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培訓與開發四級

2021-03-04 09:31:18 字數 5191 閱讀 3755

第一節入職教育

學習目標:能夠開展員工入職教育的資料準備工作和會務準備工作。

基本框架:

一、員工入職教育的資料準備(7)

(1)員工上崗培訓的計畫;

(2)員工上崗培訓通知;

(3)受訓員工基本情況表;

(4)受訓員工上崗培訓安排表;

(5)受訓員工上崗培訓提綱;

(6)按培訓內容編寫的培訓資料或提綱;

(7)員工手冊。

二、員工入職教育的會務準備

(一)準備員工入職教育會議議程

1 .由高層經理人員致歡迎詞。介紹公司的信念和期望、公司歷史及概要、公司的傳統、規範與標準、公司的組織指揮系統、公司的方針和理想、同業中的地位、經營思想、公司的發展趨勢與目標、組織具備的優勢和面臨的問題,以及員工可以對公司具有的期望和公司對雇員的要求。

2. 由人力資源部進行一般性的指導。包括介紹組織的概況、各種人事管理及各項規定、就職規則、薪酬制度、工作時數、員工福利、勞資關係、就職合同等等。

所需要介紹的各種政策與規定包括加班制度、輪班制度、工作費用報銷規定、節日工資標準、發薪方式和納稅方法等。

3. 由直屬上司執行特定性的指導,包括公司的經營活動、經營網路、商品構成、部門功能、新員工的工作職責、工作的地點、安全規定、績效檢查標準以及一起合作的同事等。

4 .舉行新員工座談會。進一步使員工了解公司和工作的各種資訊。

(二)入職教育的內容

主要有:規章制度、企業概況、產品知識、行為規範和共同價值觀。

(三)入職培訓的專業內容

1、業務知識。

2、技能。

3、管理實務。管理實務是指某項管理工作的程式、方法、標準等。

(四)入職培訓會場安排

負責培訓人員應提前到位檢查地點確保培訓的各項準備的順利進行。具體的事項有:

(1)座位的排定;

(2)溫度的調節;

(3)裝置的檢查與除錯;

(4)資料、學習用品的準備;

(5)後勤服務與保障;

(6)其他後備計畫。

【相關知識】

一、入職培訓的特點

1、基礎性培訓。人職培訓的目的是使任職者具備一名合格員工的基本條件。作為企業的一員,任職者必須具有該企業產品的知識,熟悉企業的規章制度。

2、適應性培訓。在被錄用的員工中,由於企業和具體工作的特點,除要了解這個企業的概況、規章制度之類外還必須熟悉這個企業的產品和技術開發的管理制度。

3、非個性化培訓。人職培訓的內容和目標是以企業的要求、崗位的任職條件為依據的。這種培訓是為了使新員工能夠達到工作的要求,而較少考慮他們具體差異。

二、入職培訓的實施方法

(一)二階段培訓

1、 全公司培訓:又稱為集中培訓,所有新員工無論將從事什麼工作,都接受同樣內容的培訓。

內容:公司概況、行為規範、生產過程等;

方法:集中授課、現場參觀、實習等。

2、 工作現場培訓:新員工到崗後進行。

內容:在確定的崗位上熟悉具體業務,掌握特定的技能。

適用於企業管理層次少部門業務分工細,人員較少,下屬企業的組織結構、業務、人員等基本相同的情況。

(二)三階段培訓

1、 總部培訓:了解公司狀況,公司的各部門及未來的工作崗位,公司產品的效能.包裝及**,市場銷售情況的分析以及市場上同類產品及廠家的情況。

2、 分支機構或部門培訓:重點了解未來的工作範圍;了解每天的例行工作和非例行工作;強調時間與效率之重要性;各部門之間的協調與配合等。

3、 工作現場培訓:即為見習期。實地培訓應盡量讓新員工表現,指導員僅在旁協助,並告之改進的地方。

三、入職教育培訓計畫的實施與控制

(一)入職教育培訓計畫的制定

開展入職培訓需要事先制定完整的計畫。計畫階段人力資源部門需要明確的關鍵問題,如入職教育活動的目的、需要考慮的問題及其範圍和開展入職培訓的時間等細節問題。對公司層次、部門層次和工作層次的主題要做出合理的劃分並合理規劃入職培訓中的技術類內容和社會類內容。

