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與少數民族地區中小學生人格培養結題報告

2023-01-26 20:03:03 字數 4570 閱讀 9181

乙個人如果離開了對健康人格的追求,那麼他就會失去精神支柱;乙個社會如果忽略了對健康人格的教育,就會陷入混亂狀態。因此,重視人格和人格教育,是社會進步和人類文明的重要標誌。基礎教育階段是人格塑造和形成的重要階段,也是接受民族文化薰陶、進行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階段。

學習優秀中華傳統文化,對學生習慣的養成、情操的陶冶、人格的薰陶、修養的加強,對於開啟學生智慧型、弘揚民族文化、激發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增強民族凝聚力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同時,誦讀經典可以達到訓練定力,增強記憶力,增加識字量,增強閱讀能力,提高習作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了解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知識,開闊學生視野,增長見識,增強對祖國文化的熱愛之情,培養興趣和特長。

(三)概念界定

1.人格的內涵

人格是思想、品德、情感的統一表現,著名漫畫家豐子愷先生把人格比作乙隻鼎,這只鼎的三足就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美國教育家托馬斯利科納在《人格教育》一書中指出:「有史以來,教育所追求的目標都是雙重的,一是幫助青年人開啟智慧型,二是幫助他們發展良好的品性。

」人格作為人類認識自我的重要思想,是人生在世的立足點,是人類從蒙蔽中睜開眼睛的標誌,是實現生命意義的關鍵。

2.中國傳統意義上的人格「最**值」

國人人格的最**值基於人道觀念,儒家以天道或道為宇宙萬物的本原,天道生物為「德」。德即價值之所在,可見於現象界的偉大成就。天道的創造精神在於生物之「仁」和「誠」,這兩者也視之為「天理」,其中蘊涵著無偏無私,光明正大,悠遠、博厚、高明,乃是最高的善,《大學》稱為「至善」。

至善也就代表最高的價值。

「誠信」為我校展開課題之主題

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中小學德育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現實選擇。

(四)研究的理論依據

1.教育心理、生理學理論

國學精髓需要專家、老師的整合,並探索適應孩子生理、心理的規律及特點來完成教學互動與融合。尤其是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的生理結構、大腦、記憶特點來思考國學精髓的探索。

2.果維斯基的最近發展理論和皮亞傑的兒童智力發展理論

即根據兒童最近發展需要和聯絡發展的特點,按年齡、年級,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淺入深、螺旋式安排不同的教育內容,設計不同的教育方式。

3.《語文課程標準》

要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國學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是數千年來中國人,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總結。因此,開展「傳統文化與少數民族地區中小學生人格培養」課題的研究,有利於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這符合新課標的要求。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

課題研究以「中華經典誦讀」活動為載體,以「國學課堂」為主陣地,通過研究,逐步達到學校有特色,學生有德性,教學有個性的基礎目標。同時,以課題研究為抓手,培育校風、學風,強化校園文化建設,提公升辦學品位。

1.**「國學」課堂教學方法,構建創新型課程體系,實踐「自主閱讀—熟讀成誦—釋義拓展—實踐應用」的教學模式,積極形成符合本校、本地區實際的教學特色,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仁、義、禮、智、信、忠、孝、勤、公、省為核心的教育思想作為基礎,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融合,豐富學校德育的內容與方法,培育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具有良好素質和道德規範的新一代國民。

3.探索符合我校實際的「經典誦讀」活動方式,長期堅持,使經典名句沁心入骨,不斷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培養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提高中小學生行為自律、自立、自強,使人格更加健全、健康、向上;與此同時,通過學生誦讀活動面向社會輻射,引起全社會對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視。

三、課題研究的內容及步驟

(一)內容

我校按總課題組的要求一至八年級分別採用:

1.如何以經典誦讀為載體來培養學生的人格素養。

2.如何借助國學經典誦讀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

3.探索經典誦讀指導課的模式,探求經典誦讀與學科整合模式。

(二)步驟

此課題研究時間為三年,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23年7—9月,組織申報、宣傳、培訓階段;

第二階段:2023年10月—2023年10月,實施階段;

1.制定實施方案;

2.課題開題培訓;完成課程教學方案。教學設計冊修定工作。

3.開展經典誦讀、背誦、解讀、觀課光碟、學唱歌曲等教育活動;

4.進行學校的觀摩研討、交流活動;

5.組織**、案例評選活動;

6.組織校內的班級、學生評價及階段總結工作。

第三階段:2023年11月,組織結題驗收階段。

1.收集彙總典型生動的案例;

2.收集彙總教師研究過程中的成果;

3.收集彙總教師及班級評價資料;

4.學校組織結題;

5.對獲獎教師頒發獲獎證書。

四、研究方法和物件

(一)課題研究方法

本課題有效整合校內校外資源,通過家校社會全面合作,創造積極的國學教育氛圍,以班級為單位讓國學思想滲透在班級文化中,根據不同年級的成長規律與學生的需求,有序的推進。

1.文獻法通過查閱文獻,學習閱讀教育理論。通過廣泛吸收和借鑑成功的做法和先進的經驗,為課題研究尋找更好更多的途徑。

2.群體研究與個案研究結合法在群體主動性研究的同時,進行個案跟蹤研究。

3.行動研究法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制定計畫、開展教學研究形動、進行教學反思。

4.經驗總結法及時從課題實驗中總結得失,撰寫研究報告,實驗**,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實踐。

