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在生活中求知 在實踐活動中得到發展

2022-05-05 01:57:03 字數 882 閱讀 3177

摘要: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到:「綜合與實踐」是以問題為載體,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活動,是幫助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的重要途徑。

這種型別的課程對於培養學生的抽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對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應用能力是有益處的,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關鍵詞:用好教材;用活教材;注重評析

在學習標準、理解標準的過程中伴有「蘇教版小學數學實驗教材」中生動趣味的數學實踐活動題材,更是給了我們這些一線教師更大的施展空間。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數學實踐活動」的確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了乙個「大舞台」。學生在活動中獲得了數學知識,理解了數學問題,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也得到了初步的發展。

一、用「好」教材,創設情境、激發興趣,使學生樂於參與「實踐活動」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最大的動力。因此,在使用新教材開展數學實踐活動中我注意設計了一些容易引起學生**興趣的數學活動,讓學生主動地探索,在探索中產生了巨大的學習動力。

例如:在學習了蘇教版數學實驗教材第二冊中「認識人民幣」這一內容後,我便組織學生在班級中開展「小小商店」的數學實踐活動。活動中邀請部分同學來做小小售貨員推銷商品,模擬生活中的場景。

當然,有賣就有買,在學生相互交流與合作中自然就呈現出許多生活化的問題。例如:找幣、換幣等情況,學生均能夠依據生活經驗進行解決,甚至有的櫃檯還出現了「驗鈔」的情況。

這完全是一種「遷移」,一種生活經驗的「遷移」。就這點而言,學生已經在不經意中將數學「生活化」了。因而,我們說:

「不是學生不會知識的生活化,而是要看教師所創設或者給予的環境能否喚起學生生活化的潛在意識。」在「小小商店」這一數學實踐活動中同學們參與性極為高漲,而且有的售貨員還爭相介紹銷售方法和竅門。可以說,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了與人交往的機會;使他們了解到一些生活化的資訊,這樣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在主動探索的過程又激發了參與的熱情。

讓學生在生活中多識字

語文教學生活化,這是 語文課程標準 所倡導的理論之一。語文課標準 中提到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作為一年級教師的我,面對剛入學的小孩子與所要完成的大量識字任務,我認真思考努力調動孩子識字的積極性...

如何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快樂識字

作者 梁圖紅 小學教學研究 理論版 2014年第02期 孔子說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的最高境界是 樂 識字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學生一開啟課本就是大量的 抽象的歸類識字,這就決定了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如何讓學...

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數學

數學知識生活化,發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把社會生活中的題材引入課堂教學之中,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地聯絡起來,是數學教學體現新課標的重要一環。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注重 生活化教學,強調生活問題的數學化和數學問題的生活化 這兩者的辯證結合,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領悟到數學的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