、初中學生的認知特點

初中學生好奇心強,喜歡追根溯源。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初中生的思維活動以開始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他們的思維活動越來越具有獨創性,並試**決問題。

三、有效提問的策略

1、把握學生學習的起點

教師在提問設計上要把握學習起點,使問題成為「跳一跳、夠得著的問題」,不至於出現因提問簡單,使學生無濃厚的興趣。一般來說,學生的現實起點往往高於學生的邏輯起點。又由於個體有差異,每個學生的學習起點也各不相同。

上課前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1)學生是否具備新知學習所必需的認知基礎?(2)學生是否已經或部分掌握新知?

掌握的內容、人數、程度怎麼樣?(3)哪些內容需要相互討論?只有找準學習起點,才能有效提問,滿足學生學習的心理需要。

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課堂提問作為一項可操作 可演示 可評價 可把握的數學教學技能,已越來越受數學教師的重視。但是,在目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提問作用發揮的遠遠不夠。有些教師的提問得不到學生的配合,學生要麼答非所問,要麼答者寥寥,造成課堂教學的冷場,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如提問數量過多使學生忙...

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教學隨筆 數學是一門培養人的思維 發展人的思維的重要學科。新課程標準 提出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人人獲得必需的數學 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為了完成這樣的使命,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與業務水平。談到教學,就離不開課堂。氣氛沉悶的灌輸式教學已不復存在,現如今的課堂氣氛被 提問 啟用了。...

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摘要 數學課堂提問是數學教學活動最基本的組成部分,一節數學課經常是由乙個個層層遞進的數學問題串連起來的,合理的課堂提問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求知慾,能夠創造出活躍的課堂氣氛,促進學生的思維的發展。因此,要保證課堂上的提問每一句都是有效的,從而起到較好的引導作用。關鍵詞 課堂提問有效性 正文 在數學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