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構成教學反思

2022-02-01 12:13:27 字數 1507 閱讀 4507

但是,同時,這個班的學生的基本能力不高,尤其是針對一些知識的接受能力比較低,需要好一長時間來慢慢消化和理解,除此,對之前的知識掌握程度都一般,基礎不夠紮實。所以,要理解好這一節課的內容有點難度。但由於,我深信他們會慢慢理解的,所以,我還是堅持了之前的課堂安排。

這個班的學生還有乙個特點:他們懂的知識,會積極地配合,敢於表達,相反,假若他們不明白的話,會不說話,同時,面無表情的。

這堂課剛開始,對原子的構成的這乙個內容,還是可以容易的掌握,因為通過動畫的**,和一些圖表的對比,他們還是容易地接受了,在小結階段和練習階段還是能順利地完成。至於,原子不顯電性的原因,這個主要是電量相等,電性相反,互相抵消的原因,但是他們也不好接受,於是,我通過舉例、形象的比喻和數學的計算相融合,還是經過兩三次的講解,讓他們也明白過來了。但是到了,相對原子質量這一部分,由於這是乙個除法的計算,是乙個比值,不是真實的原子的質量。

他們開始就難以接受了,到了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這個公式講解,他們就更加不明白了。

原本,我以為是他們不明白為什麼會得出這個公式,因為這個公式的推導過程,我主要是通過圖表的歸納、總結而得出來的,至於為什麼會得出,我沒有好好地解釋的。於是,我就以為解釋了原因,他們會更好地掌握。於是,我就解釋了原因。

怎麼知道,一解釋,整個內容就更加難懂了,他們聽得就更加懵懂了。所以,這乙個內容,課後,老師的指導就是情願不說,因為,本來就不太掌握的再說難懂的知識點,他們會更加不明白。

總的來說:

1、本節教學內容幾乎是全新的,是學生從未接觸過甚至是無法想象的內容,從教學要求來看,只要求基礎學生掌握知識就可以了,明確了本節教學任務後,教師應該認真分析學生情況。

2、在教學中,主要以學生的**活動為主。在學生活動中,不斷用問題引導他們進入思考狀態,為他們提供討論、交流、表達、合作的機會。把教學定位在一種交往。

對話關係之上,發揮學生的主體地。

3、這節內容雖然是認識原子的構成,但不能侷限在原子上,應讓學生對微觀世界有乙個初步印象,能整體全面地看問題,而不能侷限於一點

4、習題的內容和形勢需要進一步拓展,要注意層次性和開放型,還要加強題目的實踐性、合作性和創新性,促進學生反思學習過程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這一節課的內容,我們做老師的,應該掌握好度的把握,針對不同情況的學生,可以介紹不同的程度,假若學生的能力比較強,基礎比較紮實,可以多說一點,多解釋清楚事情、真理的來龍去脈。但相反,能力一般的,基礎比較薄弱的話,我們應該避免這些更難掌握的內容繼續說下去。

至於其他方面的話,還是能比較好地把握得到。例如,一節課的匯入,內容的順序安排,知識點之間的一環扣一環的銜接等等,都是基本上沒有問題的。

通過這一節課,讓我明白,上好一節課,真的要認真好好分析學生,包括他們的能力,他們的思維習慣,多舉例子,多形象去表達出來,這樣的話,學生會更加容易去掌握好乙個知識點。假若,在這一節課中,這些知識點是比較難懂的,能簡單化的話應該盡量去簡單化。不應該,自以為學生不明白的話,多說一些,多挖深一些,他們會更加容易去接受,這些都是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來說的,不是全部的學生都適用,否則,這樣的話,會使原來不懂的學生變得更加不懂。

這就是這一節課中,我感受最深的。

原子構成教學反思

周艷霞2009年10月 本節內容比較抽象,學生不易理解,為解決這一問題,我著手兩方面 一是不段設疑,激發學生積極思考。二是通過多 教學手段的利用,將抽象的內容直觀化,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首先,問題的設定 1 原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如果原子可以再分,它是由哪些更小的微粒構成的呢?...

《原子構成》教學設計教學反思

本教案是筆者講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原子的構成 一節公開課的教學設計。本節課得到了聽課教師的肯定,同時也存在一些需要改進和值得反思的地方。一 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原子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知道相對原子質量的概念 能描述構成原子的各粒子的電性 電...

《原子的構成》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 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 2 知道核電荷數 質子數和核外電子數的關係 3 初步了解原子結構模型及其在歷史上的發展過程,體驗建立模型的思想。2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演示電子發現的實驗,培養實驗觀察能力和分析思維能力 2 通過學生對學案上兩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