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構成說課稿

2022-12-27 07:45:04 字數 2350 閱讀 676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內容包括原子的構成和相對原子質量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重點介紹原子的構成,同時介紹了原子不顯電性的原因。第二部分介紹相對原子質量。原子的構成是「物質構成的奧秘」這一主題下的最重要的內容,是學習物質結構理論和認識元素的基礎。

本課題的內容既能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又是對前面內容的乙個深入和延續。因此本課題對於學生的學習十分重要。

2、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要求和學生實際,為了突出重點,體現全面性,綜合性和發展性。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①了解原子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的。知道原子不顯電性的原因。

②逐步提高抽象思維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①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圖、表等資料,借助多**等教學手段,初步學會運用模擬、想象、歸納、概括等方法獲取資訊並進行加工。

②在分析原子結構時,鼓勵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和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①對學生進行物質可分性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育。

②結合原子構成的資料,對學生進行科學**精神的教育。

3、教學重、難點

根據本課題的內容和地位,我確定本課題的重點是原子的構成。

難點是相對原子質量。

二、學情分析

初中生易於接受巨集觀的感性認識,而對於微觀的抽象知識則難以理解。本課題之前學生對微觀世界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但空間想象能力較差,對原子的構成認識起來將十分困難。因此要用**、**來激發學生的思考,從而架起從巨集觀到微觀的橋梁。

三、教學策略

1.由於本課題比較抽象,學生難於理解,因此,本課題我分兩部分完成,第一部分時學習原子的構成,第二部分時學習相對原子質量。

2.由於學生的認知結構不同,男女同學的空間想象力也不同,因此本節課我設定情境,讓學生了解電子、原子核的由來。展示原子的模型,電子行星模型**等,使缺乏微觀想象力的學生理解起來更容易一些。

四、學法指導:

在教師引導和幫助下,學生通過開展閱讀、討論、推理、交流、總結等活動,逐步形成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科學學習方法。

五、教學過程:

根據微觀知識的特點和學生認識過程中易出現的問題,具體教學分以下幾個階段:

1、創設情境,複習舊知;

2、提出猜想,引入新課;

3、師生互動,**新知;

4、鞏固練習,拓展思維;

5、分享收穫,反饋評價。

(一)創設情境,複習舊知

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我展示水分解的動畫,讓學生回憶前面學過的分子,原子的概念,以及化學變化的實質。用這樣的設計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點燃學生智慧型的火花。

(二)提出猜想,引入新課

由化學變化的實質,提出以下猜想,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那麼它是否就是構成物質的最小粒子呢?有關未知世界的問題,能夠激起學生強烈的**欲和求知慾。

(三)師生互動,**新知

原子的構成教學

1、學生閱讀教材並討論:⑴原子是乙個實心球體嗎?⑵原子核帶電嗎?

電子帶電嗎?整個原子顯電性嗎?為什麼?

設計這樣的二個問題,引導學生開始**原子的結構,初步教會學生怎樣**,從哪些方面**。

2、趁學生的求知慾望高漲,閱讀教材,讓學生直觀地認識原子的構成。老師引導學生發現:原子已經很小了,其中的原子核更小,就象書中比喻,原子如果是乙個大的體育場,那麼原子核就是裡面的乙隻螞蟻,電子就在這個相對廣闊的區域內運動。

3、學生通過自學和**直觀的認識,回答以上二個問題。老師和學生一起總結歸納,得出以下結論:1.

原子是由居於原子中心帶正電的原子核和核外帶負電的電子構成的。2.由於原子核帶的正電荷(即核電荷數)等於核外電子數,正電荷總數等於負電荷總數,所以整個原子不顯電性。

4、介紹一些原子方面的科學家的資料。通過這些資料,可以讓學生了解原子結構的演變歷史;並且還可以通過各位科學家的成就,了解科學的發展是在不斷修正和補充中進行的,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

(四)鞏固練習、拓展思維

通過課件展示**內容:幾種原子的構成,觀察後回答下列問題:

(1)、質子數與中子數相等嗎?

(2)、所有原子都是由質子、中子、電子構成的嗎?

(3)、不同種原子之間有哪些區別?通過回答進行鞏固。

(五)分享收穫,強化思想

1、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2、通過這節課,你在學習方法和思想上有哪些收穫?

3、課後作業。

六、板書設計

3.2原子的構成

1、原子的構成質子( + )

原子核原子中子(不帶電)

(不帶電)

核外電子(-)

在原子中: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

2.相對原子質量:

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山地的形成》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師 同學 大家好!我是xx號,今天我要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節 山地的形成 由於本節內容較多而且複雜,我把它分為兩個課時進行教學。今天我說課的主要內容是第一課時 褶皺山,以下我將從說教材 說教法學法 說教學程式 教學成果分析四方面進行說課 一 說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

《溶液的形成》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本課知識對學生來說是非常熟悉的,生活中也有許多學生感興趣的素材,如,學生們都喝過糖水 飲料,打過點滴,品嚐過汗水的味道,而且在實驗中也多次用到溶液如鹽酸 硫酸銅溶液等,所以在本節的學習中,學生既能聯絡生活實際來學習溶液的形成和乳化作用,又能進一步運用 性學習的方法,未知知識...

原子的構成集體備課

課題 時第一課時課 型新授作者 秦永青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 認識原子的結構及核電荷數,質子數和核外電子數的關係。2 分析原子內部各粒子的帶電情況。過程與方法 1 由特殊到一般的科學研究的方法的培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從原子的結構的發現史 過程中,樹立學生從量變到質變的辯證主義觀點。以及敢於質疑...