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記》教學設計 第2課時

2022-10-14 03:30:07 字數 3923 閱讀 256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了解文章結構,把握中心,掌握常見文言詞彙,熟讀成誦。

2.過程與方法

通過示範朗誦、自讀和齊讀等環節,掌握「也」和「而」字的朗讀語氣;了解本文語言駢散相融,節奏富於變化的寫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作者的曠達情懷和「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明確「醉」是表象,「樂」是實質,理解「醉」與「樂」蘊涵的思想感情和「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

教學方法:

朗讀法、自主合作**法、多**教學法

教材分析

《醉翁亭記》是語文版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第27課。歐陽修因支援范仲淹的政治改革,為其辯解而被貶為滁州太守。被貶後,歐陽修心情鬱悶,經常去滁州城西南十里的琅琊山遊玩,並與山寺中住持智仙和尚結為莫逆之交。

慶曆六年,智仙和尚建亭於琅琊山釀泉旁,以為遊息之所。歐陽修登亭「飲少輒醉」,故給他取名「 醉翁亭」。第二年,寫了下《醉翁亭記》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

學情分析

一般特徵:八年級的學生年齡多在14、15歲左右思維活躍,課堂上喜歡表現自己,對語文有濃厚的興趣,學生在學習中隨意性非常明顯。

初始能力:

1、學生可以借助網路查詢文章的寫作背景,了解學習古文的基本方法。

2、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學方式 1.朗讀法; 2.討論與點撥相結合 3.品讀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工具掛圖、多**

教學過程

一、匯入

《醉翁亭記》是一篇千古傳誦的名文,古往今來,多少人們對此文百讀不厭, 津津樂道,感慨萬千,沉醉於其中。同學們,聽老師讀一首讚美《醉翁亭記》的詩:「兒時朗讀,百遍如新,沉醉其中,如飲美酒。

今日重讀,依然如此,佳作不朽,萬古長青。」

1、本文寫景按照什麼順序寫的?

明確:(1)寫亭的環境:從遠到近。

(2)寫山間之朝暮:從早到晚。

(3)寫山間之四時:從春到冬。

(4)寫宴飲場面:從外到內。

2、本文寫景上有什麼特色?

明確:寫景與抒情相結合。

(1)寫亭的環境:用「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表現亭賞心悅目的外景;又用「水聲潺潺」「峰迴路轉」表現亭幽清的環境;接著寫亭的近景,用鳥翼作比,有凌空欲飛之意;然後借解釋亭名直抒胸臆,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寫景抒情的基調。

(2)寫亭四周的朝暮、四時之景,以「樂亦無窮」表現作者縱情山水之意。

(3)寫滁州官民同樂的圖景,極力寫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樂和眾賓盡歡的情態,並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這幅生動的風俗人情畫從側面顯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達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

◆課堂互動◆◆

一、問題**

1、學習第1段

(1)滁州的地理特點明確:

(2)西南諸峰的特點明確:

(3)琅琊山的特點明確:

(4)亭的位置明確:

(5)「來飲於此」中「此」指的是什麼? 明確:

(6)自號醉翁的原因是什麼明確:

(7)怎樣理解「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小結:第1段寫醉翁亭周圍的自然景物和命名緣由,引出「醉翁」寄情山水的樂趣。作者利用空間的變幻的手法,移步換景,由遠及近,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山水特寫

2、學習第2段

(1)朝暮景色的特點?

(2)春夏秋冬景色?

(3)「樂亦無窮」的原因?

◆小結:第2段描寫山間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作者利用時間推移,描繪了對比鮮明的

及寫朝暮之景分別扣住「明」和「晦」的特點來寫,用「日出」「雲歸」寫出「林開」「巖暝」的景色變化,寫四季景色則抓住了山間獨特的景物:花、木、泉、石。

3、學習第3段

(1)第3段文字一共描繪了幾幅圖畫?分別是什麼?核心又是什麼?

(2)文中怎樣寫出了滁州百姓之樂?

(3)為什麼在寫「太守宴」前要先寫「滁人遊」?

(4)太守醉只是因為美酒嗎?

◆小結:寫滁洲人、太守、賓客遊賞琅琊山的情景。

4、學習第4段

(1)文章寫禽鳥之樂和賓客之樂有何作用?

(2)如何理解「太守之樂其樂」?

(3)作者醉後,為什麼還能和滁人同樂呢?

(4)結尾點出太守是誰有什麼好處?

◆小結:寫酒宴散,眾人歸的情景。

二、品味交流

1、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為什麼說歐陽修的「山水之樂」,不是消沉墮落的表現,而是曠達思想的體現?