培訓計畫由文字和**兩部分組成。文字部分說明培訓的物件、目的、內容、培訓時間、培訓地點等,**表示培訓的具體安排。

(二)人職教育計畫的實施

1、培訓的準備。主要是確定培訓的時間、地點和培訓教師。

2、實施培訓。培訓內容分為一般性培訓和專業培訓,根據培訓內容的不同,可採取集中授課、自學、實地培訓等方式。

3、考試、考核。考試適用於對知識、技能的考察,如果想知道新員工對管理實務是否掌握、實習是否有收穫。應進行考核。

考核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利用考核表;另一種是讓新員工寫心得報告, 指導者根據心得報告做出評價。

4、頒發上崗證或上崗通知書。上崗證和上崗通知書是員工取得上崗資格的證明。上崗證或上崗通知書的頒發,一般應以考試、考核是否合格為依據。

(三)入職教育內容與效果的跟蹤

通過調查了解入職教育的效果,可以包括以下的內容:

1、入職培訓活動是否適當。教育場所、檔案資料和表達方式等是否使新員工得到了關於公司的正確印象。

2、培訓內容是否容易理解。如各種職業和各種背景的新員工在一起接受入職教育,那麼就需要了解入職培訓活動的內容和風格是否普遍適用,是否容易理解和接受。

3、入職培訓是否有激勵效果。培訓活動是否強調了員工對於公司的重要性,接受入職培訓後員工是否能夠感到公司關心他們的事業和他們的家庭。

4、入職培訓活動的成本大小。如果人職培訓的結果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入職培訓的主管人員、人力資源部門的代表和新員工的上司就可以做出評估了。

四、入職培訓的類別——(目的)

(一)新員工入職教育

1、新員工人職教育的意義

新員工入職培訓指的是企業在新員工已經進入企業之後所從事的提高這些員工價值的人力資源管理活動。人職培訓的主要目的是讓員工盡快熟悉企業、適應環境和形勢。

入職培訓意味著員工必須放棄某些理念、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要適應新企業的要求和目標,學習新的工作準則和有效的工作行為。

2、新員工入職培訓提綱

(1)企業介紹:公司的使命、經營方針、企業精神;本年度公司的經營方向和重點;公司組織架構及其主要職能。

(2)人力資源管理制度:薪酬制度;工作績效考評制度;公司培訓條例;勞動保險制度和有關稅收政策。

(3)公司考勤制度介紹:工作時間;就餐時間;私人**及郵件。

(4)公司福利介紹;員工宿舍及供樓按揭條例;交通路線、設施;帶薪假期和其他待遇。

(5)其他管理制度:保密規定;5s管理。

(6)生產運作管理。

(7)生產安全管理。

(8)物流管理。

(9)oa管理介紹。

(10)將新同事介紹給各部門經理、主管。

(二〕轉崗培訓

轉崗培訓是指對已批准轉換崗位的員工進行的旨在使其達到新崗位要求的培訓。

l 、轉崗的原因

(1)組織原因。(2)個人原因。

2、 轉崗培訓的程式

(1)確定轉換的崗位。員工的領導根據其具體條件並在徵求本人的意見後提出建議,由人事部門確定。

(2)確定培訓內容和方式。培訓內容根據員工將要從事的崗位的具體要求確定培訓方式則根據培訓內容和受訓人數等因素確定。

(3)實施培訓。轉崗培訓與崗前培訓在內容上的差別是轉崗培訓更偏重專業知識、技能、管理實務的培訓。

(4)考試、考核。培訓結束後應對受訓者進行考試或考核,考試、考核合格人事部門辦理正式轉崗手續。

3、 轉崗培訓的方式

(1)與新員工一起參加擬轉換崗位的人職培訓。

(2)接受現場的一對一指導。

(3)外出參加培訓。

(4)接受企業的定向培訓。

(三)晉公升培訓

對擬晉公升人員或後備人才進行的,旨在使其達到更高一級崗位要求的培訓。晉公升培訓的意義在於:當某個領導崗位出現空缺時,能夠挑選到滿意的候選人

1、晉公升培訓的特點

(1)以員工發展規劃為依據。晉公升目標是員工發展規劃的重要內容。員工現狀與晉公升目標要求之間的差距即是個人培訓儒求。個人培訓需求是制定晉公升培訓計畫、指導晉公升培訓的依據。

(2)培訓時間長,內容廣。把乙個有潛力的員工培養成為優秀的管理者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定的時間。

