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行為學複習

2022-09-14 11:27:02 字數 3012 閱讀 2197

一.名詞解釋

組織行為學:是行為科學在管理領域的應用,是綜合運用各種與人的行為有關的知識,研究一定組織中人的心理和行為規律的科學。

暈輪效應:它是指人們在觀察某個人時,對他的某些品質和特徵有非常清晰明顯的知覺,由於這些特徵和品質從觀察者的角度來看非常突出,從而掩蓋了對這個人其他特徵和品質的知覺。

團隊:團隊是由一群不同背景、不同技能、不同知識的人所組成的一種特殊型別的群體,它以成員高度的互補性、知識技能的跨職能性和資訊的差異性為特徵。

組織文化:組織文化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是組織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形成並為組織成員普遍遵守和奉行的共同價值觀念。它的表現形式有:

禮儀和儀式、英雄人物、故事、文化網路、物質象徵、語言。

組織結構:關於組織中的人員和任務如何相互聯絡和依賴得相對穩定的網路結構就是組織結構。

二簡答一、人性假設中的經濟人假設與社會人假設?

答:「經濟人」假設

(1)一般人的天性是厭惡工作,一有可能就逃避工作。管理部門必須抵制人的這種逃避工作的天性。

(2)因為人的特性是厭惡工作,必須對大多數人實行強制,監控指揮和用懲罰作威脅,使他們為實現組織目標作出適當的努力。

(3)一般人寧願受指揮,一心逃避責任,相對來說沒有進取心,要求安全高於一切。

「社會人」假設

(1)人是「社會人」,影響人的生產積極性的因素,除物質條件外,還有社會、心理因素。

(2)生產率的提高主要取決於員工的士氣,而士氣取決於家庭和社會生活,以及企業中人與人的關係。

(3)在群體中除「正式組織」外,還有「非正式組織」。後一種組織有某種特殊的規範,影響到群體成員的行動。

(4)提出了新型領導的必要性。領導者在了解人們合乎邏輯的行為的同時,還必須了解不合乎邏輯的行為,要善於傾聽員工的意見,使正式組織的經濟需要與非正式組織的社會需要取得平衡。

二、需要及其特點?

答 :需要就是人對事物的慾望和要求。指向性、多樣性、層次性、潛在性、可變性、社會制約性。

三、馬斯洛需要的五個層次?

答:生理的需要,指衣食住飢渴等方面的生理機能需要。

安全的需要,當乙個人的生理需要得到一定滿足後,就自然會有安全的需要。

社會的需要,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相應滿足後,就會產生社會需要。

尊重的需要,尊重需要可分為自尊需要和他尊需要。

自我實現的需要,是指人們希望完成與自己的能力相當的工作,使潛在能力充分發揮,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

四、成就需要的基本內容?

答:人的需要分成三種:成就需要、友情需要和權力需要。

成就需要論的基本要點:

第一、具有強烈成就需要的人,把個人的成就看得比金錢重要。

第二、具有高度成就需要的人對企業和國家都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人們需要用實驗來發現高度成就需要的人並對他們進行分析。第

四、高成就需要的人是可以通過教育培養的。

五、正確對待挫折和受挫折的人?

1、提高人們對挫折性質的認識,增強挫折容忍力 2、對受挫折者的攻擊行為要有容忍的態度 3、改變情景 4、採取精神發洩的方法

六、群體的分類?如何對待非正式群體?

答:1、按群體構成的原則和方式,分為正式群體和非正式群體。

2、按聯絡的緊密程度及發展的水平,分為鬆散群體和聯合體和集體。3、按群體的開放程度,分為開放型和封閉型4、按在社會上發揮作用的大小,分為參照和一般群體5、按規模分為大群體和小群體6、按群體是否存在分為假設群體和實際群體。

組織領導對非正視群體既不能迴避、拒絕,也不能簡單地禁止,而是要分清情況對待,對積極的支援提高鼓勵;對中間的,注意引導;對消極的,密切注視,防止惡化;對破壞的,要打擊重要成員教育他人。對非正式群體的領袖人物要善於運用其長處,通過誘導、創造條件,使非正式群體的目標與組織目標相一致。

七、溝通的障礙?