(二)研究物件國學精髓、教師、學生、課堂教學。

五、課題實施的具體做法

(一)專題培訓,提公升教師素養

在課題立項之初,李進立校長做了《我眼中的國學》主題講座,使課題組老師們提高了認識,明確了任務,確定了目標,制定了合理可行的計畫。學校以課堂創新為突破口,以推廣經典教育思想和治學方法為抓手,建立「集中學習、專題培訓、研討交流」的培訓機制,學校積極外派授課教師到雲南、北京、廣州、山東、河北、等全國各地接受培訓學習達6人次,接受縣級培訓、參加國學展示活動達100多人次,鎮、校級培訓達40多人次。聆聽國學專家國學文化專題報告,引領教師認識國學、親近國學、感受國學魅力,學習國學的授課理念、方法。

依託「師能提公升工程」,強化教師基本功訓練常規,定期舉辦教學基本功大比武、多**應用技能比賽等,以賽帶練。整體提公升教師的教育觀、教學觀以及教育資訊化技能,促進教師隊伍建設均衡發展;依託「再培訓活動」,開展外出教師上引領課、創新課、「國學」同課異構等,著眼特色,著力引領;依託「引領工程」, 開展青年教師對比課、新老教師幫扶課、師徒同上一節課等活動,助力青年教師成長。目前為止我校已有縣級以上名師、學科帶頭人、縣級骨幹教師18餘人。

(二)開展調查,了解誦讀狀況

確定課題後,為了解家長對學校開展國學誦讀是否支援、對學校開展國學誦讀的看法以及孩子在家閱讀情況,同時也為了解學生對國學興趣、國學知識掌握和目前經典誦讀情況,我們分別設計了兩份調查問卷,從家長問卷中,我們了解到大部分家長對學校開展國學誦讀還是非常支援的,都認為國學經典誦讀對學生的人文素養和語文素養有很大幫助的。從學生問卷中,我們了解到學生課外閱讀興趣不濃,對國學知識大都不太了解,目前經典誦讀數量不多。根據這一調查情況,我們設計了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三)創設條件,造濃閱讀氛圍

課題實施伊始,我們就著力構建儒雅的校園文化,讓師生生活中充滿書香。我們最大限度地讓讓校園的每一面牆都跟學生對話,使靜態的校園處處成為國學經典誦讀的育人佳境,如我們在校園圍牆外繪製了代表儒家思想的「仁義禮智信」內容,學校走廊張貼著 「文以載道」、「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等內容的書法作品,樓梯歇腳台處繪製**並茂的國學經典小故事,此外我們還要求各班教室根據班級特點製作文化牆,建立了班級圖書角,讓學生抬眼望人文,舉目品經典。另外校園廣播每天中午操**國學經典《三字經》誦讀。

上下午課間操活動集合時,各班統一讀著擺臂走。通過這些文化環境的打造,使學生走進經典,耳濡目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倡導學生做到晨間各班集體誦讀、午間休閒誦讀、睡前放鬆誦讀,以此培養學生國學誦讀習慣。

學生要有豐富的書刊可讀,這是完成國學誦讀的基本條件。為此我們非常重視學校圖書室的硬體建設,一是投入資金購買了一批適合學生閱讀的國學書籍,以增加經典讀本的配備;二是要求各班建立班級讀書角,開展「我讀書、我快樂」活動,實現班級學生書籍資源共享。學校圖書室、班級圖書角的建設,為學生廣泛而大量地國學誦讀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為課題順利實施提供了物質保障。

(四)授之以法,提高誦讀效率

許多學生有了經典誦讀興趣,但如何誦讀,學生卻心中無底。為了更好地將經典誦讀落到實處,使經典誦讀成為有效的誦讀。我們採取了三管齊下的辦法,一是每班每週開設一節經典誦讀校本指導課。

這節課可以是經典誦讀欣賞課、詩文韻律課、誦讀遊戲課等,通過這些不同型別的課,引導學生學會誦讀;二是每年級每月舉辦一次誦讀交流會,進行師生交流、生生交流、師生賽讀等方式,讓學生從中領悟到好的誦讀方法;三是課內帶動課外,在課堂上,教師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國學經典內容,採取年級段不同,經典誦讀方法的指導各有側重的辦法。比如低年級段則主要通過遊戲、歌曲等方法讓學生了解韻律不同誦讀方法不同,高年級段則主要通過「讀——賞——誦——畫」,初中生則採用「誦讀——交流——品析——悟道」的方法誦讀國學經典,讓學生在交流中誦讀經典。品析經典中所蘊含的哲理和文化內涵,在生活實踐、寫讀書心得等形式中,體會為人處世的道理。

少數民族地區門診流程優化

摘要 少數民族地區門診服務人群的語言文化特點使就診流程存在國內普通就診的通病和自身特點。對懂當地不同少數民族語言的工作人員編組排班改善溝通能力,優化和縮減就診環節改善了醫療服務質量。對患者給予人文關懷提高了病員的就診滿意度。關鍵詞 門診 優化 少數民族 就診 流程 服務醫院門診是乙個診療功能齊全的系...

對少數民族地區中小學班主任培訓工作的思考

作者 周學華 科教導刊 2013年第34期 摘要我國是乙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為了實現祖國更好地統一與團結,要重視對少數民族地區教育問題的解決。對教育問題的解決,首先要從基礎教育開始,而基礎教育中,中小學班主任則成為了至關重要的乙個環節。所以,對少數民族地區中小學班主任培訓工作至關重要。關鍵詞少數民族...

少數民族地區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

摘要 口語交際能力是指學生在交際過程中傾聽 表達和應對的能力,是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必備的基本能力之一,在生活 學習 工作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隨著現代資訊科技的發展,要求交流雙方快速 準確 清楚地表達自已的意圖,因此,本文從創設情境 激發口語交際興趣,培養口語交際習慣,克服心理障礙,提高口語交際水平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