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課程理念之科學素養

2022-10-15 01:33:04 字數 2304 閱讀 2210

課程理念是人們對課程價值的一種理性認識,是課程實施的指導思想。課程的基本理念是對課程的認識,體現了課程的價值取向、課程的文化觀和課程的設計觀等諸多方面。國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理念概括起來主要包括五個方面,即:

「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全面發展」、「突出學生的差異性」、「提高科學素養」、「倡導**性學習」。其中,「面向全體學生」是「全面發展的課程價值取向」的具體表現;「使學生全面發展」、「突出學生的差異性」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倡導**性學習」是化學課程標準中最重要的內容和思想;而「提高科學素養」是化學教育的最終目標。上述五個方面不是獨立的,它們之間存在著內在的邏輯關係,即:

「面向全體學生」是基礎;「改變學習方式,倡導**性學習,提高科學素養」是目的;「著眼全面發展、終身發展和個性發展」是根本。「學生的全面發展、終身發展和個性發展」應該是課程的落腳點。

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是化學課程的核心理念。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不同於英才教育,它是關注全體學生的全面教育。傳統的化學學科課程是英才教育理念的產物,已經不能適應當代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要求。

新時代的化學課程必須轉變教育觀念,使化學科學不僅是化學專家認識和解決問題的專業知識,而且還是公民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20世紀80年代後,一些發達國家如美國開發的《社會中的化學(chemistry in community)》、英國開發的《索爾特化學(salters』chemistry)》等課程都反映了旨在培養和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教育理念,2023年制定的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和2023年《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把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作為化學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這說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已成為未來中學化學課程改革的方向。

經過研究,目前我國公眾的科學素養整體還處於乙個低水平,正在提高的狀態,此外,還發現經濟與教育的發展對科學素養的發展有重要影響。與歐美相比,我國的科學素養教育更為緊迫!

科學素養(scientific literacy)主要是指必要的科學知識、科學的思維方式、對科學的理解、科學的態度與價值觀,以及運用科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化學課程標準對科學素養的界定: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化學課程通過化學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來體現對未來社會公民科學素養的培養:

知識與技能:

1.認識身邊一些常見物質的組成、性質及其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如何應用,能用簡單的化學語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基本的化學概念,初步認識物質的微觀構成,了解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徵,初步認識物質的性質與用途之間的關係。

3.了解化學與社會和技術之間的相互聯絡,並能以此分析有關的簡單問題。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能設計和完成一些簡單化學實驗。

過程與方法:

1.認識科學**的意義和基本過程,能提出問題,進行初步的探索活動。

2.初步學會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資訊,能用文字圖示和化學語言表述有關的資訊,初步學會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資訊進行加工。

3.能用變化與聯絡的觀點分析化學現象,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

4.能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和討論,清楚的表達自己的觀點,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保持和增強對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欲發展學習化學的興趣。

2.初步建立科學的物質觀,增進對「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變化的」等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認識,逐步樹立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的觀點。

3.感受並讚賞化學對改善個人生活和促進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關注與化學有的社會問題,初步形成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

4.發展善於合作、勤於思考、嚴謹求實、勇於創新與實踐的科學精神。

5.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樹立為民族振興、為社會的進步學習的志向。

當然,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使科學教育從生活世界走向科學世界,必然引起科學教學方式的根本變革。傳統教學觀念是「帶著知識走向學生」,而今是「帶著學生走向知識」。在這個觀念中,學生是諸多因素的根本,處於核心地位,其他要素都要圍繞著這一核心要素存在和運轉。

新課程目標突出以人的發展為本,實質上是把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作為持續發展的基礎,以培養能力為核心,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能力為重點,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協調發展,成為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創新型人才。

sts(或stse)的教育思想在科學教育和課程改革的滲透對提高科學素養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sts教育體現了科學技術與社會的互動關係,既保持了學科知識結構的嚴密性,又加強了學科和科學、技術、社會關係的必要張力。化學教學中的sts教育旨在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

1. 將sts教育內容結合在相關的化學知識之中,在進行化學知識教學的同時,落實sts教育內容。這是目前落實sts教育內容的主要形式。

2. 設計專門的sts教育內容主題。將sts教育內容單獨設計成乙個主題,再圍繞其較為系統地學習有關的sts教育內容。

打造高效化學課堂提高學生科學素養

摘要 高中化學課程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著眼於學生未來的發展,體現時代性 基礎性和選擇性,兼顧學生志趣和潛能的差異及發展的需要。迅猛發展的化學已成為生命科學 材料科學 環境科學 能源科學 資訊科學等領域的重要基礎課程,它在解決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面臨有關問題,促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發揮著重...

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策略

科學素養離不開科學知識,科學知識是科學素養的載體。很難設想沒有任何科學知識的科盲有什麼科學素養。科學方法和能力,是科學素養的核心,直接決定學生的科學活動能否順利地進行。在我的教學過程中,我體會到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應從兩個大方面的策略來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一 利用化學概念原理教學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化學...

化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科學素養

摘要 在化學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化學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優化課堂教學,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突出趣味性 全體性 全面性 性 過程性 實踐性,讓學生直接感受和體驗,和發現,以便激發學生的科學興趣,豐富學生的科學知識,發展學生的科學能力,訓練學生的科學方法,從而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關鍵詞 激發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