明確:歐陽修早年協助范仲淹革新政治,觸動了保守派大官僚的利益,遭到嫉恨,被貶滁州。這篇文章是他任滁州太守時寫的。

他仕途坎坷,有志難伸,但是沒有消沉墮落,他把滁州治理得政治清明,人民安樂。他寄情山水,不只在山水,而在一州人民。他因百姓安樂而樂,與民同樂。

所以說歐陽修的「山水之樂」,是曠達思想的體現。

3、《醉翁亭記》意境美表現在哪些地方?

(1)山水相映之美。在作者筆下,醉翁亭的遠近左右是一張山水畫。「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風光秀奇,迤邐連綿,蒼翠欲滴,一泉環繞而過。

林深路曲,泉流彎旋,有亭踞臨泉上。山與泉相依,泉與亭相襯,構成詩一般的優美境界。

(2)朝暮變化之美。作者寫出醉翁亭早晚變化的優美景色。日上東山,陽光奔瀉大地。

蓊鬱的樹木被薄紗般的霧氣籠罩,經日光一照,霧釋露消,又顯出清新翠綠的顏色。傍晚,日下西山,暮靄遍地,岩石穴壑一片昏暗。早晨寧靜、清新,傍晚昏暗,色調不同,氣氛有別。

(3)四季變幻之美。作者選最有特徵的景物描繪了醉翁亭的四季變化。芳草萋萋,幽香撲鼻是春光;林木挺拔,枝繁葉茂是夏景;風聲蕭瑟,霜重鋪路是秋色;水瘦石枯,草木凋零是冬景。

四幅畫面變化有致,互相映襯:春光芳香映襯了秋色肅殺;夏日繁茂映襯了冬景寒冽。

(4)動靜對比之美。景物與景物動靜對比:蔚然壯秀的琅琊山是靜態,潺潺流淌的泉水是動態;樹木之靜對比出百鳥啁啾之動。

景物與人物動靜對比:「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殘陽息於山頭是靜,人影移散是動,彼此映襯。人與人之間的動靜對比:

寫滁人遊,「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如「眾賓歡」與「太守醉」。

◆布置作業◆

1、作者到底都在「樂」些什麼呢?

2、填寫對聯

上聯:歐陽修下聯:范仲淹以天下為憂。

3、用原文中的語句回答

(1)文章的名句是

(2)醉翁亭命名的緣由是

(3)解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的句子是

(4)寫山間早晨景色的句子是寫山間傍晚景色的句子是

(5)寫春景的句子是寫夏景的句子是寫秋景的句子是寫冬景的句子是

(6)表現本文主旨的句子是

(7)表現禽鳥樂的句子是

(8)照應「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的句子是

(9)本文以色彩鮮明的語言,描繪了四時景物的特徵。其中最突出的四句是

(10)把「山水之樂」具體化的句子是

(11)寫出夕照全景的句子

(12)寫出歸後情景的句子是

(13)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環境特徵(領起全文)的句子是

(15)文章中微露主旨的句子是

(16)體現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或:寫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

(17)為後人傳誦最多的一句話(七個字的成語)是

(18)表達作者複雜感情的句子是

(19)文中貫穿全文主線的句子是

(20)美國在聯合國大唱人權高調,真是意在藉此干涉別國內政。

《醉翁亭記》課外閱讀訓練

豐樂亭記(節選)

歐陽修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飲滁水而甘。問諸滁人,得於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則丰山,聳然而特立;下則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

俯仰左右,顧而樂之。於是疏泉鑿石,闢地以為亭,而與滁人往遊其間。

……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閒。既得斯泉於山谷之間,乃日早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掇幽芳而蔭喬木,風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遊也,因為本其山川,道其風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

醉翁亭記教案》 2課時

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第5課 課題 醉翁亭記 課時 2課時 課型 鑑賞評論 上課時間 2012年10月18 19日 作者姓名 曹常玲 單位 棗莊市台兒莊區彭樓中學 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鑑賞 評論 岳陽樓記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前預習 1.蒐集 整理與歐陽修相關的資訊,了解本文的寫作背景 預習本文的生字...

醉翁亭記教學設計

奇台四中張麗娜 學習目標 1 通過與黃庭堅 瑞鶴仙 比較,找出內容與情感的不同,力求背誦 2 扣住 文眼 認真思考,理解文章主旨 3 懂得並學會在受挫折不幸時,應持曠達的情懷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學習重點 通過比較,找出內容與情感的不同。學習難點 結合背景材料 文章主旨,體會作者情感。學習方法 閱讀...

《醉翁亭記》評課

今天,我聽了梁雲花 王俊猛兩位老師執教的歐陽修的 醉翁亭記 一課,深深地體會到了兩位教師豐厚的語文功底 教學風格和教學魅力,教師們語言優美 豐富,感染力強,備課紮實,內容熟悉,素養完備。教學既有創新,求真務實,又充分突出新課標中規定的 學習文言文,要能夠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更要注重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