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實驗為載體,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2022-04-25 20:00:02 字數 1059 閱讀 1401

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法是科學教學重要的思想方法和科學方法。改變知識本位、學科本位的觀念,實現從科學知識邁,向科學素養(尤其是提高科學素養)的轉變,既是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科學課程的總目標。

亞里斯多德說:「毫無疑問,我們應該教給孩子們對他們確實有用的東西。」科學教學中,這「確實有用」的東西就是「科學素養」。

具有科學素養的人能夠提出、發現和解答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問題,能夠描述、解釋和預言自然現象。

科學教學中如果能注重以實驗為基礎,充分利用實驗教學資源,精心組織實驗教學,積極開展**活動,通過實驗啟發學生由「觀」生「趣」、由「趣」生「疑」、由「疑」生「思」、由「思」得「知」,這對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問題意識,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優化思維品質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實驗在提高學生科學素養中的作用

(一)觀察實驗現象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利用豐富生動有趣的實驗現象,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和探索科學奧秘的強烈求知慾。例如,鐵絲燃燒火星四射;氧氣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二氧化碳滅火;用澄清的石灰水和碳酸鈉溶液製取「牛奶」……這些都會令學生興奮激動,再結合現象分析原因,便可自主獲得結論。

當然,應當注意,興趣並非一產生就能持續穩定。這就需要教師不斷用新奇的實驗現象不斷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暫時的淺層興趣逐漸轉化為較深層的興趣。那些把實驗「停留」在黑板上、書本上,背實驗現象、實驗步驟、實驗結論的做法是錯誤的。

(二)呈現實驗過程,優化思維品質

1 培養思維的深刻性

例如,做「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時,在筆者介紹實驗的注意事項後,有學生提出:「假如實驗結束時,沒有繼續通氫氣到試管冷卻為止,會有什麼現象呢?」這時,筆者不急於回答學生的問題,而是引導學生進行兩種不同的實驗操作,預見實驗可能出現的不同現象。

實驗後,根據不同現象(有沒有產生紅色的銅),組織學生討論、分析,從而得出結論。由於強化了實驗過程的呈現,這一教學對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大有好處。事實上,科學實驗功能的體現不僅僅在於獲得所謂的「正確」實驗結果,更重要的是使學生經歷和體驗獲得實驗結果的探索過程。

不重視過程的實驗等於把生動活潑的科學現象變成了靜止的某個預期的「結論」,引不起學生的積極思維。

故事為載體,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從以往的教學來看,語文教學的乙個薄弱環節是語文綜合性學習不夠重視。所以,學生的語文能力普遍不高。因此,採用一些好的教學形式來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是社會發展對教育的要求。語文教學應充分利用故事性因素,多方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一 研究目標 1.通過以故事為載體的教學...

化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作者 王靜波 中學生數理化 教與學 2014年第02期 新的化學課程標準對公民科學素養的要求使得教材內容要做到化學核心知識 思想方法和價值觀和諧統一,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發展學生的思維 結合不同內容落實科學 的具體要求,體現學習方式的變革 密切結合化學與社會生活的聯絡,讓學生充分感受和領悟化學的學科...

激發學生實驗興趣培養學生科學素養

作者 李豔芝 新課程學習 上 2015年第01期 摘要 小學科學課是對學生進行科學啟蒙的重要課程,其主要任務就是通過科學實驗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當前,小學科學教學中的實驗教學效果很不理想,為此,教師要優化科學課的課堂教學,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激發學生的實驗興趣,培養學生主動實驗 自主 提高學生的科學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