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的注意事項

2022-07-29 23:30:03 字數 831 閱讀 1764

作者:胡體躍

**:《速讀·上旬》2023年第02期

摘要:史料的運用是歷史研究和學習的基礎,在現代教育理念以及課程改革實踐的推動下,史料在教學中,尤其中學歷史教學中的重要性變得越來越突出。本文分析了史料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的注意事項。

關鍵詞:初中歷史;史料運用;注意事項

史料參與下的歷史教學過程是乙個建構歷史情境、認識歷史事實、解決歷史問題、訓練歷史思維的過程。在這樣的教學情境中,學生與教師雙方的主體性都得以體現,學生在「學」當中的主題地位得到尊重,教師在「教」之中的主體作用也得到發揮,教學成為乙個學生與教師共同參與的過程。然而,史料在教學中的運用也容易走進一些誤區,影響實際的教學功效。

因此,為了充分發揮史料在教學中的功效,在史料運用於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時,有以下幾點注意事項。

一、要選擇直觀易懂的史料

到了初中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雖有了提高,卻依舊偏向於接受直觀易懂的事物。因此,初中歷史教師在選擇史料時應挑選那些相對簡單明瞭且特色鮮明的史料來輔助教學。雖然豐富、深刻的史料可以給人更加全面的歷史認知,原始史料更是給人真實感,但是大多數初中生對歷史與史料的把握能力與理解能力不夠。

史料愈是原始、深刻,愈容易增加學生的理解難度。這樣會影響運用史料的教學效果。譬如在學習女皇武則天這段歷史時,《資治通鑑》中的話常常被教師引用:

「太后雖濫以祿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稱職者,尋亦黜之,或加刑誅。挾刑賞之柄以駕馭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斷,故當時英賢亦競為之用。」教師的本意,是要學生了解兩點:

武則天因女人當政常用官職來籠絡人心,但同時也重視選賢任能。這段史料本來是不錯的,但對初中生而言卻顯得難度大,很少有學生有興趣去細讀這些話,更難有共鳴。因此,史料並非是越原始越好,而應以直觀易懂為優先選擇。

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分析

作者 黃爭 課程教育研究 2018年第51期 摘要 初中階段的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由於缺乏相關的歷史知識,以及沒有形成大體的歷史框架 所以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會感覺到十分枯燥,從而對歷史課程失去興趣。歷史事件對於大多數今人而言,已經與故事無異,且歷史事件本身就具有非常強的故事性,所以教師在開...

論農村遠端教育資源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

吉林省松原市寧江區新城中學尹立會 農遠資源步入我校歷史課堂,使傳統的歷史教學方式發生巨變,初中歷史教學進入了全新的境界。尤其是2008年農村遠端教育推進會在我校召開,更增加我校全體教師對農遠資源的信賴,作為一名初中歷史教師我只想把我使用農遠資源的情況與諸位分享。農遠資源把歷史文字材料 歷史 歷史過程...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評價歷史人物的原則

作者 支燕 教育界 2013年第01期 我們評價歷史人物的最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區分歷史人物的好與壞,或是評判人物的思想水準 道德涵養 階級屬性,而是為了從中尋求可借鑑的因素。通過對各類歷史人物的評價,讓學生從他們的人生軌跡中,汲取經驗教訓 人文之精華,從而對自己人生觀 是非觀的培養帶來幫助。理解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