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系統的結構

2023-01-29 10:24:04 字數 2916 閱讀 9656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第三冊[人教版]

第5章生態系統及其穩定性

第1節生態系統的結構

一、 知識結構

生態系統的範圍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

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生產者

生態系統的結構消費者

食物鏈和食物網分解者

二、教學目標

1、舉例說明什麼是生態系統。

2、討論某一生態系統的結構。

3、嘗試建構生態系統的結構模型。

三、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方法

1、教學重點及解決方法

[教學重點]

討論某一生態系統的結構。

[解決方法]

⑴結合教材中池塘生態系統的**,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該生態系統中的各種無機環境要素和生物組成,列舉出這些成分,再引導學生從各成分在生態系統中的功能的角度對這些成分進行分類,給出生產者、消費者及分解者的名稱。

⑵群落中生物之間的「營養聯絡」就是生態系統的「生命線」。其主要形式就是「食物聯絡」。以教材中的圖示為例,分析生物之間的食物關係,從而建立食物鏈、營養級和食物網的概念。

[解決方法]

在各種型別的生態系統中,都包括有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等組成成分。這些組成成分之間並不是毫無聯絡的,而是通過物質和能量的聯絡形成一定的結構。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方法

啟發式、講解法。

六、教具準備

相關**、資料。

七、學生活動

1、問題**、思考與討論。

2、閱讀教材。

八、教學程式

(一)明確目標

(二)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匯入:從群落的演替可以看出,一定區域內無機環境的狀況,決定了哪些生物能夠在這一區域定居和繁衍;生物群落的存在又改變著無機環境。在環境條件大體相同的地方,群落的外貌和結構往往也相近或相似。

這些都說明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

生物群落與它的無機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生態系統。生態系統就是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內,在各種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通過能量流動和物質迴圈而相互作用的乙個自然系統。

生態系統有一定的範圍,它的範圍可大可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生物圈,它包括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無機環境。生態系統概論的內涵有四個方面:空間和時間界限;系統的基本組成;系統的基本功能;系統在功能上統一的結構基礎和發展趨勢。

生態系統型別眾多,分類如下:

我們研究生態系統的中心就是它的結構和功能,而研究生態系統的結構,首先要研究清楚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然後還要研究各組成成分之間的聯絡。

學生閱讀教材p89——91相關內容,投影池塘生態系統**,食物鏈和食物網**,設定下列問題:

1、這個生態系統中有哪些生物?盡可能多地列出它們的名稱。

2、分析這些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絡,你能畫出多少條食物鏈?與其他同學畫出的食物鏈進行比較,分析各自畫出的食物鏈是否需要修改,共同完成該生態系統的食物鏈和食物網。

3、這個生態系統中,在食物鏈之外還有哪些成分?它們對這個生態系統來說是不可缺少的嗎?為什麼?

4、每乙個生物體的生存都離不開物質和能量。這些生物都是怎樣獲得物質和能量的?不同種類的生物獲取物質和能量的途徑一樣嗎?

5、按照不同種類生物的營養方式和它們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將生物進行歸類。

6、聯想其他生態系統的組成,對其中的生物是否也能做相同的歸類?

教師歸納總結

1、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

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陽光、熱能、水、空氣、無機鹽等

生態系統生產者:自養生物,主要是綠色植物

消費者:動物,包括植食性動物、肉食性運動、雜食性動物和寄生動物等。

分解者:能將動植物遺體殘骸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主要是細菌和真菌。

2、生態系統中各成分之間的關係

在各種型別的生態系統中,都包含有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等組成成分。這些組成成分之間並不是毫無聯絡的,而是通過物質和能量的聯絡形成一定的結構,使生態系統成為乙個統一整體。

3、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之間由於食物關係而形成的一種聯絡,叫做食物鏈;在乙個生態系統中,許多食物鏈彼此相互交錯鏈結的複雜的營養關係,叫做食物網。

群落是生態系統中有生命的部分,群落中生物間的「營養聯絡」就是生態系統中的「生命線」,其主要形式就是「食物聯絡」。食物鏈中只有生產者消費者兩種成分;食物鏈中的捕食關係是長期自然選擇形成的,不會倒轉;某一營養級的生物代表處於該營養級的所有生物,不代表生物個體,也不一定是某個種群;各種動物所處的營養級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一條食物鏈的營養級一般不超過五個;食物網中的同一生物從不同食物鏈分析時可以占有不同的營養級;食物網中,兩種生物之間的種間關係既可能是捕食,又可能是競爭關係。

食物鏈和食物網是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生態系統的物質迴圈和能量流動就是沿著這種渠道進行的。

錯綜複雜的食物網是生態系統保持相對穩定的重要條件。如果一條食物鏈上某種生物減少或消失,它在食物鏈上的位置可能會由其它生物來取代。一般認為,食物網越複雜,生態系統抵抗外界干擾的能力就越強。

(三)總結

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和營養結構。

(四)作業布置

教材p92練習。

(五)板書設計

第5章生態系統及其穩定性

第1節生態系統的結構

一、生態系統的範圍

1、生態系統的概念

2、生態系統的範圍

3、生態系統的型別

二、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結構

1、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

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陽光、熱能、水、空氣、無機鹽等

生態系統生產者:自養生物,主要是綠色植物

消費者:動物,包括植食性動物、肉食性運動、雜食性動物和寄生動物等。

分解者:能將動植物遺體殘骸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主要是細菌和真菌。

2、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之間的關係

3、食物鏈和食物網

⑴概念⑵特點:食物鏈和食物網是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生態系統的物質迴圈和能量流動就是沿著這種渠道進行的。

⑶注意點

生態系統的結構

學習目標 1.舉例說明什麼是生態系統。2.討論某一生態系統的結構。3.嘗試建立生態系統的結構模型。學習重點 討論某一生態系統的結構 學習難點 說明生態系統是乙個整體 自主學習 一 生態系統的概念 1 組成層次 個體無機環境 2 概念 與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生態系統 3 地球上最大的生態...

生態系統結構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學院 生命科學學院 專業 園林 班級 0907班 姓名 薛歌 學號 0954060135 生態系統結構 教案 教學目的 1 了解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及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理解生態系統四種組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關係,理解營養結構與功能的關係,掌握營養級的概念以及營養級與食物鏈的關係。2 通過...

生態系統結構2

2 判斷消費者時要特別注意異養型 非腐生等關鍵詞,植物 微生物都有可能成為消費者。3 判斷分解者的主要依據是能否把動植物的遺體 殘枝敗葉等轉變成無機物,即營腐生生活,如蚯蚓 思考 1 自養型生物一定都是腐生型生物一定都是 生產者一定處於第營養級。2 生產者未必都是植物,例如 植物未必都是生產者,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