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記說課

2022-10-16 07:33:04 字數 1795 閱讀 2229

說考點: 2023年通遼中考語文學科考試關於文言文考查的說明有這樣幾點:

1.能夠準確標出文段中的語音和句讀。

2.解釋常見文言詞語在文中的意義。

3用現代漢語準確地翻譯文言句子。

4.概括文言文段的主要內容,寫出閱讀體會。

二、說教材

(一)課文在中考複習所處的位置及複習目標

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是中國古代散文的優秀之作,在創作背景上是作者因倡導革新不成而被貶降職後的發憤之作,是為表述他雖遭貶謫卻仍存濟世安民之心的主題的散文名篇。複習《醉翁亭記》,意圖指導學生在反覆誦讀,積累文言詞語的基礎上著重領會歐陽修山水遊記的寫法及作用。

所以我確定了如下的複習目標:

1、理解並掌握文中重點文言詞語。

2、重點句的默寫、翻譯和理解:主旨句、關鍵句、名句、特殊句式。

3、了解文章寫景的方法和作用,理解文章主旨並從中獲得啟示。

4、通過課外閱讀,強化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二) 本課重點難點

理解並掌握文中重點文言詞語。重點句的默寫、翻譯和理解為本課教學的第一重點。同時,並不忽視引導學生對全文基本內容的理解,《醉翁亭記》抓住乙個「樂」字,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思想感情與課文內涵。

新課標中指出: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大多數的閱讀文章都包含著濃厚的感**彩,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影響是廣泛而深刻的。語文教育應該注重教學過程對學生的薰陶感染。

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努力引導學生體驗文字中蘊藏著的感情,在體驗中拓展自己的視野,提出自己的看法,說出自己的感受。所以確定難點是體會遊記散文借景抒情的特點;學會品味詩文名句的思想感情,結合親身體驗加深理解。

三 、1.說教法

本課主要採用提問檢測法,指導歸納法,點撥法。

2.說學法

九年級學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對於文言文的閱讀與學習掌握了一定的步驟,而且經過以往的朗讀訓練,他們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獨特之處即「也」「而」的使用,容易從朗讀中獲得學習文言文的喜悅感與成就感,進而主動加入到背誦、翻譯、創作等學習活動中來。但是系統複習還需要教師歸納整理、比較**,學生才能有章可循。另外,九年級學生正是人生觀、價值觀初步形成的關鍵期,引導學生正確確立自己的志趣追求同樣至關重要,這也是課標中所說的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提公升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本節課的學習方法主要有:當堂檢測,及時反饋,彌補缺漏。比較閱讀,理解**,溫故知新。

遷移拓展,聯絡實際,真題演練。

五、說教學程式

1、匯入複習。以一副對聯 「岳陽樓上范仲淹作文寄情」學生接下聯「醉翁亭中歐陽修與民同樂」,引出今天覆習的文言文《醉翁亭記》。

2、考點再現,使複習有章可循。

3、檢查對課文課下注釋、重點句子的理解和成語的積累記憶情況,使再出示抽查,最後在這一環節進行小結,給學生文言詞句方面以溫馨提示。

4.出示課文相關問題,告訴學生考試中常見的問題,進而梳理課文內容及寫法,明確寫法的作用。在回答作用一環節裡,教師強調注意事項:

要從淺層次和深層次來考慮,掌握規律,事半功倍。然後回答幾個問題,並利用這一環節進行課文的背誦。在課文背誦過程中,提醒學生不要做背誦機器,要理解並運用,教師舉例,讓學生完成理解性背誦。

找出課文的主旨句:醉能同其樂。討論,作者因何而醉,又為什麼樂?

學生回答後,教師點撥:我們在回答這類問題的時候要做到知人論世,只有做到對作者有個全面的了解,才能分析得全面,但告訴學生一定要杜絕脫離文字的架空分析。最後教師對作者奮發有為的精神和隨遇而安的態度進行高度讚美,也讓學生從作者身上汲取精神營養。

引出下乙個環節。

6、課堂檢測,發現問題,及時反饋,課外拓展,提公升能力。

六.說板書

我以知識樹的形式呈現文言文複習的幾個方面,強調複習時候應該注意的方面。

《醉翁亭記》評課

今天,我聽了梁雲花 王俊猛兩位老師執教的歐陽修的 醉翁亭記 一課,深深地體會到了兩位教師豐厚的語文功底 教學風格和教學魅力,教師們語言優美 豐富,感染力強,備課紮實,內容熟悉,素養完備。教學既有創新,求真務實,又充分突出新課標中規定的 學習文言文,要能夠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更要注重閱...

醉翁亭記考點

醉翁亭記 考點 1 一 2008大連市 一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8.解釋文中加點的詞。2分 1 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臨2 宴酣之樂,非絲非竹之 9 分別寫出 窮 字的意思。2分 1 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窮 2 為宮室...

《醉翁亭記》複習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山行六七裡,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