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造和成功中學習物理

2022-12-23 09:30:03 字數 3776 閱讀 4718

──初中新教材**性物理實驗教學的幾點體會

江陰市璜土中學梅健

摘要:新課標教材創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方式;**性實驗過程中,注重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讓其體驗科學**的整個過程,了解科學**的方法,按《課程標準》要求,不過分強調知識的嚴密性及邏輯體系;科學**應注重「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充分開發實驗室的課程資源,提倡用日常器具做實驗;建立全面的評價體系,注重評價方法的多元化。

關鍵詞:科學**物理實驗實驗室課程資源物理小製作多元化評價體系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在物理學中,每個概念的建立,每個定律的發現,都有其堅實的實驗基礎,從物理學發展的歷史看,物理實驗是物理學發展的基本動力,它主要表現在發現新事物,探索新定律,驗證理論,推廣應用等方面,正如丁肇中教授所說:「事實上,自然科學理論不能離開實驗的基礎,特別是物理學是從實驗中產生的。

」由此可見在物理教學中,實驗的作用是巨大的,它是學生獲得感性認識的重要途徑,也是用來驗證物理規律的手段,它在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在新編初中教材中,以「科學**」為主要形式,通過**性實驗增加學生**過程體驗,學生能夠保持對自然界的好奇,領略自然現實中的美妙與和諧;能夠保持對科學的求知慾,樂於探索自然現實和日常生活中的道理。通過乙個個**性實驗,來辨析真偽引發認識衝突,激起**的深入,從而達到成功的彼岸,體會成功的樂趣,進一步使這種科學**伴其一身,為以後創造、創新奠定堅實的基礎。

那麼如何做好新教材中**性實驗教學工作,本人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性實驗過程中,應注重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讓其體驗**的整個過程,了解科學**的方法

如何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如何能使學生走出初一時渴望學習物理直到初三卻懼怕物理的怪圈,使他們能始終保持學習的興趣,這就需要改變以往實驗教學中的一些手段,應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按新的課程標準要求,不過分強調知識的嚴密性及物理學科本身的邏輯體系,將原來的一些驗證性實驗盡可能改變為**性實驗。

在以往教學中,我們備課組的個別老師常常由於農村中學物理儀器、器材不足等諸多原因,把一些實驗作為驗證性演示實驗,如光的反射定律、歐姆定律等,先把基本概念、規律演繹完,再通過實驗驗證,最後支一招,讓學生死記硬背,殊不知這已將學生推出了物理學大門,使學生對實驗的信度和自信心大減,最後喪失學習物理的興趣。

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做了以下嘗試,如講述聲音的三特徵:音調、響度、音色分別與哪些因素有關時,先指導同學們課前預習,然後讓他們帶著一些問題參觀**室內的器材,如二胡、開啟蓋的鋼琴、鼓、鑼、琵琶等,讓他們分別動手敲打各種器材並辨聽各種樂器發出的聲音的特徵,整個課堂氣氛異常活躍。隨後在講述音調、響度、音色等概念時,我發現學生對概念的解釋有根有據,很容易掌握,學完這一內容後,又布置做乙個小製作──做自己的樂器,在這之前給他們講愛迪生的「小板凳」的故事,民族樂器的發展,鼓勵他們說你的樂器如果流傳開來,經過歷年後儲存下來,便是中華民族的又一種新的民族樂器,然後讓他們進商場、玩具商店先觀察玩具小樂器然後進行模仿製作或自己獨創,並且指導三種樂器:

弦樂器、管樂器、打擊樂器的原理和製作方法及共鳴箱的作用。最後學生交上來的作品,有的使我們教師都嘆為觀止,自愧不如,有的指導其修改後有一定效果。這些小製作,學生們早在我對他們作出評價之前就已經相互討論、交流且作了評估,誰做的效果最好、最具有創意,由此看來,通過這些**,他們早已貫穿了**全過程,而且興趣高漲,興奮異常,讓學生在家長和老師的讚譽聲中體會到成就感(如文章最後幾張**所示)。

因此,我認為:只有如此學生才會去體驗**的整個過程: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制定計畫和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和收集證據、分析和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也只有如此,通過**性實驗,小製作等手段,使學生在學習方式上起到了乙個根本改變,他們既學到了知識與技能,又能掌握科學**的過程與方法,且不斷地從成功中獲得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能獨立思考,大膽想象,這是「灌輸式」,「填鴨式」教學中不可能做到的。

二、科學**性實驗應注重「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充分開發實驗室的課程資源,提倡用日常器具做實驗。物理學是自然科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聲、光、熱、電、力等物理知識就蘊含在學生們的日常生活中,所以物理中的**性實驗應從學生們的生活中提煉出來,讓他們學到物理知識以後,又回到日常生活中或者在科學技術和社會生活中得到廣泛的感受,甚至是應用。這樣才能使學生們學到物理的知識與技能,經歷**過程與方法,受到科學態度和精神的薰陶,從而更加全面的學習物理,提公升學生的科學素質。

