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如何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2022-04-29 05:48:04 字數 895 閱讀 6321

【關鍵詞】 教師;學生;主體性

【中圖分類號】g63.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29-00-01

教學是一項有明確目的的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在這個社會實踐活動過程中,使學習者學習和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學習者的智力,使學習者形成一定的思想品質,促進學習者身心健康的發展。[1]教學的本質,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提高自身能力的一種活動。

教學的形式,是一種專門組織起來的在教師的直接領導下,學生參加的高效率的認識活動。如何樹立正確的教學思想,運用教學規律進行教學活動?重要的是正確認識師生關係,教與學的關係,即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性。

[2]1.對「主體性」的認識

「主體性」是人作為物件性活動的主體所具有的本質特性,是指作為認識的主體在處理外部世界關係時的功能表現,是主體在作用於客體活動中表現出的能動性。這表現為自主性、能動性、創造性。自主性側重於主體權利,表現為主體對活動諸因素的占有和支配;能動性側重於主體能力,表現為主體活動的自覺選擇和參與;創造性是人的能動性、獨立自主性的集中反映,是主體性發展的最高表現。

[3]在教學活動中,只有培養學生的主體性才能使他們成為教學認識的主體,實現學生生動活潑的發展。

2.教師如何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2.1教師應從改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做起

傳統教育在掌握知識和發展能力方面,更偏重於掌握知識,從而產生了高分低能的現象。一些教師喜歡在課堂上唱獨角戲,向學生灌輸課本知識,學生只能被動的聽,相對比較盲目地裝老師給他們灌輸的現成的知識。抑制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以往的教育的目標,調適應社會需要,為國家培養合格的勞動力,忽視了學生的自身發展。改變這一現象,首先要改變的就是教師的教學觀念。改變教師以往主宰一切的觀念,在教學過程中起到主導作用,即引導學習者自行獲取知識和培養能力,啟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而不是一味地灌輸知識。

通過「角色互換」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主體性教學是指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和技能,根據自身個性和智力特點養成良好學習習慣,達到發展智慧型的目的。合作學習的教學形式是主體性教學的課堂特徵之一,師生間 學生間資訊傳遞的互動也是活動中的乙個重要內容。一 學生的問題,就是課堂的內容 從 教師帶著知識走向學生 變為 教師帶著學...

如何體現學生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主體性

摘要 有一位名人曾說過 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就是由自己去發現 理解,這樣獲得的知識理解最深刻 掌握最牢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中教師要依據學生學習的規律來創設各種條件,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自己去發現新的問題,探求新的知識。關鍵詞 主體性 自主 主動參與 把學生的大腦當成可以容裝無限知識的...

語文教學中如何體現學生主體性地位

在現代教育理念中,課堂不再是以教師為中心 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地方,而是師生互動交流的平台。教師的任務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課堂的組織者和知識的主導者 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學習的主體和積極參與者。課堂中真正的主角是學生,教學中教師應注重發展學生的主體性。語文學科對發展學生的主體性具有多方面的價值,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