(3)多種培訓方法並用。知識培訓可採用課堂講授; 能力、個性的培訓則應採用實踐鍛鍊和模擬練習。

2、 晉公升培訓的階段

(1)任職前訓練階段。此階段的目的是提高受訓者的理論水平和業務水平,增長受訓者的才於,豐富受訓者的工作經驗使其具備任職的基本條件。可採用派出學習、參加本企業的理論和專業培訓班、參加指定的實踐活動等。

(2)任職後訓練階段。目的是進一步提高受訓者的素質,使其成為優秀的管理者。時間一般為任職後的l-2年。

(四)崗位資格培訓

1、 崗位資格培訓的程式

(1)確定要嚴格執行持證上崗制度的崗位和資格證的期限。一般是技術知識要求嚴格或責任重大的崗位,確定資格證的期限要考慮技術發展的要求。

(2)確定崗位資格考試、考核的內容。考試、考核內容應根據工作說明書(或崗位規範)、技術等級標準確定。

(3)確定培訓內容。培訓內容應當與考試、考核內容相對應。

(4)實施培訓。培訓應當在資格證有效期限之前進行。

(5)考試、考核。實行「考試、考核——頒發上崗證——考試、考核——換證」的目的, 是激發員工學習新知識、新技術的積極性保證員工素質與崗位要求相吻合。

(6)重新頒發上崗證。

五、編制員工手冊

入職培訓中的乙個重要材料就是專門為員工定製的員丁手冊在新員工對企業及員工不熟悉的情況下,員工手冊是員工獲取企業資訊的唯一**。

員工手冊內容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l 、公司概況:公司性質、經營範疇、主導產品(合勞務、服務)、市場分布、註冊資本、公司發展歷史、公司戰略目標及發展規劃、現有資本及實現利稅等基本情況。

2、企業文化。現代企業文化講求共識,提倡參與,崇尚團隊精神是團結教育廣大員工,增強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力**,理應擇要寫人員工手冊。

3、.組織結構。了解部門結構圖。知曉公司包括哪些部門,且對公司的產權構成、組織管理模式以及各個系統性產系統、營銷系統、財務系統等形成印象。

4、 部門職責。

5、 政策規定。首先:是人事政策即員工選聘依據、考核標準、晉公升條件、聘用(解聘)程式;其次:

是工資待遇的工資結構及分級、工齡計算、各種獎金和補貼發放辦法、試用期待遇等;還有勞動紀律即由勞動合同規定的上下班時間,以及請假制度等:報銷制度(指差旅範醫藥費等)、車輛使用制度、安全制度,衛生制度、保密制度等。

6. 行為規範。

【注意事項】

員工人職教育的準備工作

l、 使用檢查表。檢查表是培訓執行者為記清和控制與培訓有關的無數細節的最有價值的工具。檢查表應分類列舉所需的所有裝置諸如幻燈機、電視、錄影機、錄影帶以及受訓者所有的資料。

程式性檢查表要包括分發材料和概要、受訓者出勤表、完成的情況、宣布的內容等。

第三章培訓與開發

基本內空與要求 一 基本內容 本章主要介紹了企業員工培訓體系的構建 創新能力的培養 培訓開發成果的轉化與員工職業生涯管理等內容。具體包括 員工培訓開發系統的總體設計與各個子系統的設計 企業員工培訓開發的發展趨勢,培訓開發職能部門的組建模式,員工培訓開發規劃的內容 前提及其制定,年度培訓計畫的制定 企...

第三章培訓與開發

黑龍江新希望職業技能培訓學校 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通過必備 基礎必備 第三章培訓與開發 人力資源的培訓與開發是指為了滿足企業不斷發展的需要,為了提高員工的知識和技能,改善員工的工作態度,使員工能勝任本職工作並不斷有所創新,在綜合考慮組織的發展目標和員工的個人發展目標的基礎上,對員工進行的一系列有計畫 ...

第三章培訓與開發

第一節企業員工培訓規劃與課程設計 第一單元員工培訓規劃的制定 多選 單選 員工培訓規劃的概念 是在培訓需求分析基礎上,從企業總體發展戰略的全域性出發,根據企業各種培訓資源的配置情況,對計畫期內的培訓目標 物件和內容 培訓的規模和時間 培訓評估的標準 負責培訓的機構和人員 培訓師的指派 培訓費用的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