正因為如此,所以應充分開發實驗室資源,從一切有利於學生學習物理這一目的出發。

我在平時教學中,講到聲現象時讓他們進**室;一些敲敲打打的小製作讓他們進勞動技術室;講到透鏡的應用,搬來幾台投影儀,指導他們觀察內部光學系統的構造;講到電流熱效應,拿乙個電吹風機拆開觀察電熱絲的工作原理等,使學生隨時接觸並熟悉身邊的儀器和器材,從而用以填補實驗室的資源,同時盡可能的把驗證性實驗改為**性實驗,原來的一些演示實驗有條件的改為讓學生動手做,盡可能讓每一位學生參與實驗,改變過去少數動手、多數旁觀;男生動手、女生旁觀等現象,充分提高實驗室內的課程資源利用效益。

再如在我平時教學中,強調用生活中的「罈罈罐罐當儀器」,這樣我認為有兩個好處,一方面是引導學生做物理實驗並不一定要用到實驗的一些專用儀器或已加工好的器材,應充分挖掘身邊的日常器具,這樣就可以開展一些**性實驗和小製作的活動,由此在課堂上我盡可能的用自製教具,盡可能的引導他們動手做器材。如此,就能撥開科學儀器神秘面紗,增強學生對科學的親近感。另一方面,用日常器具做實驗還可以把實

驗活動延伸到課外,甚至家庭,使得一些家長也參與其中,同時,學生在家長的支援下做的高質量的小製作,一伯件的存放入實驗室,同時也豐富了實驗室的課程資源,對於資金緊張的實驗室,提供了強有力的補充。如生活中的易拉罐、可樂瓶,可以做小孔成像、抽拉式簡易照相機、液體壓強、潛水艇原理,可以製作滑輪,可以做機械能轉化的小製作等等。再如前面提到的自製小樂器中的共鳴箱,有的是用高檔空月餅盒子,有的是家長製作比較考究的上了油漆的木盒子,效果極佳,形狀各異,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們的興趣,個個躍躍欲試。

三、建立起全面的評價體系,注重評價方法的多元化

新課程標準中,評價的方法有觀察與面談、實踐活動、書面測試、個人成長記錄等諸多方法。在實際教學中,領導考評教師往往以試卷的及格率、優秀率為主要依據,由此一部分教師就認為多元化的評價體系是不足取的,就一頭紮進了及格率、優秀率中,甚至進入了揹物理的誤區中。這種做法是急功近利,反而將學生引入了歧途,抹殺了大部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喪失了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的鍛鍊機會。

新課程標準中要求,九年制義務教育根本目的在於推進素質教育,著眼於全體學生的發展而不侷限於知識的傳承,應體現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層次上,應淡化校內的甄別和選拔作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不應該當伯樂而應該當好園丁,不能以犧牲多數學生的發展為代價,而去重視少數尖子學生的培養,不以單一模式要求學生。學生有的長於理論掌握,有的實驗技藝出眾,同一模式的標準會使某一方面較弱的學生勉為其難,這一點也體現了新的課程標準面向全體學生的精神。

我在平時教學活動中,將學生們的小製作及一些實踐活動用數位相機進行拍照記錄,放入到他們的個人成長檔案中並進行恰當的評價,好的作品及時上傳至學校網頁中,並進行展覽展出,就這一點大大地鼓舞著他們,他們也就喜歡上物理課,愛上物理課。由此我認為多元化的評價與學生成績的及格率、優秀率並不是衝突的,反而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他們在學到知識的同時,又能親手操作與製作,由此可自信地認為他們今後即便進不了大學的門,也是木工、瓦工等技工中的有動手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佼佼者,這不就是素質教育的真正含義嗎?

誠然學生的學習不可能都是從**性物理實驗中來,這既不符合學生學習規律,也不可能有那麼多的時間,所以**性實驗課題的設計是非常重要的。總之,追求成功是人的本能,人人都有對成功的追求,這是人的自尊和自我價值實現所驅使的。在**性實驗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學生的親身經歷、體驗,真正讓他們既學到知識,又掌握方法,並體驗過程。

在不斷地創造和成功中,保持著高昂的興趣,充滿激情地進入物理學知識的殿堂。

以上管中窺豹,要真正提公升**式物理實驗教學水平,還必須在以後工作中,多思考,多分析比較,積累經驗,多向同行討教,揚長避短。

在轉變中學習

為了促進各崗位交流,實現不同崗位共同成長,不同崗位共同發展,5月16日開始,蓬萊閣保衛科各個崗位開展了 換崗體驗 活動。換崗體驗活動是保衛科今年開展的新亮點,作為一名門衛人員,能夠獲得鍛鍊自己工作意志,提公升自己業務素質和技能的機會,我感到非常的榮幸和激動。5月19日我懷著忐忑和好奇的心情來到了大閣...

在物理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作者 梁飛連 學校教育研究 2014年第24期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 提出要 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 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 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就是要轉變這種他主的 被動的學習狀態,提倡以弘...

物理教學中學生創造思維能力培養

創造性思維是指思想不僅能揭示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內在聯絡,而且能在此基礎上產生新穎的 具有社會價值的前所未有的思維成果。創造思維是在一般思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是後天培養訓練的結果。當前,我國教育最緊迫的任務就是大力推行創造教育,把應試教育逐步轉向以培養創造力為主的素質教育,開發學生創造力,迎接以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