答:空間的設計、當事人的信度及權力、當事人的價值觀及參照視角、行話、過濾、選擇性知覺、語言及情緒。

八、有效溝通的技能?

答:有效反饋的技能、有效授權的技能、有效訓導的技能

九、雙因素理論?

答:雙因素理論是赫茲柏格提出的。

第一,他認為有些出自工作本身的因素,可以構成對職工的很大強度的激勵和對工作的滿足感。包括:工作上的成就感;工作上得到認可和獎賞;工作本身具有挑戰性;工作職務上的責任感;工作有發展前途;在工作上得到發展成長的機會,這些因素被稱為「激勵因素」。

第二,有些來自工作環境的因素有缺陷或不具備時,會引起職工的不滿意,改善這些因素,只能消除職工的不滿,不能使職工受到激勵,不能促進生產率的增長。包括:公司的政策與行政管理;技術監督系統;與上級主管之間的人際關係;與同級之間的人事關係;與下級之間的人事關係;工作條件、薪金;個人的生活;工作的安全性等,這些因素稱為「保險因素」。

十、公平理論模式?

答:公理理論指出,職工的工作動機,不僅受其所得的絕對報酬的影響,而且受其相對報酬的影響,即乙個人不僅關心自己收的絕對值,而且關心自己收的相對值。每個人會不自覺地把自己付出的勞動所得的報酬與他人付出的勞動所得的報酬相比較,也會把自己現在付出的勞動所得的報酬與自己過去勞動所得的報酬進行個人歷史的比較。

公平理論認為,人們用投入對成果的比率把自己同參照人進行比較。

三論述論述改善群體人際關係的方法?

答 :群體成員之間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增進團體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對人認識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著人際關係的好壞。尤其是領導者,如果不能洞察團體成員之間真正需求與感情,就無法建立團體內良好的人際關係。

洞察別人的需求與情感的能力有幾種方法:

1、感受性訓練法:是希望經由無結構性的團體互助以改變行為的一種方式。通過訓練,受訓者會體會到:

在此時此地的情緒混亂狀態中,慢慢會發現自己的本來面目,而平時對自己的憤怒不安都不太願意承認,或壓抑不表露出來。了解了自己,同時也看到周圍的人跟自己一樣陷入痙的情緒狀態,於是逐漸能體會到別人的感情。

2、角色扮演法:這種方法是要人們如何設身處地地去體會別人。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假如每乙個人都能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多替別人著想,勢必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誤會與不愉快的衝突,而維持彼此和諧的人際關係。

3、會談訓練法:是指我們常說的對話,會談者雙方面對面意見溝通所形成的雙向溝通系統。通過會談,會談者對對方的語言、行為、態度、反映的問題有所了解,為進一步開展工作提供依據,又協調了雙方的人際關係。

組織行為學複習

p25 組織行為學研究中常用的技術方法 一 調查研究方法 交談法和問卷法 二 實驗方法 霍桑試驗 三 數量統計方法 四 理論模型方法 p43 需要的含義 需要是指客觀的刺激作用於人們的大腦所引起個體缺乏某種東西的狀態。p44 動機的含義 動機的原意是引起動作。心理學上把一起個人行為 維持該行為並將此...

組織行為學複習

第一節組織行為學概述 組織行為學 組織行為學是運用各種相關學科的知識,採用系統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組織中人的心理和行為規律,從而提高管理者對本組織及其成員行為的 引導和控制能力,以便有效實現組織目標的科學。科學管理前期 1900前 科學管理時期 1900 1945 泰勒 科學管理學 動作研究和時間研...

組織行為學複習

一。組織行為學的產生與發展 組織行為學是行為科學的重要內容及其新發展。a.1914年,吉爾布雷斯夫人就出版了 管理心理學 b.二戰前,工業界廣泛應用工業心理學知識。c.1958年,萊維特 美 用管理心理學取代沿用的工業心理學,旨在讓人們注意考慮如何用心理學知識加強管理。d.20世紀60年代初,管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