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教學學生創新能力培養

2022-05-06 02:18:02 字數 1073 閱讀 4486

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語文教學中面臨的乙個十分緊迫的課題。《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明確指出了語文教學實施的主要途徑即必須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這就要求我們應自覺地把語文教育定位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上。

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呢?我結合多年教學談幾點體會。

一、撥動學生心弦。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求知的動力,好奇又是興趣的先導。因此,能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培養他們創新能力的前提。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發展學生的好奇心,讓每個學生都養成想問題、挖問題和延伸問題的習慣,這樣有利於開啟思維的大門,克服學生的迷信和盲從,從而進發出創造思維的火花,使學生保持濃厚的興趣。

「如果乙個教師有能力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那他就成功了一半。」例如,巧設導語,創設情景,就可以快速引導學生置身於與教學內容相應的情緒之中。在學習孫犁的《荷花澱》時我是這樣引入的:

戰爭是殘忍的、恐怖的。作家在描寫戰爭時往往不惜筆墨敘寫硝煙瀰漫、屍陳荒野的景象。但也有的作家是用別樣的方式來描寫戰爭的,孫犁就是其中之一,你們想知道他的作品嗎?

今天我們學習的《荷花澱》就是他的代表作。這時同學們迫不及待地開啟書來,強烈的好奇心、濃厚的興趣立即湧上心來,學生立即積極主動地學習課文。

二、敢破陳說,讓學生敢說話,敢質疑

「讀書貴有疑」。語文教學中學生往往會提出這樣那樣的問題,有的問題很精闢,有的問題很幼稚。作為教師要善待學生提出的問題,積極鼓勵學生敢於懷疑。

如在學習鄭愁予的《錯誤》這首詩時,我們感到的是一種淒涼,無奈,這時有學生就提出詩人為何不用「傷感、淒涼、無奈」等詞語,而用「美麗」來修飾呢?詩歌中的「錯誤」錯在**呢?既然「錯誤」那為何又「美麗」呢?

二者是否矛盾,學生能夠提出這樣問題,實在是難得可貴。愛因斯坦說過:「要是沒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有創造力的個人,社會的發展是不可想象。

」批判的思維,是創造的重要的內容。有批判才會有鑑別,才有可能創造,批判的過程就是創造的開始。比如,蘇軾的《石鐘山記》,作者在文中就敢言「酈元」的「簡」和「李勃」的「陋」,提出了「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的見解。

這些,可謂是學生要學習的具體批判意識的示範者。如果學生在辯論中能分析問題,也是閃耀著創造思維的火花的。

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摘要 21世紀人類將進入乙個全新的知識經濟時代,現代社會呼喚創新教育,要求教師越來越多地重視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獲取間接知識經驗已不再是教育的主要目的,創造性地獲取直接知識經驗受到了重視。因此,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才是教師教育工作的明智選擇,這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教育發展...

構建語文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教學創新是時代的需要,更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因為素質教育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根本任務,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而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以傳授知識和技能訓練為主要任務。課堂教學機械 沉悶 程式化,缺乏生氣與活力。教師墨守成規,不敢放手讓學生大膽質疑 學生不能主動 生動 活潑地...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造思維能力

摘要 在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過程中,我們既要提供讓學生展開思維的空間,激發其思維的活躍性,使他們勇於思維 還要巧於點撥,使他們學會思維,科學地思維,提高其思維的質量。這樣,才能真正達到培養其創造思維能力的目的。關鍵詞 高中語文創新思維能力培養 發散思維是和求同思維完全對立的一種思維方式,是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